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调度在通信网风险管理中的新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5
/ 2

通信调度在通信网风险管理中的新实践

毛瑞鹏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巴彦淖尔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摘要:在通信网多年的逐步发展过程中,风险管理体系已经不适应现有通信网运行、通信调度管理的要求。诸多行业标准、公司标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针对此情况,通信调度重新梳理、总结通信网风险管理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了“主动发现、提前预警、精准调度”的通信网风险管理新体系,将管理标准落地并付诸实施。

关键词:通信网;通信调度;风险管理;管理创新

在实施过程中,针对不适合目前通信网管理、通信调度管理的部分进行逐项优化,不断改进。通过宣贯各项规程,将通信调度理论水平提升。通过网管技术培训、通信调度技能培训提升值班员素质能力。并且创造性的将各种使用的小技巧装订成册,不断推陈出新使得通信调度可用的工具越来越丰富。

同时,注重通信调度内部与外部的良好互动,避免闭门造车情况的出现。通过与集团公司内其他单位的良好沟通以及对主网调度、主网监控的互相学习借鉴,不断吸取优秀做法、务实办法,将通信调度调度在风险管控方面的技术水平不断加强,提升地区通信调度的综合技术能力。

一、前言

通信调度作为管理通信网的主要抓手,如何发挥好在通信网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如何帮助企业构建电力通信网安全风险管理系统,如何提高电力企业对电力通信网网风险的管理与控制能力,既是评价通信调度运行管理能力的标准,也是保证电力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管理举措,同样是加强电力企业通信网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的有效载体。

二、实施背景

在通信调度的日常运作中暴露出了短板,尤其是在与电力通信网发展现状结合分析时,发现其中存在许多问题。

(一)、通信网风险管理对电网风险管理依赖性过高

此前,通信网风险管理高度依赖于电网风险管理的模式,通常只能预警继电保护业务、调度自动化类业务。对于其他众多的通信传输设备、通信光缆、通信电源、通信交换设备等没有行之有效的一套管理手段。或者只是在管理标准中有描述,但是在实际通信调度运行过程中,没有与之对应的具体手段。

通信调度在与电力通信网风险管理现状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很多工作人员无形中对电网风险管理体制的依赖度非常强且未形成适应自身特点并且符合电网运行安全要求的风险管理体系。通信网运行存在其内在的自身发展特性,与主网运行目标、管理标准都不相同,作为通信网运行管控的主要职能部门,通信调度急需在融合现有技术手段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管理手段创新,打造适应现有通信网的风险管理体系。

(二)、现有通信网管理体系未实现融合发展

电力通信网的运行包括了通信调度、通信检修、通信运行、通信网风险管控等诸多方面,一名合格的通信调度员需要在自身各项技能素质过硬的前提下掌握大量的管理标准、规程,并在通信网的运行值守过程中融汇贯通,才能实现“上手”。无形中增加了许多学习成本,且这些管理标准、规程是电力企业在多年运行过程中逐步发布执行的,许多需要修编的内容不能够同步执行,客观上造成了管理标准体系的混乱。

(三)、通信调度建设存在滞后性

通信调度的建设一直滞后于主网调度,且相较于通信网的投资,通信调度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这就导致了通信调度力量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对于通信网的精益化管理以及发挥通信网的风险管理不能够形成有效的助力。

三、采取的主要做法

1、优化缺陷/故障派修流程

在过去的风险管控以及故障缺陷处理实践中,通信调度发现经常无法短时间并准确的告知运维人员故障/缺陷的等级以及需要处理的时限。且多个管理标准关于缺陷分类、缺陷处理时限要求有所不同,针对这种现象,通信调度做了专项应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缺陷分类及处理管理实操手册,优化流程,缩短定级派修所需时长。具体方法如下所示:

2、建立风险预警体系来进行风险识别、管控与预警

在当前的电力通信网络的风险防范方面,风险的识别、分析是其中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所以,针对薄弱部分,增强对风险管理体系的强化和完善,保证其风险识别能力、分析水平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通信调度与信通本部、输电、旗县分公司等所有通信运检人员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利用检修平衡会这一会议机制,利用TMS这一风险管控手段,最后落实在风险预警单这一实体,通信调度将风险提前预报给各个通信网检修实体。针对特殊时期、特殊气候、特殊环境、特殊情况,作出相应的风险预警,切实提升通信网整体运维水平,重大缺陷、重大事故率程全面下降趋势。

在风险预警体系中,一般需要包括风险预警计划、风险识别、风险定性分析、风险定量分析、风险响应和风险监控。另一方面,风险预警的本质是对不确定性的预测,风险预警贯穿各项业务的整个过程,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但越早发现风险、越早采取措施,则风险管理的成本就越低,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也就越大。以下是风险处理的基本步骤

(1)风险识别:通过通信网运行方式及生产管理的考察,通信网运行中所存在的各类隐患,时时掌握运行操作中的不安全行为。

(2)风险评估:对各类安全隐患运用统计和管理评价等手进行风险程度的计量,从而确定风险标准,风险等级具体分五级到八级通信事件,从而实施分类建库管理。

(3)下发风险预警单:根据风险评估后的内容,通信调度通过生产运维平台将风险预警单发送至通信运检单位。

(4)整改与控制:对于不同等级的风险,应该采取相应技术手段予以整治, 优先选择安全效益最优的方案。

(5)效果反馈与总结:在风险预警期过后,分析总结本次风险预警的实际效果,是否切实降低了通信网运行风险,有无遗漏的风险点。通过归纳总结,逐步提升风险预警的准确性、及时性、实效性。

3、注重贯彻风险反馈机制实现管理闭环

此前,通信网管理过程中只关注于故障处理,可谓“哪里坏了修哪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整体运维水平不高。随着通信网水平的发展,此前的经验做法已经不适合目前的专业管理要求。通信调度在风险管理创新过程中,高度重视此问题,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的提升风险管理体系的内涵。

经过不断地实践与纠错,通信调度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根据反馈制定新的因对方法,总结实践出了一套适应现有通信网的风险管理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通信网风险管理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