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背景的生猪屠宰检疫策略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基于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背景的生猪屠宰检疫策略探索

吴磊 ,何娴

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农业农村局  四川自贡  643000

摘要:伴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肉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中猪肉的需求量则呈直线递增趋势发展,因此为保障消费者生命健康,应对市场上所流通的猪肉进行严格管理,而基于非洲猪瘟的较高传染性与近几年的高发性,市场猪肉管理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为让消费者买到健康放心的猪肉,需要进一步强化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并制定基于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背景的生猪屠宰检疫策略,从而切实保证市场上的猪肉安全。

关键词: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生猪;屠宰检疫

非洲猪瘟的传染性非常强,且传播速度较快,由于非洲猪瘟目前未研制出疫苗,导致近几年国内各地区的非洲猪瘟发病率较高,不仅降低了生猪存栏量,还加重了市场上所流通的猪肉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因此,为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安全,需要正视非洲猪瘟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基于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做好生猪屠宰检疫。

一、非洲猪瘟概述

非洲猪瘟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自1921年在肯尼亚首次报道后,频繁在非洲地区发生,直至2017年开始向全球蔓延,而2018年8月2日我国开始出现疑似境外输入病例,8月3日确诊为非洲猪瘟,至此非洲猪瘟疫情开始在我国出现,并逐渐在我国内蒙古、辽宁、吉林、山西、云南、湖南、贵州、重庆、湖北、上海、四川、北京等多地城市发现确诊病例,经过四个多月的生猪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我国首次出现的非洲猪瘟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于2019年2月27日,陕西省再次出现非洲猪瘟疫情,由此可见,非洲猪瘟是一种难以彻底消灭极具传染性的疾病,仅能对其加以严格防控,从而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进而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由于我国对非洲猪瘟的高度重视和极具效率的处理方式,使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而随着市场上对猪肉制品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应进一步基于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背景,做好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从而全面阻断病毒传播[1]

二、基于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背景的生猪屠宰检疫策略

(一)做好入场生猪的检验工作

在生猪屠宰检疫前,猪在运输中也可能面临着被传染性疾病感染的风险,且一旦受到非洲猪瘟感染的猪进入屠宰检疫场后,则会导致屠宰检疫场被病毒污染,从而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清除病毒,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还会造成极大程度的经济损失,为此应做好入场生猪的检验工作。

第一,非洲猪瘟自检。在非洲猪瘟自检环节需要有专业的兽医人员在场,对自检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在生猪进场前的自检中需要利用ASF-q PCR试验进行病毒检测,在检测中需要采集生猪血液作为样品。检测结束后兽医应在检测结果上签字。

第二,查证验物。(1)《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有效期;(2)运输生猪的车辆是否与《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一样;(3)生猪数量是否正确无误;(4)耳标号是否一致;(5)车辆运输中是否遇到过特殊情况。

第三,临床检验。一方面,采用视诊的方式,对生猪的精神状态、皮肤情况、走动形态、呼吸状况、粪便、视黏膜等进行仔细观察。另一方面,采用触诊的方式,对生猪皮肤弹性、体温开展检查。在视诊与触诊过程中一旦发现存在异常的猪需要立即将其隔离起来,并对其开展更为详细的检查。

第四,检查结果处理。ASF-q PCR试验检测结果为阳性则代表生猪存在非洲猪瘟病毒,需要立即对猪群进行无害化捕杀处理,而ASF-q PCR试验结果为阴性则表示生猪未感染非洲猪瘟,但在此结果基础上还应进一步保证“查证验物”环节内所有的检查内容均无异议,以此决议该批生猪可以入场,并在入场过程中做好消毒工作。

(二)优化生猪屠宰检疫操作流程

遭到非洲猪瘟感染的生猪具有一系列的临床病症表现,具体为:生猪体温升高、生猪耳部、鼻部、四肢腋下具有明显的紫色斑点。基于此,可以根据非洲猪瘟的临床病症优化生猪屠宰检疫操作流程。一方面,屠宰检疫场应设置红外热成像仪,从而对生猪的体温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工作人员能够立刻了解生猪的体温变化,将体温过高的生猪隔离起来,对其进行仔细的个体检查。另一方,屠宰检疫场应引进先进的设备技术,如传感器等设备,利用该设备能够对生猪表层皮肤的颜色进行高效率对比检验,进而可以及时发现身体上有紫色斑点的生猪[2]

(三)加强屠宰检疫场消毒工作

一方面,做好消毒准备。首先,根据动物疫情防控消毒标准,准备好充足的1000mg/L浓度84消毒液,并将其灌入喷洒装置中。其次,相关人员需做好防护准备,随后带好准备好的消毒液进入待消毒现场。最后,根据疫情防控小组指示,对现场进行充分多次消毒。

另一方面,制定完善的消毒措施。首先,针对定期消毒的屠宰场圈栏、生产车间采用1000mg/L 84消毒液进行空气、物体表面消毒,空气可采用喷雾式消毒手段,物体表面可采取擦拭式消毒手段,消毒时应做好防护措施,如口罩、手套等。其次,针对发生疫情且确诊动物曾多次碰触过的物品与滞留过的环境应采用6000-12000mg/L 84消毒液进行多次空气消毒,以及对被污染过的物体表面则应在采用高浓度84消毒液喷洒消毒半个小时后,再次对其进行擦拭消毒。最后,针对确诊动物长时间滞留的环境应采用1000mg/L 84消毒液进行空气、圈舍墙壁多次消毒,为避免消毒遗漏,应采用从里至外,再从外至里消毒原则,对圈舍的墙壁进行消毒,每次消毒必须持续半个小时以上,消毒次数必须为两次以上。

(四)严格开展同步检疫

对同一生猪依次进行视检、触检、剖检测为同步检疫,通过同步检疫能够掌握同一头猪的具体健康情况,依次判断其是否具有流向市场的资格。在实际同步检疫过程中一旦发现生猪存在多个地点的淋巴结肿大问题,且还存在内脏肿大以及大量出血点则需要对该头生猪进行非洲猪瘟核酸检测,主要检测样品为该头生猪的脾脏与淋巴组织,当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时,则可以判断该头生猪受到非洲猪瘟感染,具有传染性病毒,在此时不仅需要立足对该生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19号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还需要立即开展全面的消毒工作,并对与该猪同处一个屠宰场圈栏的猪群皆开展非洲猪瘟核酸检测[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基于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背景的生猪屠宰检疫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不仅可以明晰非洲猪瘟的厉害性,从而提高对非洲猪瘟的重视程度,基于研究还可知,在生猪屠宰检疫中应做好入场生猪的检验工作、优化生猪屠宰检疫操作流程、加强屠宰检疫场消毒工作、严格开展同步检疫等,以此及时发现遭到非洲猪瘟感染的生猪,从而对其尽早进行无害化处理,进而阻断病毒传播,保障市场上流通的猪肉安全。
参考文献:

[1]匡荣.严把生猪屠宰检疫关,保障动物食品质量安全[J].畜禽业,2022,33(03):92-94.

[2]莫东林,蒲琦丽.非洲猪瘟防控背景下生猪屠宰检疫的主要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21,37(03):2.

[3]李思宇,李晓保.非洲猪瘟背景下生猪屠宰检疫的主要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