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楼宇自控施工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1
/ 2

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楼宇自控施工技术探究

马毓

杭州亿盛电梯服务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近年来,科技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各个行业也迎来更高的发展阶段,而在这一背景下建筑领域也走向融入智能化时代。对于建筑行业而言,智能化建筑是现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下能够对建筑内电气设施进行系统化控制的同时又能进一步实现节能降耗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针对智能建筑楼宇自控系统特点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要求,为智能建筑建设质量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建设;智能化;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技术

引言

伴随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群众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智能化等技术的普及,能够显著增加建筑物的利用率以及舒适度。建设具备智能化功能的建筑,且满足时代发展要求,这属于建筑业的新课题。现如今,在建筑智能化设置以及建设中,仍然有着一系列的问题,应当持续健全。

1智能建筑概述

智能建筑则是当前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主要目的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恰当融入运用智能化以及自动化技术手段,促使后续该类建筑物的应用更为符合居住者需求,可以为居住者提供更强的辅助和支持,在安全性、舒适度以及便捷性方面表现出了明显优势。基于智能建筑的构建和运行而言,电气系统的创新优化是关键要素,只有确保智能建筑中的电气系统能够稳定便捷运行,进而才能够促使智能建筑的各方面功能得到有效发挥,避免出现自身运行不畅问题。当然,在智能建筑中恰当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就成为重要手段,需要促使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较好服务于智能建筑,以此更好维系智能建筑各项功能的实现。

2现状分析

现在的智能建筑往往会建立许多智能化子系统,包括信息化应用系统、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网络信息系统、BA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机房工程系统等。其中智能建筑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子系统就有很多,比如:能效管理系统、BA系统、火灾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门禁控制系统、访客对讲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应急响应系统、安全防范综合管理系统及相配套的智能化系统机房工程等。得益于这些智能化子系统的建设,建筑的管理水平比以前有着明显的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以下问题:(1)信息孤岛现象严重;(2)管理难度较大;(3)维护成本高昂;(4)对物业人员技能要求较高。

3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楼宇自控施工技术探究

3.1以新时代信息安全理念,利用可信计算技术

通过利用互联网,将不同建筑智能化系统集中管理,有效对智能建筑各系统进行控制。这样系统在为建筑赋能、提升智能化控制能力的同时,也为各子系统及集成管理的安全与系统应用带来安全隐患。相关建设和管理部门也针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化的安全性问题进行高度重视,针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安全体系加大研究和重视力度,更新防御技术,从不同方面满足新时代智能家居和风险防范的要求。一是树立信息安全的理念,从信息安全的防御方式更新上着手。以往信息安全防御方式主要是通过防火墙、病毒检测等建设安全防范体系,但是缺少防御主动性,信息安全仍然无法得到可靠的保障。因此,要从内患问题上入手,以新的信息安全理念,运用“防内为主、内外兼防”的模式,提高使用节点自身的安全。二是运用可信计算理论,采用可信计算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弥补计算机系统中的安全漏洞。目前国内可信计算技术相对比较成熟,通过国内自主研发的TCM模块在技术上和市场上都获得了成功。因此,建筑智能化发展可以依靠可信计算密码模块,构建智能建筑安全体系,运用国内成熟、可靠的可信计算技术研究成果,打造智能建筑网络的可信终端产品,建设可信计算的密码应用平台。

3.2建筑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建筑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在配电环节中发挥积极作用,有助于确保整个智能建筑得到稳定可靠的供电,解决源头上的问题和缺陷。在智能建筑配电系统构建和运行中,因为其同样也面临着较高的复杂性,需要依托电气自动化技术予以实时调节,以便保障配电更为安全适宜,最大程度上满足智能建筑的用电需求。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该方面的运用来看,往往可以实时根据智能建筑的整体布置状况以及自动化监控获取的信息资料,预判智能建筑各个电气系统在电力资源方面的应用需求,如此也就可以根据周期性变化予以自动化调节,避免出现较为严重的供电不足问题。当然,电气自动化技术作用于智能建筑配电系统还可以有效保障其安全性,避免人员直接参与该环节的一些高危险任务,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3.3传感器设置

传感器设备在智能建筑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发挥,合理的配置传感器设备将更好地对建筑设施内电气设备、智能化设备运行信息进行收集。在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楼宇自控施工中,传感器设备主要由液流开关、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组成,因此在进行传感器配置安装时需要严格按照不同类型传感器安装规范要求,以进一步提高传感器设备的使用寿命。例如,在空调设备的温控传感器设置时应控制好安装高度及避免阳光直射,而在水箱施工中则需要将传感器进行悬挂安装并设置好控制接口。传感器设备安装过程中还需要做好电磁干扰屏蔽处理,减少环境对传感器设备的干扰影响。

3.4综合可视化系统

(1)建筑物综合态势模块。以数字、图形等为表达方式,集中显示本项目的设备上线率百分比、设备告警率百分比、设备综合运行评分等重要基础信息。(2)设备状态总览模块。以数字、图形等为表达方式,集中显示本项目的设备总数量、在线设备数量、故障设备数量、设备故障数量趋势分析图等重要基础信息。(3)出入口通行总览模块。以数字、图形等为表达方式,集中显示本项目的设备总数量、在线设备数量、故障设备数量、设备故障数量趋势分析图等重要基础信息。(4)告警信息总览模块。以文字、数字、图形等为表达方式,集中显示本项目的告警信息,包括安防告警、设备告警、安保、通行、机电、服务系统的告警实时信息显示、告警分类数据占比显示、告警等级分析占比等。(5)实时通行显示模块。以抓拍图片、文字等为表达方式,即时显示本项目各个人行通道、车行通道的人车信息,对受限人员或车辆进行预警提示。

3.5建筑照明系统。

针对照明用电来讲,其能耗属于建筑物能耗的主体,能够借助该项技术,进一步来智能调整照明系统,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降低能源消耗。能够借助磁力调整,并且结合电子感应技术,对人们的用电状况开展监测。接下来按照人员的活动情况,对有关区域开展科学优化,这样可以提高设备寿命,达到节能的目标。

3.6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建筑中的通信系统同样也需要引起高度关注,要求确保通信质量和便捷性,维系智能建筑的高效运用,尤其是在各个系统的调控以及相互关联控制中,更是需要引起重视,避免出现数据信息传输问题。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该方面的运用需要密切协同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便于更好完成智能建筑多项通信任务,比如在智能建筑通信系统中恰当引入运用卫星通信以及IP通信等手段,就可以更好提升其整体通信质量,要求予以优化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建筑是现阶段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加大对智能化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将能为建筑设施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功能应用。建筑楼宇自控系统具有一体化控制、运营维护成本低、信息反馈作用强等优势。在进行建筑楼宇自控施工时需要做好严格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控制器设备安装到位、做好线缆材料和接地处理工作及合理配置传感器设备下楼宇自控系统的功能效果将能得到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高新军.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楼宇自控施工技术探究[J].汽车界,2019,(18):126.

[2]曾远辉.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房地产世界,2021(13):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