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潘威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610036

摘要以往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发展的速度是一个重要的追逐目标,发展中积累的一些问题已逐步显现。现今,追求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尤其在改革开放深化推进进程的今天,中国越来越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与知识产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落地,与知识产权保护有着必然的天然联系。本文主要探讨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作用,及如何实践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关键词“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塑与更新变化,中国作为逐步壮大的经济体,与其他国家的各项交流越来越频繁。无论是从中国审视自己的角度,还是从周边国家的视角,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贸互动是越来越紧密。实践表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的一环。而“一带一路”中中外商贸问题的摩擦与纠纷,凸显出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不同国家为了自身的发展,必然要鼓励民众进行创新创效,通过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鉴于不同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法律法规及条文制定、理解、实践有所差异,必然会导致商贸等交流中出现摩擦,甚至是针锋相对。因此,对“一带一路”与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论题的探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一带一路”与知识产权的含义与联系

“一带一路”蕴含丰富的历史底蕴。在古代,中国为了紧密与他国联系、发展贸易并传播中华文化,扩展经济交流,历尽艰辛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当今,为做好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号召沿线国家与地区、组织共同建设新世纪的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提出,不仅对中国有益,对相关国家而言也有益。通过共同协作,相关国家与地区、组织可以促进彼此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推动世界形成经济大繁荣的局面[1]

对我国而言,随着近现代公众对知识产权的了解,其涉及的机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大概在2007年左右出现了知识产权战略的描述,之后随着相关研究机构的不断探索,最终修订和完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在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下,中国出台相应的政策,构建了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为中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管理机构,在相应机构的有效监督和管理下,公众对知识产权的定义和了解也越来越深入。随着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能助力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舞台上取得重要的地位,并有效捍卫我国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的合法利益[1]

对国外而言,全球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许多国家都积极开拓国际性企业。“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可以为中国企业在外发展提供一定的便捷条件。企业发展靠创新,由创新指导企业发展,在创新的过程中形成具由独特文化烙印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能让企业更好地在海外市场立足。因此,“一带一路”战略与知识产权保护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二、“一带一路”与知识产权制度的矛盾点

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从法律上有相应的明文规定,与其他国家在法律法规上有一定的差异。在我国,通过法律的界定,如果发生知识产权纠纷问题,从法律的角度出发相关纠纷可以诉诸法律,知识产权利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而在某些国家与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是否由相应法律进行界定,并无明文可循。

丝绸之路从古至今之所以能在历史的长廊中留下印记,究其原因是因为背后的文化意义和经济意义影响极其深远。“一带一路”合作的国家与地区、组织中,其地域制度和法律条文不尽相同,每个地域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和归属定义都千差万别。部分规划在“一带一路”参与地域内的国家与地区、组织其知识产权指数都普遍不高。因此,我国企业对外知识产权保护面临较大的挑战[2]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保护知识产权的具体方案

从目前全球发展的趋势来看,“一带一路”的提出是可行的,是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的。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是当今交流的重要事项,“一带一路”的提出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下,我们思考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应对国外挑战上已经刻不容缓。如何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可以由如下几条途径。

首先,各大高校和研究院所可以开设“一带一路”培养课程,践行人才兴国战略,布局储备人才。政府也要大力培养研究“一带一路”相关战略的专业人士,通过研究文献及实时数据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组织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根据结果提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有具体针对性的互动交流方案。另外,由于每个国家与地区、组织对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定义和措施不同,需要对相关个性化的差异进行详细研究,确保我国在外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其次,社会各界需协同妥善补充修订我国法律不完善的条款。法律所具有的特征和意义表明,要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必须建章立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法律的制定与国家基本状况要相符合。在制定法律条款借鉴国外经验时,不能一味追求完备性和全面性而忽略实际本土化的需求和现有状态,完善法律条款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进而保护个人和企业的合法利益。另外,在制定和执行知识产权保护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分析我国国情,切勿一刀切,要针对我国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上的短板,逐渐平衡、补充。当国外相关的法律条款与我国有所差异时,一定要思辨,结合已有经验,妥善处理我国与国外之间存在的冲突,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

[3]

然后,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要及时倡导建立企业的专利布局。企业要通过专利布局,考虑行业、市场和法律等要素,将专利有机结合,涵盖对企业利益攸关的时间、空间、技术、产品等维度,构建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措施。因此,要充分重视企业的知识产权问题,挖掘企业生存发展的专利潜能,面对瞬息万变的行业、市场变化,企业要及时闭环反馈和优化。企业要倾力制定未来发展方向中知识产权专利布局的整体规划,特别关注重点发展方向和内容,以此来保证自己始终具备独特的领先优势。在产业内部,抓好企业在产业某一个或多个局部区域的健康发展,时刻保持领先优势,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的优势为产业优势。而在国外的企业,则必须要在第一时间掌握海外市场的各种信息,抢占知识产权保护中可利用的要素,促进企业的立足和长远发展。

最后,要引导建立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区域化的知识产权制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国际区域,整个国际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以及利益维护,对各个国家都是息息相关。若能主动引导和促成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条款落地,抓好主导权和标准制定权,比较妥善的牵头协商商讨知识产权相关制度,促进国际区域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完善,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和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一带一路”所涉及的国际性区域,对于知识产权保护都有不同的认识和举措,关注程度也不尽一致。相关国家和地区必然会针对自己的特殊情况,允许有地方保护特征的制度存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公平性原则也有差异。要想区域内部的知识产权制度运行的步调一致,相关国家和地区要投身于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促成区域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形成,这也需要时间的沉淀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努力。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中国能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相关实践之路,就可以从容面对国际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更好的建构合作、公平、发展的世界格局。

参考文献

[1]余祥."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J].楚天法治,2017,000(030):P.74-74.

[2]刘思秀.论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9,000(001):80-81.

[3]曹云舒."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标准研究[J].法制与社会,2020,000(008):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