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绩效管理经验与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绩效管理经验与启示

王兴福

昭通渔洞水库管理局  云南昭通657000

【摘要】亚洲开发银行有着相对完善的绩效管理系统,借助对贷款项目的绩效管理体系构建以及绩效评价准则的相关研究,能够归纳总结绩效管理的相关经验,并借助以往的管理经验以及国内项目绩效评价的工作现状,提出关于结合项目管理构建系统绩效评价体系以及研究通用性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并借助市场化的机制实现对专业人才队伍的构建,从而提高贷款项目的综合效益。对此,本文简要分析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绩效管理经验与启示,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绩效管理;经验与启示

前言

亚洲开发银行早在30年前就开展了关于绩效评价,随着绩效评价的实践性需求,在上世纪末推行了项目绩效管理体系,同时基于正式文件形式针对项目绩效管理体系的定义、构成、内容等相关规定,基于相关指导性文件,保障绩效管理系统逐渐完善且规范,并基于绩效评价实现对绩效管理系统的有效构成,以此来保持不独立性的构建[1]。对此,探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绩效管理经验与启示具备显著实践性价值。

1、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的绩效管理经验

1.1绩效管理系统完善

亚洲开发银行的绩效管理体系相对完善,其主要涉及到了项目设计、实施、完工等全过程,绩效管理系统的构成内容有着相对密切的关联性。项目在设计过程中,针对DMF属于项目实施期间PPME提供基础性保障,并针对重点数据和信息完整性进行记录,从而为PCR、PPR的撰写提供可靠证据,以此保障评价结论能够更好的满足实际需求[2]。亚洲开发银行的全过程性绩效管理可以有效实施的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针对绩效管理体系的政策和实施程序,亚洲开发银行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并按照这一些政策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明确报告机制,针对相应报告的编制责任主体、报告内容以及报告提交的频率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规定与管理。对于专业人员的技术支撑,亚洲开发银行的项目绩效管理工作需要结合咨询专家完成,并在项目开展之前招聘独立性的咨询专家监测基准的数据,从而为后续项目实施效果和效益的评价提供可靠支持。在实施期间相关专业人员可以提供可靠的绩效监测,从而保障绩效评价的结果可以保持可靠的支持,在项目完工后项目绩效评价和报告撰写可以基于咨询专家完成,此时专业人员的技术支撑保障绩效监测和评价质量保障。

1.2绩效管理的层次性特征

虽然绩效管理很大程度贯穿在项目的全过程,但是不同阶段的绩效管理重点并不相同,同时带有层次性的特征。在项目设计期间,绩效管理为基础,DMF被重点关注的内容在于水平逻辑与垂直逻辑的合理性、绩效指标以及目标设置的合理性,在数据收集路径与方式方面是否合理且可行,需要保持假设和条件是否满足其是否合理[3]。在亚洲开发银行的绩效管理方面,其重点在于项目活动的进展、项目的产出、绩效指标的变化以及跟踪性的评价,针对成果实现可能性的预测与判断。在项目完工后的1到2年内,亚洲开发银行会针对项目的成果和项目的可持续性方式进行评价,针对项目的影响进行评估,项目完工后3到5年内可以实行绩效评价,并针对项目的成果与影响进行综合评估。

1.3基于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模式

从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项目的绩效管理体系角度来看,其可以完成落实基于结果为导向的理念,DMF对于绩效管理的核心在于项目初级阶段明确项目实施期间的绩效指标和目标,这一些绩效指标属于绩效管理体系在项目周期中不同阶段的结果依据。伴随着项目的实施,绩效报告、监测和评估报告、完工报告等分别需要记录指标的数据信息,绩效评价的报告需要针对重点做好对项目结果的评价,并针对成功和失败的教训,改善后续的投资决策和相关管理工作。对于这一现象,不仅是亚洲开发银行,目前国内也有关于基于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理念。

2、对于国内项目绩效评价的建议

相比于亚洲开发银行,国内项目的绩效评价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绩效评价的制度体系仍然在不断完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绩效评价快速发展,需要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绩效管理工作改进与发展,下面提出几点发展建议。

2.1结合项目构建系统绩效评价体系

当前国内项目绩效评价的实施普遍会遇到绩效目标不明确的问题,绩效目标的不明确以及指标评价缺乏充足数据支撑等相关问题,会因为国内绩效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以及缺乏系统相关。对此,国内可以积极构建完善的绩效评价工作体系,并明确规范化的项目立项阶段、实施阶段、完工阶段等责任主体在绩效方面的责任、管理内容和重点内容[4]。例如绩效评价仅属于项目管理的一个方面,绩效评价体系应当和项目管理体系进行充分的融合,不应当保持独立性的应用。在绩效评价体系方面需要结合项目管理进行设计,不能单纯为了追求科学与先进性而脱离项目管理的实际需求。项目管理方面的不同阶段,绩效评价管理的重点应当保持不同,同时需要保持层次性的水平。

2.2构建通用性的绩效评价指标

目前国内相关主管部门已经构建了关于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但是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的适用性普遍较差,同时部分部门构建的指标体系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缺乏对比性价值,导致绩效评价的结果价值无法有效发挥[5]。对此,需要及时构建国内高通用性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基于主管部门的不同以及按照项目类型的差异分别构建通用性的指标体系,例如针对科技研发、工程项目建设以及政府采购服务项目应当构建不同的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构建方面,一方面需要展现以结果为导向的基础理念,另一方面指标体系应当保持良好的适用性与可拓展性,在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同时,需要基于细化原则进行指标评价,同时指标体系应当满足项目类型的基础特征。

2.3引入市场价机制构建人才队伍

当前国内的绩效评价方面仍然处于发展阶段,绩效评价方面的人才团队普遍存在检查的表现。为了更好的实现项目绩效评价,借助政府主管部门可以针对相关人员的短时间的指导培训方式完成[6]。从长远化的发展角度来看,这一种操作方式不仅不利于绩效评价体系的发展,同时人才培养效果也并不理想。对此,可以引入市场化的引导机制,促使相关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绩效评价的培训班、项目管理师考试以及认证等方面引入绩效评价内容,并基于政府项目的绩效评价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引入咨询公司或相关专家从而保障市场化的机制效益。

3、总结

综上所述,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项目绩效管理工作需要基于系统完善、层次性管理、结果为导向以及准则合理设置等多方面角度着手,并基于国内项目绩效评价的相关性做好方案的合理设计,从而保障绩效管理的实效性,为贷款项目的综合效益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耿大立.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绩效后评价模式和经验对中国农业项目绩效评价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6(3):5.

[2].旧金山联邦住房贷款银行精益转型——APQC2019年度过程及绩效管理会议之会议概览[J].中国质量,2021,22(11):87-90.

[3]朱小标.毕节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管理问题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15(05):43-44.

[4]赵雪梅,王改改.小额贷款公司运行机制创新研究——基于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协调发展的视角[J].会计之友,2016,32(02):29-31.

[5]文岗,卢毅,李理.世行贷款交通项目绩效评价模式及其启示[J].交通企业管理,2015,30(02):57-58.

[6]扈剑晖.政府投资项目绩效管理模式研究——基于IFI贷款项目管理经验[J].财会月刊,2013,21(22):21-2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