电梯设备检验的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2
/ 2

电梯设备检验的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李建树

身份证号码: 370281198807190036

摘要:电梯安全管理策略正在不断完善,但是还是有很多电梯安全事故频繁出现。本文探讨发生事故的因素和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电梯设备检验;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社会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电梯安全要求不断提高,电梯安全事故发生往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务院下达特种设备安全法,界定电梯的安全管理责任。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多次提出充分发挥监管机构作用,促进对使用与维保单位监管工作。目前我国电梯万台安全事故率逐年下降,电梯安全水平接近发达国家。电梯事故中人为失误原因占很大比重,国内外较多关注老旧电梯安全评价,从制造管理等方面因素对电梯安全发生事故分析。当前对电梯安全性能与检验管理研究较少,深入系统研究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与检验策略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1电梯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的简述及必要性

1.1电梯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概述

通常情况下,电梯的检验工作一般需要对电梯的安装进行监督检验,并且对电梯正式投运后进行定期检验,所以两种检验模式在检验时间上具有一定差异,同时,检验方法也有一定区别。如在电梯安装的监督检验工作中,安装期间是否严格按照有关标准来进行操作则是监督检验的关键内容,一般需要施工单位与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对于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或安全问题,监督检验人员需要进行预见、防范、总结等,提前进行分析并制定有关的应急方案,从而在电梯安装期间能够尽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控制电梯在安装以及投运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电梯整体的安全性。

1.2电梯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的必要性

电梯属于一种大型的特种设备,对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了便利,成为当前高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设施构成部分。但电梯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很多用户十分担心电梯的安全性问题,而近年来电梯故障所引发的各种事故也不得不让人们重视电梯安全,因此,电梯设备的安全性是当下全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对此我国有关的质量检测单位也对电梯的监督检验及定期检查投以高度关注,并且实施了关于电梯安全的法律法规政策,针对电梯的运输、改造、运行等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电梯设备的监督检验能够确保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并且监督检验工作也能够提高维保人员的操作规范性与针对性,确保有关单位能够对电梯安全予以高度重视,及时完善电梯安全日常管理体系。一般情况下,电梯设备可能在部分情况下出现自动门失灵的情况,可能会将乘客困在电梯中无法出去,同时,井道内部结构也往往会在检验工作中被忽略,构造的缺陷可能会提高电梯设备在上下运行过程中的负载,甚至在不断的摩擦碰撞中导致结构的损坏,严重时摩擦产生的热量或火花也可能会损伤缆绳。对此电梯监督检查至关重要,只有及时找出这些安全隐患问题,对受损的结构或零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才能保证电梯的使用安全。维保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能力,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中完成更多电梯检验项目,并且保证电梯检验的可靠性,确保电梯使用的安全性与连续性。

2电梯设备检验的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2.1提高检验方法的安全性

在对电梯进行安全检验尤其是进行底坑检验时,要特别注意对于安全检验方法的选择。因为这项检验工作为准确测量出电梯轿厢缓冲器以及轿厢最底部的相关数据,就需要工作人员下到底坑深处进行检验。在检验过程中,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需要严格把控轿厢的下降速度,让轿厢刚好落到方便工作人员方便检测的位置,如果一旦没有控制好轿厢的下降位置和下降速度,很有可能威胁到安全检验人员的生命安全。对于这种对于技术把控非常准确的工作,应该尽早使用电子遥控设备,对轿厢的下降速度及位置进行精密控制,从而降低检验工作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2.2提高对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能力

在对电梯进行检验之前,要先让电梯试运行,而且在试运行执行要先做好譬如进入井道检验时的外围警示标志设置等准备工作,警示工作一定要严格把关,最后派人在必要地点进行把守,放检验过程中有乘客误使用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在试运行前,检验工作人员必须先撤到安全地区,才能进行试运行操作。另外,如果在检验手动盘车过程中出现卡顿,那么也不能进行试运行,要先将所发现的问题全部解决,才能进行操作,负责很容易出现意外情况。如果是测试电梯的运动项目,要先测量电梯轨道和电梯门之间的距离。在这个过程中为了防止运动部件之间出现剪切或挤压的情况,而且此过程必须由至少两个人配合完成,其中一人进行调试,另外一人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异常状况,要及时处理。因为此项工作要精准测量,最大程度保证测量的准确度,要求工作人员不准戴手套进行测量。要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电梯安全检验技术是关键。安全检验人员在对电梯进行安全检测是,要端正工作态度,对电梯安全负责、对用户的生命安全负责,为电梯的使用者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2.3制定科学的检验计划

合理且科学的检验计划是保证检验工作成果的关键,科学的检验计划中包括定期检验的实践、所检验的内容以及检验方法。此项计划的实施能够有效保证检验工作的安全性,避免在检验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所带来的损失甚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在对因大型事故或自然灾害而停止使用一年以上的电梯进行检修时,需在检验之前对电梯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并且要在检修之后反复进行试运行测试,知道确保电梯绝对安全,才可正式投入使用。

2.4电梯安全性能检测措施

电梯安全检测需要企业定期开展故障检测,及时增派人员处理故障问题,针对电梯系统数据分析降低事故发生率。电梯安全性能检测要求加大设备综合性能检测,明确电梯检测工作内容,牢固树立电梯设备质量安全理念。采购人员需要关注电梯产品质量性能,对生产厂家进行动态化监管,针对电梯质量依据规范验收,确保电梯机房等装置通过检验合格后使用。电梯检测工作中系统安全部件是核心模块,控制系统发生故障会影响电梯安全运行。控制系统常见问题是门锁,门区发生故障概率较高,相关人员要加大对轿厢门检测力度,针对安全部件检测需要重点关注安全钳等部件,电梯顶部装置限速器,电梯出现失控时将轿厢控制在导轨上。从规范电梯安全技术维修人员专业性入手,加大对电梯设备综合性能检测。安装电梯时要使用先进可靠的技术,从事电梯维修工作人员应提高责任意识;依照我国现有电梯规范条例保证电梯长期稳定运行,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具有周期长特点,引发安全事故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需要对电梯检验工作周期重视,有效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现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梯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的特种设备,电梯特种设备使用人员具有多元化特点,电梯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其质量安全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电梯安全性能检测管理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要从政府社会市场等多元主体入手,正确分析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研究采取电梯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及时发现电梯安全故障隐患,加强电梯设备检验检测,降低电梯安全事故发生率,保障电梯安全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李萌.电梯检验业务流程再造与优化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5.

[2]杨伟峰.电梯检验维修中的常见问题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08):34-35.

[3]常艺萱.电梯检验综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吉林:吉林大学,2017.

[4]姜勇.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与电梯检验研究[J].装备维修技术,2019(02):6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