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ICU清醒患者ICU综合征的预防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6
/ 2

心理护理对ICU清醒患者ICU综合征的预防效果

金莉

赣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实施后,ICU清醒患者ICU综合征的预防进行分析。方法:对入选2020年1月1日-2022年01月01日60例ICU患者进行分组(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观察两组的ICU综合征发生情况及不良情绪评分。结果:ICU综合征发生情况对比显示,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分析有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可行性较高,可以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抑制ICU综合征发生率,推广价值较高。

【关键词】心理护理;ICU清醒患者;ICU综合征;预防效果

ICU是在完全封闭的管理环境中对重症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的特殊科室,是重症患者的重症监护病房[1]。ICU危重患者将被完全隔离,有的患者意识模糊,有的患者相对清醒,遭受死亡和痛苦的双重威胁,在陌生的环境和监测仪器下,清醒ICU患者恐惧情绪较高,容易出现应激反应状况,对疾病预后产生阻碍作用[2-3]。如果没有适当的护理干预,患者后续的康复、整个治疗过程都会受到消极影响。本文主要以60例ICU清醒患者为例,对心理护理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为后续提供科学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20年1月01日-2022年1月01日60例ICU清醒患者数据信息,在随机分组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50.33±1.27)岁(38-62岁);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19例、11例。研究组(30例):年龄区间:36-63岁,平均年龄为(49.78±1.19)岁;男:女=17例:13例。上述指标经SPSS20.0对比,P>0.05,可以对两组患者进行下一步对比分析。

纳入标准:(1)入选患者符合ICU相关指征;(2)60例患者及家属均自愿配合;(3)临床资料完整;(4)对相关研究内容保持知情态度。

排除标准:(1)生命体征不稳定;(2)恶性肿瘤;(3)血液、自身免疫性疾病;(4)癫痫病史者;(5)凝血功能异常者;(6)中途退出研究;(7)依从性差;(8)严重脏器病变(肝、肾、骨髓等)。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做好患者病情观察,强化呼吸机管理。在医嘱指导下,给予患者抗感染、补液只寥寥,做好环境护理,增加患者舒适度。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1)评估心理状态:监护期间应注意患者的行为。若发现思维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异常或波动较大,需高度警惕ICU综合征。密切关注重症监护室周围环境,增加生活气氛,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将病房照明调节至适当亮度,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定期打扫卫生,保持环境整洁,定期播放音乐,缓解不良情绪。(2)宣传指导:向其介绍病房环境及相关事项,监测患者的血压、体温、心率等,以减轻I心理压力。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鼓励和安慰患者,帮助患者客观看待自己的病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3)情感支持:向患者家属说明ICU监护过程中应注意的重点,强调探视要求,缓解患者的孤独和无助。家属需要安慰和鼓励患者,提供情感支持。(4)暗示护理:通过语言暗示患者恢复良好,明确告知患者病情好转,树立治疗信心;引导患者想象积极的一面,如出院后的计划等,鼓励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护理工作。

1.3观察指标

不良情绪状况: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按照百分制评分标准,以50分为标准,分数越高,不良情绪越严重;计算两组ICU综合征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以上分别以±S、%为表现形式}: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 不良情绪:护理前,分析无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情绪状况对比(分,±S

组别

例数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30

61.26±2.23

42.56±1.23

63.33±1.55

41.59±1.12

对照组

30

61.33±2.18

48.12±1.59

63.19±1.43

48.12±1.45

T

-

0.1229

15.1492

0.3636

19.5211

P

-

0.9026

0.0000

0.7175

0.0000

2.2 两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情况统计学差异分析显示:对照组ICU综合征发生例数为7例,占比为23.33%;研究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例数为1例,占比为3.33%,前者显著高于后者,表示两组ICU综合征发生情况对比有意义(X2=5.1923,P=0.0226)。

3讨论

在我国,发生ICU综合征的概率较高,数据研究显示约为20%-40%,其中很多ICU综合征患者没有得到适当的治疗和理想护理

[4]。导致ICU综合征发展的因素很多,如ICU环境、疾病本身、心理应激反应、监护设备的效果、睡眠障碍等。在ICU中停留的时间相对较长,患者病情加重,降低疾病治疗自信心。基于此,心理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5]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率,对治疗及预后具有促进作用。通过对ICU意识清醒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对ICU环境的维护,加强鼓励和沟通,帮助患者掌握自身情况和具体治疗方案,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推广价值较高,可以实现最佳预后,实现患者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张冰冰.心理护理在藏药三味檀香散联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1,27(1):74-75.

[2]杨爱菊.重症急性胰腺炎ICU护理中心理干预的效果及对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作用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4):163.

[3]俞秋英.以护士为主导的预防性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4):137-139.

[4]李平,李业桂,邵小计,等.非语言方式心理护理在ICU气管插管清醒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1):142-144.

[5]黄蓉,李业桂.心理护理对ICU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5):113-115.

作者简介:金莉,女,本科学历,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