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景观的应用与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景观的应用与发展

宋毅康

武汉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积极响应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离不开乡村景观的建设。在新形势下开展乡村景观建设,需要结合乡村振兴的要求,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地理特征、文化要素、自然环境等明确建设的重点所在。在丰富乡村景观建设内容的基础上,丰富当地的民俗文化与乡村形态,将乡村中原生态的景观特色与人文景观充分展现出来,为群众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群众对所处环境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景观;应用与发展  

引言

在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的指导下,实现乡村的景观优化提升,必须充分考虑乡村的原有景观,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充分发挥乡村独特的田园风光优势,进而推动乡村产业的进步,以旅游业带动整个乡村的发展,开创乡村发展新模式。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各种新兴的乡村景观设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在尊重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各式各样的人造景观提升了游客的观景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农业的快速发展。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景观的应用

运用景观规划的原理来建设美丽乡村,观察乡村的地理位置和空间构造,统筹考虑自然气候、地域文化以及乡村产业等因素,因地制宜地改造乡村景观的基础设施。利用乡村原有的景观资源和依据乡村的自然景观特征去合理地布局和改善乡村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并且在改善环境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与开发自然,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改造后的自然景观与乡村整体风貌相互融合,以景观保护为前提,合理规划和设计乡村设施,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由于受农业技术和地域资源不同以及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业的粗放性和低效性影响着乡村的经济,导致各级乡村发展不均衡。乡村景观的合理规划能够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利用乡村本土环境创造新兴产业,例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农家乐等运营模式,不仅提高了乡村的知名度,而且吸引了外来人源和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村民成了旅游从业者,壮大了乡村的经济实力。乡村景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的空间形态以及承载乡愁的文化。乡村景观不仅在空间上保留了传统村落和传统居民的完整性,而且促进了风俗文化的传承。利用文化的美来打造属于乡村独有的魅力,并且在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情况下,适当发展了第三产业,推动了乡村文化与社会事业的发展,丰富了美丽乡村的内涵。产业的转型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使在外工作的居民了解到当地的风俗文化,也可以使本地的居民感到自豪感和归属感,文化软实力的进步满足了居民的文化需求,也为创造乡村的美好环境和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景观的现状  

2.1独特的乡村景观逐渐消失

在实际的乡村景观优化中,许多管理者或设计人员没有充分考虑乡村的实际情况,存在一概而论问题。每一个地区的农村均有其不同的特点,如华东地区风景秀丽,乡村一般是临水而建;华南地区有鲜明的风雨桥、鼓楼等民族特色;西南地区有着独特的阑式竹楼;华中地区多山地,形成错落有致的村庄景观;华北地区一马平川,道路笔直。若不考虑各地区的差异性,一味仿造城市格局优化乡村景观,是非常不利于乡村长久发展的。

2.2乡村人文景观发掘不足

由于在乡村景区开发中没有深入挖掘当地民俗、民风,以及具有传承历史的老建筑等历史人文景观对游客的吸引力,大量同质化的城市景观设计涌入乡村,让游客游览过程中体会不到乡村历史文化中特有的韵味。例如西安市蓝田县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总投资两亿元,建设了大量形式雷同的餐饮街、古镇等建筑群,人文景观的单一性让游人感觉审美疲劳,开张营业仅一年半,游客量就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景观的发展策略  

3.1做好乡村景观优化事前调查

首先,充分了解该乡村的历史背景。如建立时间、相关传说、相关历史人物等,都需要设计人员事先充分了解。其次,了解该村所处的地理环境,征询专家意见,在最适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下,做出因地制宜的乡村景观优化。最后,对本地的游客进行追踪采访,了解他们对这些乡村景观的感想和满意程度等,做到取长补短,有的放矢,为乡村景观优化奠定良好基础。

3.2体现乡村景观的地域特征

每个乡村都有其独有的特征与优势,相关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域特征,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农村地区占比较大,为了避免乡村景观出现低水平、同质化现象,必须对当地地域文化充分了解,在尊重当地文化的基础上,设计出带有当地地域文化特征的景观设计方案。例如,在优化主干道路绿化方面,树木品种的选择上就有很大的学问,在较为寒冷的东北地区,可以种植杨树、柳树、桦树等易存活的树木;在较为暖和的南方地区,可以种植榕树、棕榈、木棉等树木。同时也要注意,在乡村小道、宗庙祠堂、山水树林等景观优化方面突出当地特色。

3.3观光农业型景观建设

由于乡村观光农业景观将农业景观与观光旅游二者有机融合起来,兼具了生产性、观赏性等等特征,拥有农业情趣、文化娱乐以及现代科学等内容,通过对小城镇乡村景观中的资源以及观光等元素进行充分合理利用,可以增强园林景观的建设效果。例如:针对近郊的景观应当以农业生产工作为中心,围绕其建设农事活动、民族风情、农业文化等景观体系,并选择休闲娱乐、教育游览、科技示范、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等作为景观的主体,积极构建生态型、科普型以及休闲型的园区,在园区中积极发展采摘蔬果、观赏苗木花卉、水产垂钓、农业种植等多种项目,在保持农业景观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提升其休闲观赏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促进乡村地区和城市自然和谐发展。

3.4融入园林规划

乡村景观与园林规划的融合能保留乡村历史文化景观的特色,并且通过造景方式建设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园林景观。与传统园林设计相比较,乡村景观注重的是发展自身的优势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突出园林景观建设意义的同时,提升乡村建设的质量。不过各个村庄之间存在着地域、文化以及自然条件的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村庄风貌。每个村庄都有独特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传统,可以利用这些特殊的因素来对乡村进行发展规划,进而形成乡村独特的风格。利用自身条件来建设不同的美丽乡村,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不仅能促进产业转型,还能提升人民幸福感。例如乡村中的田园式自然风光体现在生活、生产以及乡村的生活中,利用园林规划与乡村景观的相互融合,可以使本地居民更好地了解到乡村的建设,也可以使城市居民近距离地感受乡村的农业生活。此外,也可以在园林设计中体现农业生产的内容,例如梯田设计等,这不仅使人们了解到乡村的耕作文化,同时又在休闲娱乐中感受到乡村的魅力。将乡村景观融入园林规划,不仅能提升乡村的整体风貌,而且可以增大游客量,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4结语

乡村景观是自然和人在历史的沉淀中相互作用产生的,乡村景观与乡村振兴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乡村景观不仅能生动展现田园乡村的美丽景色,激发了村民建设和美化家乡的积极性,同时可以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动态传承和创新发展。因此,乡村景观有助于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增强文化的建设和提升村民的幸福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参考文献

[1]袁犁,曾明颖,韩周林,等.风景园林规划原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土建类专业规划教材·应用技术型,2020,02:452.

[2]曾文静.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下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D].重庆:西南科技大学,2021.

[3]郭彦丹.基于景观功能评价的乡村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