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后如何维护好调水秩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1
/ 2

机构改革后如何维护好调水秩序

姜守禄,马平

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 山东 济南 250100

要:调水体制改革完成后,由“山东省胶东调水局”更名为“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主要职责是:“承担全省重大调水工程、骨干水网、重大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行和维护工作,为全省调水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机构改革后,调水供水、运行管理、秩序维护等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体制改革;调水秩序

1 前言

胶东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水管单位机构改革,《条例》的内容与沿线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相适应,与水利行业加强监管、美丽河湖建设的要求不相匹配,给工程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水政执法、调水秩序维护、农业用、工程标准化管理等问题带来新的压力。因此,维护良好的调度运行秩序,对缓解胶东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沿海区域生态环境、保障半岛蓝色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调水秩序基本情况

2.1 加大宣传《条例》力度

《条例》自2012年5月1日实施以来,省调水中心各级管理机构积极组织《条例》宣传贯彻,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刊登公告、在输水河道两岸发放明白纸、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积极营造人人爱水护水的良好氛围,先后处理了一起严重的人为水质污染事件,有效保障了胶东地区的用水安全。同时,调度运行期间加强巡查巡视,水政执法人员全部上岗,实行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巡查,共取缔制止偷水1100多人次,清除抽水机200余台次,水政人员配合公安机关对30多名非法取水者给予警告处理。

2.2 强化调水秩序管理

针对黄河指标少、水量小、水情不稳等问题,省调水中心在继续使用临时泵船提水的同时,科学配置长江水、黄河水,采取多点多源引水措施,加大调水流量,增强配水功能,基本缓解了工程沿线生活和生产用水的需求。省调水中心实行“保减挂钩、流量水量双控”制度,协调受水市有关部门,实行联动,形成合力,共同做好供水秩序保障工作,按计划将水量调入受水区。如:2019年4月,引黄济青工程率先实行管养分离,工程养护单位增加调水秩序维护人员力量;农灌时节,潍坊分中心探索聘用第三方安保公司维持调水秩序,集中人员力量,24小时不间断巡查,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调水秩序维护。

2.3突出技防物防人防联防

省调水中心实施了渠首到棘洪滩水库及水库周边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累计完成16个监控中心、126个监控点、244台(套)摄像头的布设,80公里输水渠道安全防护工程建设和14公里棘洪滩水库的安全防护网建设,工程安全防护能力得到提升。2018年12月省河长办印发了《胶东调水输水干线综合整治方案》(以下简称《综合整治方案》),明确了省水利厅、沿线地方政府、省调水中心等的职责和分工。在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特别是地方河长办的支持配合下,集中清理整治了一大批问题。

2.4 建立严格督查制度

省调水中心在调度运行期间,各级领导深入工程沿线,就各辖段巡查情况、处置情况、流量损失情况等现场督查。与此同时,省中心领导带领机关有关处室人员不定期进行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及时通报,有力地保障了调水秩序安全稳定,仅去年就引水7.75亿,其中引黄2.26亿,引江5.49亿。

3 调水秩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3.1 工程沿线农灌争水问题突出

工程途经的潍坊寿光、寒亭、昌邑部分区域地下水为咸水,无其他江河淡水灌溉水源,为潍坊北部历史缺水区域。近年来,由于工程没有农田灌溉引水指标和用水指标,不能满足向工程沿途提供农业用水的功能。据统计,这段工程沿线有40多万亩小麦和11万亩棉花因连续干旱急需灌溉,每到灌溉季节沿线村民偷水抢水现象严重,无序、集中、不定量的偷水抢水行为给调水秩序的维护及正常的调度运行工作带来了困难,仅2019年夏天灌溉季节平均每天损失流量4.6立方/秒,每季持续约20天左右,年均非正常水量损失上亿立方米,严重时导致棘洪滩水库水量“入不敷出”。

3.2水行政执法权力取消后维护秩序难度大

2019年3月机构改革,撤销了事业单位行政职能,胶东调水工程的水行政执法由省水利厅相关处室负责,因工程线长点多面广,省水利厅有关处室人员少、任务重、执法力量弱,难以及时取证和现场执法。由于没有水行政执法资格,加之被管理对象多为村民群众,水法治意识淡薄,对管理人员不配合,使维护运行秩序难度加大。至今未明确或委托地方负责胶东调水工程的执法部门,未建立水政执法的有效和长效体制机制,未形成工程沿线的执法和协调体系。 

4 维护调水秩序几点建议

4.1 健全水政立法执法体制机制

2022年完成《条例》的修订完善并发布实施。结合新时代深化改革和法治要求,在《条例》中明确或委托胶东调水工程的水政执法主体,执法下移。适当提高违法成本,提高危害、损害胶东调水工程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和处罚标准,增加法律威慑力,防患于未然。为确保调水秩序安全运行,圆满完成年度送水任务,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条例》第三十一条之规定,工程沿线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及时查处扰乱调水秩序的行为,实行领导负责制,一级抓一级,措施到位,责任到人,确保调水秩序的正常运行。加强对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胶东调水工程水政执法、配合监管等内容的考核,压实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责任,使《条例》能执行、好执行、执行好。

4.2 探索建立水政联合执法和综合协调机制

为了共同维护好调水秩序,2018年,山东省调水工程维护运行中心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在工程沿线成立以水利、公安、水政组成的联合执法办公室,督促乡镇党委政府加大管理力度,维护运行秩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确保了胶东地区城市用水需要。加强工作协调沟通,通过自上而下的协调和自下而上的沟通,最大限度获得工程沿线地市、县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胶东调水工程的保护。在工程建设、工程管理、水质保护、调水秩序维护等工作上争取省直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更好地发挥胶东调水工程效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4.3 在确保城市供水的前提下适当考虑农业用水

多年的实践表明,不论如何加强水政执法,工程沿线的农田是一定要取水灌溉的。《条例》第二十四条明确指出,“在保障向受水地区调水的前提下,应当积极向工程沿线高氟区和用水困难区提供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为农业提供农田灌溉用水,拓宽供水功能,提高供水效益。”通过《条例》修订,由山东省水利厅牵头制定部分河段农田灌溉有偿取水方案,在工程沿线限定的范围内,参照农田灌溉水费标准和调水水价成本,明确水量、水价,办理取水许可,有偿有序有限取水灌溉。这样既解决了农田灌溉争抢水源的矛盾,又缓解了与当地群众的紧张关系,为胶东调水树立了良好的水利人形象。同时积极争取农业和生态用水指标,缓解胶东四市用水矛盾,坚决打击擅自引水、强行取水、取水牟利等行为。

4.4 加强工程沿线水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研究利用黄河水、长江水补充地下水、生态用水方案,在保障城市生活、生产用水的前提下,谋划胶东调水工程生态补水功能,为我省水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贡献。同时,利用生态用水指标,解决部分农田灌溉,疏堵结合缓解农灌争水矛盾;利用水利政策,结合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种植用水少的作物并大力发展节水灌溉。

 5 结语

维护好调水秩序,是“管好工程送好水”的基础,调水秩序能否安全稳定关系到水管单位的形象和干群关系的和谐,特别是在机构改革后转变职能的当今,如何解决好基层合法管水护水、合理高效便民、保质保量完成送水任务的问题,是工程沿线各级政府的共同责任。通过立法执法制度建设加强对胶东调水工程的保护,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河湖环境,取得丰硕的调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