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优势及施工工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优势及施工工艺

陈明天

重庆中工建设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0021

摘要:装配式施工作为建筑行业中新兴的一种施工技术,正处于快速进步和发展阶段,在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灵活使用装配式安装施工技术,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积极提高相关技术能力,使机电安装施工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促使机电安装施工工程向着更深层次的科学规范化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

1机电安装工程预制装配式施工的优势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中涉及专业较多,有消防、暖通、电气等,机电安装工程中进行预制装配式施工极具复杂性,若与装配式建筑施工相匹配,需要对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准确、熟练掌握其关键技术,以保证施工作业质量和进度。

1.1加工制造作业规范化

在工厂预制构件,工厂化加工制造。生产过程采用车间的质量控制标准、依据标准的加工图以及加工工人专业的操作技能三者紧密结合的形式,以此切实保障预制构件的加工质量。

1.2有利于减少安全隐患

在施工现场采用装配式施工技术,能有效减少传统方式中的焊接、打磨以及切割等工序,避免产生大量的气体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从而减少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对机电安装工程的效率及质量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3有助于实现管线施工集成化

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优化和完善管线综合布局,针对各个专业的管线施工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实现管线施工集成化,而且针对同一个区域内的施工可以更好地统筹和协调,避免交叉作业施工中出现管线混乱的现象,有助于提高机电工程中管线施工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2.4大幅提高施工效率

在预制加工阶段,以BIM模型为核心基础,计算机软件通过数据转换、归类标注、机械设计等参考,对所导入的建筑模型进行计算,预制装配式施工BIM模型。因BIM技术具有可视性的优势,既能够直观、真实地看到每一个施工环节的具体细节,便于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又能及时模拟获取工程量清单,避免了材料浪费问题,使得复杂的工程设计简单化,在避免施工事故发生、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有效提高预制装配式绿色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工艺

2.1预制加工

建筑机电设备及管线的预制加工,则是在高精度BIM三维综合机电模型的基础上输出装配化预制加工图纸,将小型设备、管段及其附件高度集成,用于各模块的预制加工。对于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模块之间的长管段,在分割设计的基础上,优选法兰连接的方式,以便于场外预制和场内组装。须注意的是,设备与管线预制加工时,应根据装配化预制加工图纸,严格控制各设备接驳支管三通的位置精度,以及主干管总长度的精度,并做好管段的标识工作,以便于模块单元后续的运输和现场装配安装。

2.2套管预留

(1)预制人员按照图纸,根据统一的标准在预制构件上进行精确定位的预留预埋,若套管需要穿过预制墙体,则需要在设计阶段提前预留套管。(2)对于卫生间的排水管道,多采用现浇楼板、现场定位的方式开展施工,设计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做好预埋构件的预留工作,同时要设置好套管与保温层厚度的精准定位,在此基础上分析套管长度;另外,对于开关水平线和空调插座等位置均需要铺设现浇层。(3)开关引下线的管线在穿越叠合楼板时,确保其预留的孔隙直径在80mm。(4)套管预留精度是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因此,要高度重视预留预埋阶段施工技术的掌握。以叠合板电气预埋盒为例,以往在施工过程中因预留精度不足而导致管线连接困难,更容易造成堵塞问题。对此,在施工时不仅要对电气预埋盒位置精准定位,还需考虑专用的灯线盒,且在预埋时利用附加定位钢筋与主筋绑扎的方法进行固定,以防止在混凝土浇筑阶段预埋线盒发生移位。

2.3强电低位插座和管路定位

由于装配式建筑的特殊形式,其管道综合设计尤为重要,因此,在叠合楼板现场开展现浇预埋管线工作时,务必要控制好管线的位置。当水平管线暗敷时,预制墙内的管线应敷设于叠合楼板的现浇层内,防止出现多根管线交叉的现象。如果管线之间衔接不好,轻则影响建筑的美观,重则会破坏墙体结构和梁板。针对这一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考虑使用PC建设管线预埋辅助定位模板。经过实践证明,这一模板具有绿色环保、高效节能、降低成本等诸多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交通、水利、建筑等领域。

2.4模块进场运输

设备与管线模块单元运输的侧重点,在于针对不同场景和不同形式的模块单元,开发制订对应的运输工装,做好运输过程中模块单元的产品保护。制冷机房内制冷机组、水泵、分集水器等设备进出水端竖直管道模块单元的长度一般比较有限,但集成的阀门、过滤器、软接头、温度计、压力表等管部件较多,近场运输过程中尤其应做好对温度计和压力表等仪表部件的保护。与竖直管道模块单元相连接的主干管上水平管道模块单元,由于管段直径较大(达DN630以上)、重量较重,模块单元的长度为6m左右,且每根管段上留有2个顺水三通弯头,远场运输过程中则应做好对三通弯头部件的保护。管弄井内的竖直管组模块,多以2根或多根立管通过共用支架的形式组合为模块单元,长度为2~3层楼高,在运输过程中,则应重点关注装卸车吊装时模块单元的变形控制保护和管组与共用支架连接处的产品保护。

2.5装配安装

对于建筑机电工程设备与管线模块的现场装配安装,可利用BIM4D虚拟仿真技术模拟设备及管线模块的施工过程动画,并输出现场装配施工图纸。从设备定位到支架安装,再到管线安装,助力设备及管线模块的快速、精准安装。具体实施时,通过施工模拟和BIM管段编号,利用手持式编码读取仪核对设备及管线模块的属性信息,确保其在模型中和现场大安装位置一致。基于现场施工动画模拟,优选最佳设备及管线模块安装顺序,利用多组倒链或专用管架提升等方式调整管线模块标高和方位,组对稳妥后,及时固定在支吊架上。在确保安装精度和质量的前提下,完成预制设备与管线模块的整体提升组对及法兰盘拼接。此外,对于不利于组合模块的大型设备,例如冷水机组等,则将其管线合理进行分段,预制成管线模块,实现场外预制,现场法兰拼接,减少焊接作业。

3机电安装工程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加强施工图纸管理

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图纸在整个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工程在开工前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如产品标准是否在梁、墙、板等方面设置合理的孔洞及套管等,所以设计的图纸要合理并且有实用性、精准度要高。各类图纸要按工程项目、用途分类存放,并且有专人管理,建立健全设计图纸的更新和整改流程,力求做到不重复不混淆。图纸设计的内容要通过现场实地检验是否符合标准,争取做到不费料不误工。

3.2规范组织管理体系

规范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组织管理体系,对设计阶段、施工前以及施工过程中这三个环节全程监管,每一个环节都要重视并且环环相扣。要排除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确保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标准化,比如施工方法、设备材料、施工环境以及人员调控。施工企业应设立预控策略,对有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做好提前预备方案,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既能节省成本还能有效缩短工期。

4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是指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其优点是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大大的提高了工程质量。机电安装工程具有设备类型繁多、涉及专业领域多等特点,要充分掌握预制装配安装技术,确保有针对性地开展施工,从而全面提升工程进度。

参考文献

[1]丁涛,张生龙,马海林,张吉烈.机电安装工程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J].建筑安全,2022,37(04):14-16.

[2]路博研.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问题及解决办法[J].中华建设,2022,(03):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