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何玮

130102198408192418,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在当前我国良好的经济形势影响下,建筑领域的发展速度正在不断加快。实践中为了完善现代建筑设计方案,丰富与之相关的设计工作内涵,则需要考虑传统建筑文化的科学运用。对其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入思考,促使建筑设计工作开展更具科学性。并充分发挥传统建筑文化的实际作用,满足现代建筑科学设计要求,为后续作业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指导。同时,避免现代建筑设计质量、应用效果等受到不利影响,更好地体现出传统建筑文化的潜在应用价值。鉴于此,文章对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建筑元素;现代建筑设计;应用方法

1传统建筑文化概述

传统建筑文化是深植于传统文化体系的子文化,它既具有文化所具有的一切特征与属性,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传统建筑文化有了一定的符号象征,以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建筑形态,且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在实践中也能突出地域特色,合理构建符合实际要求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系统。与此同时,在了解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现代建筑设计要求的前提条件下,灵活运用传统建筑文化,可使现代建筑设计的工作开展更具科学性,有利于提升设计方案的潜在应用价值,避免现代建筑的建设及发展效果受到不利影响。

2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的关系

2.1传统建筑文化是现代建筑设计的根基

通过对目前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进行研究可发现,我国的古代建筑设计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祁县乔家大院,其设计风格及装饰风格将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其木石雕以“葡萄百子”等“礼俗”文化为主,体现了儒家思想倡导的“长幼尊卑”理念。这种文化思想已经植入我国人民的文化基因中,并在建筑设计中进行了传承。又如皇家宫廷建筑中对“龙”的刻画,以传统神兽体现着至高无上的皇权。这体现出,建筑设计的风格及所应用的元素会以社会环境、政治背景等因素为基础,可体现出时代特色。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建筑设计都会受到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

2.2传统建筑文化是现代建筑设计理念进行创新的重要源泉

虽然我国现代建筑工程发展迅速,但是其受西方建筑工程模块化和标准化的影响较大,建设过程体现出了“千篇一律”的问题,在观赏性方面存在着一定劣势。面对社会各界对于建筑工程的创新需求,我国的建筑设计工作者也开始关注并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应用,利用“中西结合”对现代建筑设计工作进行创新。广大设计工作者需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深入理解,体会其中的神韵及精髓,并从中获得设计灵感。上海世博园中的“中国馆”就是一座极具中国风的现代化建筑,其体现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理念,同时也是应用传统建筑文化对现代建筑创新设计的经典案例。

3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

3.1建构基于中华民族文化体系的现代建筑科技体系传统

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建构基于中华民族文化体系的现代建筑科技体系。传统与现代建筑结合的方式之一就是材料的结合,传统与现代建筑材料相互借鉴、相得益彰。例如,水泥稳定耐用但冷硬,木材柔软坚韧但容易年久失修,在建筑设计中有机结合这两种材料才是明智之举。(1)传统木砖的融合。在没有那么多高楼之前,人们用大量的砖瓦盖房。树木使人联想到自然环境和气味,置身于木结构建筑中就像置身于大自然。砖瓦与木结构这样的组合,可以说是刚柔并济。砖瓦与木材结合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米兰世博会的中国馆。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并非传统的砖木结合,木瓦使屋顶看起来像山脉、波浪和麦浪。(2)传统木结构与金属或玻璃的融合,也能缓和金属、玻璃等材质的冰冷感。设计师可以通过居住空间的场景化,将家居生活还原为真实的物理行为——通过空间设计的行为反应,实现仪式感与模糊性、高贵与温馨的平衡。“最本土的现代,最朴素的奢华”应该是建筑项目的总体意图。为实现传统建筑美学的当代再生,朴素的形象吸收了中原传统建筑的精髓,融入了现代科技的精密质感,渗透着无法掩饰的奢华品质。建筑形式可以借鉴中华古典建筑标杆松岳庙塔的造型精髓,通过重叠的屋檐,体现出建筑简洁的体量和丰富的层次。水平线条贯穿整座建筑,在延伸中彰显建筑的气势和张力,成为展现项目高贵品质的基石。设计师可以充分利用铝板易于加工成型的材料特性,将传统建筑的折叠工艺以现代方式呈现;还可通过对颜色的灰度调整和材质纹理的精细过渡,突出视觉效果的层次,在细腻的层次上彰显建筑的精工与品质。比如,现代的传统建筑如果只使用传统材料,不使用传统结构,就会失去以前传统建筑的特点。因此,将传统建筑的结构或符号有机地融入现代生活也很重要。设计师将传统结构融入现代设计的两种方式:(1)对传统建筑进行模块化,还可以制作可回收的标准配件;(2)在设计中加入传统结构的语言,作为现代建筑的特殊符号。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就是被誉为“东方之冠”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整个建筑如华冠巍峨,“中国红”让人联想到紫禁城雄伟质朴的威严。在结构上,整个概念不仅呈现了支架梁托梁的形式,而且解决了60多米高建筑的承重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中国馆的托梁不是主体结构,而是建在斜柱上,隐藏在装饰面内。外层钢桁梁的组合,使中国馆在世人眼中脱颖而出,彰显我国传统建筑的精妙之处。这是传统精神用现代手段的表达。

3.2继承传统文化精神格局

在现代建筑构造设计中,我国传统的建筑美学设计形式最重要的影响就是美学精神品格的传承和发扬。在具体设计中,彰显出天人合理的理念。在设计阶段以道家的设计理念为例,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将“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不过分强求、不过度干涉,按照自然环境所蕴含的某种特定的逻辑进行设计。佛家思想则是返璞归真的简单设计理念,此类设计形式可营造出禅意的氛围,能让大家的心理压力随之减少,身心舒缓。在现代化设计中要结合建筑的特点,综合不同的设计理念,实现优化设计,最终达到人和建筑以及自然协调统一的目标。

3.3传统建筑材料的形态体现

建筑材料的形态主要包括材料的形状、质地和尺寸等要素,同一种材料通过对形状的调整可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效果。由于传统材料多取自自然界,这也导致了材料自身存在一定天然缺陷,所以在使用传统材料前,需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使其满足工程使用需求。经过加工处理的材料可归类于人工材料,设计人员通过对人工材料的应用,可对设计创意进行实践,如在现代建筑中添加镂空艺术、传统壁画、屋顶雕塑等元素。自然材料是指在自然界中就地取材,尽量保持其原始形态而不进行人工处理,通过对材料的应用表现出自然之美。对自然材料的应用在园林工程或是庭院设计中较为常见,如应用巨型石块作为山体,周围布设碎石路面与圆木桥等设计,使其形成一种山间小路的画面,给观赏者带来寄情于山水之感。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进步,传统建筑文化所体现的营造观念对于当代建筑设计依然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深刻发掘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精神理念,打破当前建筑设计千篇一律的现状。通过将我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设计相融合的创新设计方法,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提升建筑的观赏性和艺术性,从而为我国建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范宏伟.现代建筑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J].中国高新区,2017(17):248.

[2]郭莉梅.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建筑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J].中华建设,2016(03):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