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0
/ 2

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探究

李艺聪

英德市水利工程管理事务中心 广东 英德 513000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水利行业发展也十分快速。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各地修建了水库以维持用水平衡,满足居民日常用水需求。但水库在运营过程中会因水流或腐蚀等因素而导致设备受损,影响周边居民安全。生活在水库下游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与水库工程管理工作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应保障人们的生活环境安全,需重视水库工程管理与维护,合理、科学地运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推动水利事业的发展,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水库工程;工程管理;信息化;问题;措施

引言

水库工程是极其重要的,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离不开水资源的运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应用,我国加强了对水库工程管理的关注度。水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存在于当今社会中,其具有清洁性、循环性、绿色性等特点,在建设行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地位。为保证我国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应加强相关部门的水库工程管理工作,纳入信息化技术并增加其应用效益[1]。

1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的重要意义

水库工程规模大,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诸多冗余管理信息数据,面对突发故障时调取数据稍显滞后。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是借助高新信息技术、云计算及大数据来实现管理操作,使这些技术能够在水库工程管理中得到有效应用,全面协助管理中的基础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及准确率。要想使用信息化手段协助维护、排除障碍,需明确其重要意义:其一,信息技术能够为水库相关工作提供很大的帮助,第一时间探知水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反馈,在动态收集水库运行数据的同时,有效维护水库周边的环境卫生,利用科技手段提供准确的数据。其二,对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对环境进行监测和维护,根据数据和检测结果,制定更加可靠、适合的水库工程管理方案,提升水库工程管理效率,为水库管理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积极发挥水库功能[2]。

2水库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健全

水库工程建设实施地区常处于偏远地区,当地人们的经济条件普遍不高。针对于项目工程而言,在建设过程中易出现经费不足的现象产生。相关管理人员没有重视该问题,没有根据水库工程实施状况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及缺少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并正常开展项目建设工作。这样一来,导致其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达标,内部经费出现短缺,各环节人员分配不妥当等问题的产生。

2.2水库工程设施陈旧

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水库建设时间较早,缺少有效的维护,相关设施陈旧、老化,由于缺少管理意识和合理的管理制度,无法满足人们对水库工程的需要。水库管理系统出现问题后,对故障只进行检查与维修,对于问题预测不及时,导致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停滞,维护成本居高不下,不仅不能抵挡自然灾害,还可能引发安全问题。水库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相对落后,无法有效落实网上缴费、线上办公、无人值守等功能,对水库调度作用不大。

2.3人才资源匮乏

优秀的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基石,水库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需要人才支撑。我国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资金投入相对有限,资金使用效率较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水库信息化管理进程受到阻碍。高校对专业课程进行了适当调整,但专业课程内容无法与时俱进或盲目跟风设置课程,导致专业课程设置混乱,人才培育无法落到实处。学生毕业后存在严重的同质化倾向,不利于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

3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措施

3.1规范管理制度

在此因素影响下,由于管理人员没有做好本职工作,导致相关制度制度出现不合理的现象,造成内部技术考核工作无法开展,相关人员无法落实自身工作,在影响水库工程整体质量的同时,增加其内部工程运转的难度,从而导致信息化技术运用不当以及项目工程中的安全问题产生。为保障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应用,应加强内部的管理措施。水库管理人员应落实自身责任,制定具有法律法规效益的管理条例并加强其整体建设,以此将整体管理制定进行规范。根据时代的不断发展增加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在管理制定编排时要纳入相关信息化制度并结合当下的规章条例进行整合,在根本上解决违规现象。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领导人员要结合当地工程实施特点,树立正确的信息化建设方向,明确工作人员的管理态度并提升内部人员对管理条例的认知,使工程实施人员可以根据明文条例开展相应工作,增加在此过程中信息化技术与水库工程管理的融合,以此落实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增加相关法律的支持。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内部员工违反管理条例应给予警告,情节较为严重的人员需制定相应的处罚,管理人员要赏罚分明并且做到一视同仁。这样一来,在落实自身领导责任的同时,水库工程管理人员要做好员工的榜样工作,结合信息化建设在水库工程中运用的同时,强化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并减少在此期间的安全问题产生。

3.2智能监测分析系统

除了闸门处的雷达水位计外,在水库的周边还配备有型号为LD-YLJC-降雨量监测设备,通过传感器将这两个智能设备所记录信息回传给水库运行管理系统进行后台分析,就可以提供给水库管理部门可靠的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时间、水库水位情况等信息作为水雨情分析的基本依据,水库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具体的汛情和雨情制定开闸泄洪与抗洪防汛的各项计划安排。信息化水库运行管理系统的计算能力十分强大,它可以自动储存历史记录的监测信息,并统计分析出大型水库渗压、水位与雨量的变化幅度、历史最高值、年平均值等水情信息,在后台会自动生成一份水情趋势变化曲线,以供水库管理部门以及分管防汛部门进行分析判断。而水质动态监测系统,是通过在水库周边设置浮标式水质监测仪的方式来采集水质信息的,浮标式水质监测仪能够动态监测出水库蓄水池及下游地区的水温、导电率、PH值、氨氮含量和溶解氧等水质情况,水库管理部门可以随时根据水质动态监测系统的报告,制定合理的水库蓄水用途以及净化处理方法。

3.3科学有效应用信息化管理体系

要想使信息化管理体系更加科学有效,要对水库水情有一个实时的了解,完善防灾措施,确保可随时启动应急措施。要构建一个完善的监控体系,使工作人员能够随时监测实时情况,根据情况对监控体系进行局部调整,掌握水量和水库变化情况。检测内容要根据时间段、变化程度有一个完整的记录,为管理调整提供依据,最大化降低风险事故造成的影响,保证水库稳定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意义重大,为保障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应加强相关人员的管理手段。若未落实到位,不仅会影响企业内部的整体建设,还会对人民的生活造成影响。所以,水库工程管理部门应加强设施的监督工作,保证水库工程中信息化技术的纳入,稳定工程体系。这样一来,有助于保证水库工程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3-5]。

参考文献:

[1]陈喜.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76(02):224.

[2]谢雨祚,何志鹏,李娜,等.乐昌峡水库汛末提前蓄水优化调度研究[J].水资源研究,2021,10(04):10.

[3]苏鹏帅,马华明.浅谈农田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6,(06):88.

[4]李久阳.探讨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47(04):78-79.

[5]刘东辉.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8,(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