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域水资源环境综合治理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0
/ 2

基于流域水资源环境综合治理体系研究

付文震

身份证号:370112198610182018

摘要:近年来,生态保护与经济开发、人地关系的冲突日趋频繁,各行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持续增大,加之对生态环境质量人们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维持良好稳定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各种挑战,并逐渐成为当前艰巨而迫切的任务。水资源既是战略性、基础性的经济资源和自然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系统中影响最广泛、性质最活跃的要素,尤其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逐渐成为与能源、土地重要性相当的战略资源。水资源问题涉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广大群众生命健康等国家安全的诸多方面,在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水资源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日趋突出,特别是在缺水区域具有显著的制约作用,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安全供应水资源的不确定性变得更加明显。

关键词:流域水资源;环境治理;研究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领域取得了显着成就,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然而,基本的环境问题、发展问题、不容忽视,许多自然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使用环境对发展的不利影响开始显现。除了缺水和环境污染之外,水质差和土壤侵蚀等问题也阻碍了人民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尽管我国水资源的环境治理早已列入议程,但迄今为止效率较低,水环境退化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目前,我国人口中仍有很大一部分面临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问题因此,水资源的环境治理是紧迫的。

1城市的水环境综合治理

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增加导致对水的需求增加,导致城市水资源的过度消费和污染,以及城市生态状况的根本变化及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水和城市环境管理的现阶段,城市建设者采取了一种相对独特的做法,治理过于滞后,导致水污染持续存在。城市水环境管理中水污染问题的频繁发生导致城市水生态系统退化,并对城市的循环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水资源的最佳利用可有助于城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因此,城市水环境管理可通过提高城市建设、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总体质量,对城市的长期发展作出决定性贡献。水和环境治理可影响城市规划的总体组织,并为改善城市的物质生活水平提供资源基础。城市综合水管理有助于准确分析城市水资源结构和污染源,促进城市水资源的长期规划,进一步提高水管理效率,改善和优化城市水环境。

2水资源环境治理基本原则

以具体技术措施为目标,以宏观设计为出发点,构建流域水资源环境六位一体综合治理体系。通过维护多样化生境和趋近于自然生态的手法,从更大流域尺度打造系统化的水生态系统修复方案。

3.1水资源环境治理牵扯利益较多

水资源的环境治理涉及许多领域,在不损害各方利益的情况下,很难有效管理水资源。为了优化工业布局,促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企业必须放弃一些经济利益。同样,各国政府面临着一个两难问题:在环境和经济之间作出选择,以保护水资源环境。这些问题阻碍了水资源的环境治理。

3.2水环境治理体系不完善

城市工业经济的迅速增长导致水资源环境与工业发展同时恶化。在当今的城市综合水管理框架内,水管理系统基本上缺乏科学知识,而且水管理系统不足不仅影响到城市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和最佳利用,而且还影响到在以下方面控制水污染的有效性 这使得水管理独立于城市环境的实际发展需要,也独立于有效实施治理项目和能源效率。在城市水资源管理的总体规划方面,不健全的治理制度没有为城市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指导,因此,治理工作不能很好地适应城市水资源的特点,不能保护水资源,也不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和最佳分配。

4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4.1减排控源

为了有效控制污染物向河流水体的排放,结合前期污染物调查分析结果确定其来源,并考虑水质改善目标制定适合的污染处理与收集方案。一般地,将污染源划分成内源、面源和点源污染。其中,内源污染主要是指通过生物、化学、物理作用流入河流湖泊中的营养物质逐渐沉降到湖泊地质表层,长此以往积累一定量后,受外界扰动重新释放到水体内的现象;面源污染主要是由各种大气颗粒物、农药、氮磷等营养物质、土壤泥沙颗粒等组成,在农田排水、土壤侵蚀和地表径流等作用下进入大气、土壤或水环境,其具有潜伏性、滞后性、随机性、模糊性和广泛性等特点;点源污染主要是指小范围内可当作一点或集中在一点排放污染物的污染源,如径流集中排入口、管道排口和入水口等,污染物的排放时间、浓度、特性、种类和地点相对固定。对于城镇生活污水、工矿企业废水等点源污染建设截污系统,利用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以保证污废水的达标排放。为了解决生态基流的问题,应减量选用能够就地回用、分散处理、适度集中的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对于雨水、地表径流排入口等点源污染采用人工湿地,以复合湿地、浅滩湿地作为前置库先预处理地表径流,再深度处理中水排入,对冲击负荷人工湿地具有较好适用性,也可利用就地处理、就地排放的人工预处理设施。

4.2强化水环境的治理监督

为了优化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城市建设者还必须加强对水环境治理的监督。加强对水和环境治理的监测将有助于精简城市水治理结构,并促进最佳利用水资源的做法和实施。监测水和环境管理影响城市的经济活动,优化城市空间规划和水资源分配管理,提高水管理的综合效益,进一步加强综合水管理的科学和规范性质。通过加强对城市水环境治理的监测,可以帮助建筑人员及时查明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改善城市水资源治理。有效的水环境治理和监测可以有效地防止城市企业和工业生产加剧水污染,并改善和保护水资源。通过改善城市水环境,可以利用水环境治理的价值,为优化和发展城市水环境提供可靠的保障。

4.3长治久清

人类根据自身需求和自然湖泊生态系统的发展演替模式,利用水生态工程模拟自然水体的过程及其格局,构建不具备自然属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最多就是人工与自然双重属性的混合体。这种系统摆脱了人为干预,特别是物流能流补偿难以实现自我平衡、自我运行和自我调节,一般难以按照人类预期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该系统是人为干预所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特别是封闭性人工湖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生态服务功能确实、能流物流单一、结构架式简单、组成成分单纯。实际上,人工湖泊不仅要具备目的性、开放性、易变性、社会性,还要具备自然湖泊的基本属性。对此,采取高技术手段和科学分析方法,以最少的物流能流和经济上的投入实现节约型、高效益、多层次、多功能淡水生态系统的管理。采用云计算、大数据、水环境预测模型等构建环境监测物联网和预测预警机制,监测目标河湖水生态环境、局地气候、水质、水文等,培养专业管理队伍控制外源污染进入,人为干预维持系统良性循环,对水环境变化趋势实行精准预测和综合评价。

结束语

近年来,我们的社会和经济经济发展了,我们的总体国家力量有所增强,但只有改变我们发展经济的方式,改善资源的环境质量,我们才能以牺牲我们必须适应当地条件,走出我们自己的环境发展道路,在环境价值的基础上追求经济发展,摆脱水资源环境治理的困境。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经济效益,需要创新和改进废水管理方法,加强水源水资源的环境保护,满足国家发展的新需要,促进可持续的经济和环境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峰.水文水资源相关技术性研究[J].河南科技,2019(01):141-142.

[2]杨臻.水资源环境治理的机理与路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0):168.

[3]欧阳源斌.水资源污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市场化运营研究[J].乡村科技,2018(11):117-118.

[4]常玉苗.水资源环境与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型及评价[J].水电能源科学,2018,36(02):55-58+27.

[5]香天元,张娜.基于生态需水的小流域水资源配置及环境治理[J].人民长江,2018,48(S2):36-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