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阳江乡土音乐进课堂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论阳江乡土音乐进课堂的重要性

冯环

广东省阳江市实验小学

[内容摘要]  阳江乡土音乐是阳江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创造的艺术成果,是阳江的乡土文化瑰宝,作为音乐艺术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去保护、弘扬、和传承这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值得我们每个音乐教育工作者深思的。本文通过乡土音乐资源开发的必要性;乡土音乐教育实践的探索的策略等方面来阐述阳江乡土音乐进课堂的重要性。

[关键词]  音乐教学  乡土音乐   资源开发

阳江乡土音乐丰富多彩,可分驶牛调、花笺调、白呷调、吟诗调、木鱼调、猜马调、堂枚调、叹花笺调、童谣等。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学生都不熟悉这些本土的音乐,乡土音乐在学校的音乐教学内容中几乎是一片空白。作为教学一线的音乐教师,在倡导多元文化教育的今天,把乡土音乐引进课堂,对学生进行乡土音乐教育,为乡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尤为重要。如何去弘扬和传承阳江乡土文化,挖掘乡土音乐呢?

一、阳江乡土音乐的现状分析

阳江乡土音乐主要是以阳江方言进行创作和传唱的歌谣。它讲求声律,朗朗上口,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内容庞杂,涉及到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特有的风格。1.童话般的童谣。如《月亮光光照竹坡》这首童谣里包含着动物、幻想、民俗、趣味等内容,具有浓郁的童话色彩。2.集趣味、生活于一体的山歌。它用趣味性的语言描述生活中的平淡事情与愿望,一方面实现了叙述、记录的功能,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阳江人趣味盎然、乐观的生活态度。阳江乡土音乐优雅、通俗,具有强烈的生活感和丰富的生活哲理,因此是一种地方宝贵的文化资源。又是难得的教育资源。在阳江乡土音乐已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的时代,为了确保阳江乡土音乐这个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艺术文化能代代相传,我们必须要引以高度的重视,并使之能融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二、开发乡土音乐资源重要性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音乐艺术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课程资源与当地的乡土文化密不可分,因此,在阳江地区,将极具地域特色的阳江乡土音乐融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通过音乐课堂了解阳江传统民俗文化,提高学生音乐艺术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发展水平,这样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的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阳江乡土音乐内容风趣,而且韵律美,朗朗上口,学生通过朗读,吟唱可以锻炼口语的发展,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阳江话咬字、吐字的清晰度以及拿腔、用调的准确性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此外,阳江乡土音乐融入音乐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阳江乡土音乐内容丰富,涉及的领域有生活,风俗,节气以及伦理道德等,结构对称,声韵优美,让学生在音乐课堂里通过学习演唱阳江音乐可以感受到阳江语言文化中的韵律美和对称美,通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其次,将阳江音乐融入到中小学音乐课堂中,既可以丰富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又可规避以往音乐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和模式的固化性,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又能降低知识难度,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

三、阳江乡土音乐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乡土音乐进入课堂

阳江的乡土音乐种类繁多,体材内容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所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合理选择教材是遵循系统的音乐教材要求,一般来讲,语句短小的童谣更适合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因为语句短小、趣味性强,朗朗上口的童谣更能让低年级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打掌仔》,因为声韵的简短而吸引人的特点,课堂上学生很快就喜欢上了。对于高年级或中学生则应该选择则以七言四句短歌和七言四句一转韵的长歌为佳。如《月亮光光照竹坡》这种七言的歌谣唱起来乐句婉转流畅,韵律优美,学生可以根据童谣的内容创编形式多样表现形式,这样大大的丰富了的课堂教学内容,也让学生更加完美的演绎选编的地方童谣。

(二)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1.增设户外的现场教学

丰富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热情的重环节。为此,在音乐教学中,在抓好常规的课堂教学外,我们还要重视课外的现场教学,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与阳江童谣内容中歌唱或描述的田间地头、儿童经常嘻戏玩耍的场所中,让他们去感受自然,感知万物,从不了解阳江童谣到爱听、爱学、爱唱。

2、丰富室内课堂教学的模式

因为阳江乡土音乐内容丰富,曲调多样,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的表现形式进行展示,如按传统的口口相传的传唱模式进行说唱。在说唱的过程中融入现代乐器的节奏和节拍,给学生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说的是阳江方言,配的是现代音乐的鼓点和节奏,表现形式别开生面。此外,还通过谱曲让学生边唱边根据乡土音乐的内容进行情景表演,因为阳江的童谣很多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活现象、地方风俗、人文地理等,内容生动、诙谐、风趣,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说唱、舞蹈、歌唱或情景剧等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去演绎所学习的民歌民谣,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教师对阳江乡土音乐的教学能力

阳江乡土音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仅包含了阳江传统的道德艺术,还传承了阳江古老的艺术文化。透过阳江乡土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既可以了解阳江的历史,又可以知晓阳江的民俗,民族特征以及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因此,一要定期组织音乐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学习。如座谈,现场演唱,吟诵等。二要成立专门的课题组,组织音乐教师开展专题调研,形成具有阳江本土音乐艺术特色且可实操的调研课题。三要多组织有经验的音乐教师开展专题的示范教学,通过交流学习、专题调研、公开演示等让阳江童谣的发展历程,民族特色、传统艺术以及如何融进中小学音乐教学课堂的理论体系深入到全体音乐教师的心坎中,以此来激发音乐教师对阳江童谣的教学热情,提升他们在融入童谣音乐课堂的教学能力。

由简练、淳朴的民间歌谣谱成一首首优美动听的乐曲,既开阔了儿童的音乐视野,也引导了儿童对音乐世界的认知。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让阳江乡土音乐走进音乐课堂是培养学生热爱民间音乐、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