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社会化背景下专业气象服务发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气象服务社会化背景下专业气象服务发展探讨

姜涛,毕国强,王佳艳

单位吉林省集安市气象局 吉林省集安市134200

摘要:气象部门不断开拓气象服务领域,向各行各业提供多种服务,促进了专业气象服务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专业气象服务已从单一化服务发展到系列化服务,从少数领域拓展到农业、电力、交通、旅游、健康、环境等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专业气象服务已深深融入到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

关键词: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服务;发展探讨

1社会化背景下气象部门的优势

1.1全国上下一体化的业务体系

全国气象部门拥有完善的上下一体化的气象业务体系,特别是在核心预报业务领域,从数据、方法到业务系统都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在专业气象服务领域,国家、省和部分市县建立相关服务实体并开展服务工作。一体化的业务体系,让气象基础业务和专业气象服务紧密结合,专业气象服务所需的气象信息资料、预报产品能够及时、直接地获取,服务更具时效性和权威性。

1.2政府财政及气象科技服务反哺资金的支持

长期以来气象服务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充分认可,一方面,在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深化业务体制改革中,政府在气象服务方面投入的财政支持,保证了气象服务事业稳步发展;另一方面,近年来气象部门的气象科技服务发展较快,创收中的很大一部分资金用于专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支持气象服务技术的研发,促进了专业气象服务的发展。

1.3专业化服务队伍已形成

各级气象服务部门注重专业气象服务人才队伍方面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市级以上气象部门的专业气象服务队伍已基本成型,专业气象服务领域已经有了较为专业的气象服务支撑团队,已在多个行业和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多项专业气象服务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服务成效。

1.4社会认知度逐渐提高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专业气象服务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气象服务的意义在于趋利避害,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可以帮助人们预知大雨、大雪、大风、霜冻、冰雹、雷暴等灾害性天气,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损失。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天气预报预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天气预报准确率不断提高,气象信息的传播速度进一步加快,气象服务在社会中的认可度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2社会化背景下气象部门的劣势

2.1专业气象服务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专业气象服务属于气象科技服务的一部分,和气象基础业务相比,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气象基础业务部门的人员队伍学历高、专业能力强,但专业气象服务的从业人员中具有较高气象业务科技能力、懂经营、善管理的带头人和具有较强专业服务能力的人才非常缺乏,部分聘用人员学历也偏低。

2.2属地化特征明显

气象部门形成了省、市、县三级业务组织结构。专业气象服务的开展主要也是各自单位所在的行政区域为单位进行了主观切分,形成各自的服务领地,市场被行政区域限制,这种各自为营的局面,制约了专业气象服务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影响了专业气象服务的市场化发展进程。

2.3技术积累不足

专业气象服务产品还比较单一、精细化水平不高,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基础硬件设施、人才培养和基础业务支撑系统建设等方面积累不足,在拓展新领域、培育新项目方面缺乏创新和储备。专业气象服务相关的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专业气象服务的相关设施的不完善,在研发方面资金投入较少也限制了专业气象服务技术的创新发展,部分市场需求无法满足。

3专业气象服务发展趋势探讨

3.1由单一服务向部门合作转变

现今的专业气象服务,特别是一些重大气象服务项目,已经不能完全依靠单一气象服务单位来完成,需要气象部门与相关行业部门或第三方企业公司共同合作,才能完成气象服务的设计、建设、研发、运行与保障。近年来,基于合作和应急协同的气象服务模式正逐渐形成,专业气象服务除了提供气象服务产品之外,视频会商、应急服务支持、重大活动专项保障等也逐渐成为常态服务项目。这种基于交互协同的多部门合作的专业气象服务形式,将大大提升专业气象服务用户的服务效益。

3.2由单一服务主体向市场参与和监管者转变

在过去的专业气象服务中,提供服务的服务方往往是各级气象部门的气象服务机构,第三方社会化企业很少直接参与到专业气象服务的具体业务中,往往是提供专业气象服务技术的委托服务支持。但随着社会发展和行业对专业气象服务要求的提高,单一气象部门的服务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需要第三方技术或服务公司共同参与为行业单位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因此,气象部门在服务中的角色也将改变,从原来的气象服务主体向市场参与者和市场监管者的综合角色转变。

3.3由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在以往的专业气象服务中,由于技术人才相对匮乏,专业气象服务往往是将气象部门的业务产品作为专业气象服务产品,或是对业务产品进行简单包装后直接为用户进行服务,导致专业气象服务的市场营销和业务维持人员较多,技术创新人员较少,技术人员占比往往不到20%。未来,气象服务社会化,随着专业服务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专业服务资源的重新分配,专业气象服务将由气象服务拓展向注重气象技术服务转变,专业气象服务人员也将由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3.4由传统服务向基于影响的行业服务转变

信息时代各种信息服务和技术应用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为专业气象服务信息的快速广泛传播和深度应用提供有力支撑。未来的专业气象服务必将与服务行业需求相融合,加强对行业气象服务数据的挖掘利用,以服务用户需求为牵引,发展基于影响的行业气象服务模式,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专业气象服务供给体系,为用户开展基于影响的专业气象服务。

3.5由散点式服务向集约化、品牌化服务转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经济部门和企业在安排生产和实际运行中需要获取更加精细化的气象信息。专业气象服务需要面向用户的需求,在提高预报准确率的基础上,根据服务对象需求为其量身定做服务产品,找到气象需求与供给的结合点,提高市场运作水平,使之更加精细化、个性化,这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但面对专业气象服务人员不足及市县技术能力不足等问题,应避免基层气象部门提供散点式的服务,集约化发展,可由省级气象部门等集中技术力量,进行产品加工和技术服务支撑,满足市县气象部门的专业服务需要。建立由省级层面为支撑主体的专业气象服务品牌,走省市县一体化的专业气象服务集约化、品牌化发展之路。

4结语

气象服务社会化的背景下,气象部门要在气象服务业务体系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专业气象服务的部门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认真把握专业气象服务的发展趋势,紧跟国家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步伐,积极促进专业气象服务向部门合作转变、向市场参与和监管者转变、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以及向基于影响的行业服务转变,由散点式服务向集约化、品牌化服务转变,助力专业气象服务实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褚希,李玉华,褚子禾.农业气象服务智慧化发展探讨[J].农业与技术,2021,41(23):170-173.

[2]符晓虹,郑育群.新媒体时代的气象服务发展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20,10(07):38-39.

[3]杜颖.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实践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9,(24):164+169.

[4]陈骥,卓秀媛,杨洋.专业气象服务的集约化发展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3):12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