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临床路径在支气管结核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6
/ 2

护理临床路径在支气管结核护理中的应用

张瑜,陈立娜,祝玲玲通讯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旅顺口医疗区 结核病科 辽宁大连 116041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临床路径应用到支气管结核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19.8~2021.5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支气管结核患者为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护理临床路径),每组36例,对两组患者临床恢复时间、生活质量比较。结果:研究组黏膜恢复时间、涂片阴转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支气管结核护理中的实施护理临床路径,可加快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支气管结核;护理临床路径;生活质量

支气管结核发病位置、病理因素非常特殊,经常在病变组织的周围有纤维组织增生情况出现,肺组织会受到一定破坏,血管变小,预后较多的大核分枝杆菌出现,血运极差[1]。患者发病后会出现刺激性的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咳痰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所以不仅应为该类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也应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方法。鉴于此,本次纳入72例支气管结核患者,分析护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9.8~2021.5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支气管结核患者为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年龄18~60(48.51±10.21)岁。对照组:年龄19~63(49.01±10.01)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患者病情发展密切关注,为其提供流量氧气支持,对其脉搏、心率等变化密切关注,予以其生活及饮食等指导。研究组:护理临床路径:(1)护理临床路径小组创建:护士长、护理人员构成护理临床路径小组,对关于临护理临床路径有关护理知识学习,护理标准达成之后,实施到临床护理当中;(2)术前心理干预:术前护理人员应该及时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家庭状况等情况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个人隐私给予充分尊重,确保护理干预可以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心理、生理方面需求。患者在住院时,护理人员通过与其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对其内心疑惑掌握,应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将疑惑解答,为患者对治疗方案、疾病有关知识、住院时有关注意事项进行解答,确保可以将患者的应激反应更大限度的解除,使其依从性得到提升;(3)术中护理: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焦虑、恐慌等心理状态积极观察,将各项护理及治疗措施准确完成,以确保患者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术后,并能以镇静的情绪应对各类突发情况;(4)术后护理:完成手术之后,立刻告知患者与其家属最终手术结果,确保患者及其家属可以放心。术后将病房巡视工作做好,若是有异常情况出现,需要理解告知主治医师,和家属积极做好沟通,对患者日常饮食习惯全面掌握,对膳食科学创建,告知患者多进食容易消化的流质食物,按照身体恢复情况慢慢的过渡到固体食物。

1.3观察指标

(1)相关指标恢复时间:黏膜恢复时间、涂片阴转时间、症状消失时间。(2)生活质量:使用SF-36即生活质量评价表评估,总分为100分。分值高则表明生活质量好。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21.0,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生活质量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χ2检验;P<0.05代表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相关指标恢复时间比较

研究组黏膜恢复时间、涂片阴转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相关指标恢复时间[¯x±s,天]

组别

例数

黏膜恢复时间

涂片阴转时间

症状消失时间

对照组

36

168.13±2.33

48.31±2.11

51.61±3.01

研究组

36

126.51±3.01

27.51±3.01

42.61±3.01

T

65.605

33.951

12.686

P

0.000

0.000

0.000

2.2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SF-36评分(91.33±2.01)分高于对照组(61.33±2.01)分,差异显著,(t=63.323,P=0.000<0.05)。

3讨论

支气管结核指的是生长在黏膜下层、支气管黏膜、气管上的结核,患者发病后会使得支气管管腔闭锁、狭窄,从而使阻塞性肺炎等症状发作,严重损伤肺部。此疾病发病过程较慢,伴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会表现出多样化的病症,无特异性,主要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发热、咯痰、咳嗽等,从而导致患者的生命质量明显降低[2]。护理临床路径为新型护理干预模式,此种护理模式主要是按照手术、疾病等创建的一种针对性干预方案,能够保证患者在治疗期间根据此模式展开干预。通过创建护理临床路径小组,可确保护理干预工作更具有规范性。术前护理人员积极和患者沟通,对其内心疑惑掌握,认真对其解答,为患者与家属对疾病有关知识、治疗过程等进行讲解,可以使患者的治疗态

度更端正,从而能够将其治疗及护理依从性提升,使其可以以良好的心态与医护人员开展的相关工作配合。手术期间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关注,将各项护理及治疗措施准确完成,可以使手术顺利实施,从而可帮助患者缩短黏膜恢复时间、涂片阴转时间以及症状消失时间。术后为患者开展运动与饮食指导,协助患者可以尽早的回归到健康生活,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黏膜恢复时间、涂片阴转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支气管结核护理中的开展护理临床路径,对帮助患者加快临床相关指标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云霞.纤维支气管镜下给药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36):188-189.DOI:10.15912/j.cnki.gocm.2021.36.080.

[2]曲珍.针对性护理在经电子支气管镜给药治疗支气管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1):153-154.DOI:10.15912/j.cnki.gocm.2021.21.070.

[3]李洪霞,夏俊华.电子气管镜直视下局部用药治疗气管及支气管结核的护理[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43(02):148-149.

[4]吉玉娟.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应用价值评估[J].中外医疗,2019,38(03):151-153.

[5]张慧民,许光辉,戚霓虹,等.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0):19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