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城市规划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基于生态城市规划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方法

陈伟民

430523198509208815

摘要:本文主要对生态城市理念及其在城市规划中运用的价值和意义进行简单阐释,并结合生态城市规划相关原则,提出城市规划的方法,希望将生态城市规划理念渗透于城市规划中,提高城市规划水平,为实际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理念;城市规划方法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给城市带来巨大的交通、资源及环境压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居民的生存空间、生活质量无法保障,人类与自然、经济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基于生态城市规划理念下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希望融入生态理念解决这些问题。

一、生态城市规划理念及其在城市规划中运用的价值和意义

(一)定义

生态城市规划指的是以生态城市建设为目标,协调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依据生态学原理对城市内生态关系进行协调规划,为人类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1]。生态城市的规划要求依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当地城市地理环境、自然风貌等因素,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城市规划结构

1.生态分区规划。关于生态区规划,需深入研究城市形态、发展规模及演变规律,预测城市未来形态变化、潜在的生态问题,为生态分区规划工作的实施打下基础。通常依据生态系统组成要素的异质性、敏感性,采取分阶段、有针对性及分步骤的方式,来规划生态分区,将其划分为生态和人文保育区等区域,并借助城市功能评价指标来评价各个生态分区发展状况。2.生态安全框架。生态安全框架指的是景观中存在的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其核心是实现城市内农田、生态用地、工业用地这3种用地模式的均衡发展[2]。3.生态单元建设规划。依据生态的敏感性差异特点,开展生态单元建设规划工作,在生态单元建设方案编制的基础上,围绕城市功能,结合各生态单元的特征,编制详细、全面的生态发展计划,从环境、资源等方面阐释生态单元建设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建设方案。

(三)价值和意义

常规的城市规划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基础,将生态城市规划理念融入城市规划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相适应。基于生态生产规划理念下,对城市规划设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需不断更新自身的设计理念,以环保、低碳及节能作为导向,将生态城市规划范围延伸至各个领域,满足城市各阶段发展、各领域发展需求。同时,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会阻碍城市发展,导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衡,将生态城市规划理念融入城市规划中,可弥补传统城市规划设计的不足,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使城市规划更加合理,为城市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生态城市规划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之间的协调,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将该理念贯穿至城市规划设计各环节,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融合,不仅可以丰富城市建设内涵,构建出更加理想的城市,而且赋予城市“人情味”,使人们拥有归属感和存在感,精神层面产生共鸣,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

二、基于生态城市规划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方法

(一)合理、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发展进程、城市发展未来有着密切的联系,合理、科学地编制生态城市规划,能够为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提供依据,确保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更加科学,通过分析城市规划设计规律,将生态城市理念融入其中,为城市建设方向的确定提供指导,对城市未来发展情况作出不同的预见。同时,城市规划设计中,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及生态因素,建立可行性的生态城市规划体系,确保城市建设工工作有据可依,体现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快生态城市建设的步伐。此外,设计中应结合城市发展特色,明确建设的侧重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阶段建设的目标,突显出城市自身的特色,并重视产业结构、城市景观之间的融合,合理分区、规划住宅区,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空间。

(二)调整产业规划

工业作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应融入“低碳、绿色及可持续”等生态城市规划理念,对传统工业结构进行调整。一方面充分发挥新兴技术产业的经济引导作用,合理对工业区功能分区,实现住宅区、产业区的有效分离、联系,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空间;另一方面关于工业厂区的规划,应综合考虑土壤、风向及水资源等因素,采取相应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工业厂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规划低碳交通

道路交通系统作为城市规划中的基本系统,且交通系统会消耗大量的能源消耗。基于生态城市规划理念下,应充分考虑城市的车流量、道路布局等因素,对城市交通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在具体规划中,依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划线路,对道路等级进行划分。同时,还需预测未来城市交通发展情况,确保所规划和建设的道路,与城市未来发展相适应,并充分考虑后期城市交通的需求量,确保所建立的交通系统具有前瞻性。此外,在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时,需制定一套健全的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综合交通体系,并以宣传的方式,使居民拥有“公交优先出行”的意识,以缓解当前城市交通压力,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四)规划节能、绿色型建筑

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环境下,城市建筑项目的数量、规模日益增加。基于生态城市规划理念下,对建筑进行规划和建设时,应坚持低碳、节能及环保等理念,设计和建设节能型建筑,降低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同时,绿化建设情况作为衡量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的指标之一,在生态城市规划中,需结合城市结构布局特点,制定绿地布局方案,使绿地利用率提高,并在不影响城市自然景观的情况下,适当融入人文景观,使自然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突显出城市建设的协调性。   

三、结束语

基于生态城市规划理念下城市规划设计,不仅尊重和顺应了自然规律,而且是对当下绿色、低碳等发展理念的实际践行,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在实际城市规划建设中,应综合考虑生态、经济、社会等层面的因素,确保所规划的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更加完善,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夏东亮.“城市双修”理念下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1(10):1-4.

[2]李宝森,岳晓群.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要点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04):259.

[3]贾玮,田华.“生态城市”理念下对城市规划的几点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8(19):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