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预见性护理对先兆流产孕妇负性情绪与分娩结局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6
/ 2

探索预见性护理对先兆流产孕妇负性情绪与分娩结局的影响

李娇阳

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产房)448000

摘要:目的 观察在我院诊断与治疗的先兆性流产保胎孕妇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我院确诊的先兆性流产保胎孕妇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的SAS和SDS评分以及PSQ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的保胎成功率和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先兆性流产保胎孕妇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孕妇的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提高孕妇的保胎成功率以及自然分娩率。

关键词:先兆性流产;负性情绪;分娩结局;预见性护理

当孕妇在孕28周以内出现少量阴道出血,或者具有下腹疼痛肿胀、腰酸等相关症状,同时检查诊断产妇的胎膜未破、宫口未开可作为孕妇的先兆性流产指征。对于该类孕妇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从心理和生理方面对产妇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产妇通过保胎治疗以保障母婴安全[1]。而预见性护理措施的应用从先兆性流产的风险因素预防、科学有效的用药和家庭监护方法以及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等方面实施,可显著改善孕妇在出现先兆性流产症状之后的身心健康情况。本研究将以60例先兆性流产保胎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探索预见性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我院诊断确诊的先兆性流产保胎孕妇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年龄最小21岁、年龄最大39岁,平均年龄(28.4±2.3)岁,就诊孕周最小7周,最大26周,平均孕周(16.8±2.3)周,孕次最少1次、最多4次,平均孕次(2.1±0.2)次,初次妊娠20例,二次及以上妊娠史10例。观察组年龄最小23岁,年龄最大42岁,平均年龄(28.1±3.3)岁,就诊孕周最小9周,最大27周,平均孕周(17.3±3.4)周,孕次最少1次、最多3次,平均孕次(1.9±0.3)次,初次妊娠21例,2次及以上妊娠9例。所有孕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先兆性流产症状,均在我院接受保胎和抑制宫缩治疗,所有产妇均无严重的基础性疾病。对2组产妇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措施。在产妇确诊为先兆性流产症状以后,对产妇发放先兆性流产健康知识手册,并结合健康知识手册对产妇进行健康指导,着重将可能引起先兆性流产的风险因素向孕妇进行讲解,针对相关风险因素引起先兆性流产的严重性对孕妇进行宣教,使孕妇结合自身情况能够逐步认识到引起先兆性流产的重要原因[2]。然后与孕妇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详细了解孕妇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身体健康状态,通过对引起孕妇出现先兆性流产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孕妇制定出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计划,然后结合预见性护理计划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身体健康状态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其次,结合孕妇被确诊先兆性流产症状之后的相关治疗措施对孕妇进行用药指导,引导孕妇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按量出血用药,以保障相关药物能够在孕妇保胎方面发挥足够的作用。同时,向孕妇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家庭监护的方法,指导孕妇能够在后期的保胎过程中结合自身的身体变化情况以及孕检结果有效预防可能引起先兆性流产的危险因素,从居家护理方面降低先兆性流产的风险。在心理情绪方面对孕妇进行有效疏导,通过与孕妇进行沟通,了解孕妇在出现先兆性流产之后其心理状态产生的变化。缓解孕妇的焦虑情绪,防止孕妇在出现先兆性流产症状之后产生强烈的负性情绪,影响孕妇的生理健康状态和血压波动情况[3]。指导孕妇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情绪冷静,将有效疏解孕妇紧张和焦虑情绪的方法告知孕妇,例如指导孕妇进行有效深呼吸,在每次出现较为紧张情绪时可通过深呼吸缓解不良情绪状态。指导孕妇在保持足够的卧床休息情况下适当进行户外漫步行走,使心情舒展,进而改善孕妇的负性情绪。

1.3指标观察

采用焦虑SAS和抑郁SDS量表对2组孕妇干预后的负性情绪状态进行评分,采用皮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对2组孕妇干预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分。统计2组孕妇的分娩结局,主要包括分娩方式和保胎成功率。

1.4数据统计

本研究采用SPASS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计数材料[n(%)]表示,X2检验,,若P<0.05则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心理状态改善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SAS 、SDS、PSQ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数据见表1:

表1  2组孕妇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组别

例数

SAS

SDS

PSQI

对照组

30

45.9±8.3

48.7±7.1

13.7±3.6

观察组

30

37.2±5.1*

38.1±2.9*

8.7±2.5*

注: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分娩结局

观察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的保胎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数据见表2:

表2 2组孕妇分娩结局数据统计

组别

例数

自然分娩例数

自然分娩率

保胎成功例数

保胎成功率

对照组

30

17

56.7

27

90.0

观察组

30

21

70.0*

29

96.7*

注: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在孕妇出现先兆性流产症状之后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孕妇进行保胎治疗。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一方面能够针对孕妇产生先兆性流产症状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以降低孕妇后期再次出现先兆性流产症状的发生率,另一方面通过预见性护理从心里情绪、身心健康状态、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护理,可有效提升孕妇的保胎成功率,改善分娩结局。本研究结果显示预见性护理措施的实施,可显著改善孕妇的负性情绪提高孕妇的睡眠质量,同时提升保胎成功率和自然分娩率,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燕萍. 先兆流产孕妇保胎治疗的临床护理进展[J]. 循证护理,2019,5(07):608-612.

[2]孙方圆,高伟,王晓亚,鲍丽丽,郑红丽. 先兆流产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2019,19(07):462-465+474.

[3]谢绘玲. 综合护理干预对孕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患者的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21,11(07):151-15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