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县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

宋楚南

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市,200120

摘要:近年来,自然资源部通过推进实施自然资源调查、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矿产资源“三查”以及数字国土工程、金土工程、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等工作,积累了海量覆盖全国、实时更新的空间数据,并依托项目建设了一批支撑自然资源部门审批、监管的信息系统和服务于政府和社会的信息共享平台。与此同时,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提供了技术基础。自然资源部门通过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可以挖掘国土空间数据资源潜力,为政府进行数据管理提供支撑、为规划提供保障、为监管提供证据,提高政府管理决策水平

关键词: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县级;实施监督信息系统

引言

2018年,自然资源部提出自然资源相关业务系统要由二维系统向三维系统转变。2019年,在“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启动时提出将“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纳入自然资源部“十四五”基础测绘重点工作。《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全面增强自然资源三维动态监测与态势感知能力,提升地上、地下自然资源管理的一体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形成地上地下、陆海相连、集成融合、可持续更新的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大数据体系。加快推进各类自然资源、国土空间各类要素的三维实景数据获取,开展物理空间实体对象的单体化和对象化的仿真建模,建立二三维一体化的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三维实景数据库,实现客观世界的大场景三维动态可视化管理,并努力实现动态实时实景可视化,提升自然资源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

1总体架构

本文利用已有的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结合现有的先进技术,搭建了总体架构,一共含有五个层次和二大保障,五个层次分别是:基础设施层、信息资源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门户层;二大保障分别是:安全运维保障和标准规范保障。基础设施层:主要提供最基本的服务,包含基础设施需要的各种硬件软件、信息处理储存、系统安全稳定维护设备以及网络连接等,为资源获取和数据处理提供一个稳定的基本环境。信息资源层:将基础设施层获得的自然资源基本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并持续动态更新,来储备信息资源,供信息平台上各类数据、模型和指标使用。应用支撑层:根据空间计算框架大数据,开发市级国土信息平台,应用支撑层为其提供各种数据和功能服务的支撑。通过对应用支撑层容器化的管理,能够实现界面、应用以及数据等各方面集成,来实现高效业务支撑。应用层:通过管理和调用上述应用支撑层的各类数据和功能服务,开拓建立一张国土空间规划信息网实现信息系统的监督,按需要选择性实现应用功能。门户层:在平台上有自然资源基本信息统一门户,根据网站需要分类进行管理,针对不同的用户,分类提供入口。安全运维保障:现在信息平台容易受到黑客攻击,需要按照平台信息安全等级实施保护定级评定,来确保平台安全稳定的运行。标准规范保障: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法律规范和政策规定,结合市级地方标准进行平台的建设,建立统一健全的标准规范体系。

2业务需求

平台能为后续应用系统提供搭建所需的底图、基础数据和基础工具,因此在进行系统构架设计时需要有整体构架思想,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基准、统一接入的要求收集整理县级国土空间数据,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利用分布式、区块链、云计算等方式进行整合汇总存储。对于平台的业务需求包括3个方面:1)平台门户网站,是平台的用户入口,也是平台的对外展现窗口,可展示平台所有服务资源、数据资源以及业务集成应用。功能包括门户网站、地图数据浏览、数据资源管理、应用管理、个人中心等。2)平台应用中心,面向自然资源部门以及对国土空间数据有业务需求的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可提供数据服务(上传、下载、共享)、查询分析、统计汇总、图件输出、二三维一体化等功能应用。3)平台管理平台,作为运维支撑平台,实现了系统管理者对资源的统一监控、调度,对应用服务的集成管理以及对用户权限和运行日志的管理。

3县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

3.1“一张图”浏览

以全市优于1米的“三调”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叠加10米分辨率高精度DSM,构建形成全市域范围基于地形的三维基础框架,基于二三维资源数据融合展示共享技术,汇集整合矢量、影像、三维倾斜模型、文本等各类数据资源,完善数据资源目录,提供基于“一张图”的浏览、三维漫游、查询等应用功能。

2.22.用户权限管理

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会有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效果,因此从纵向来看,涉及省、市、县不同级别的部门,横向来看,也是涉及生态、自然、环境、农业、牧业、林业等多个部门,如何实现纵向上和横向上的用户权限管理非常重要,协调不好彼此之间的关系容易出现矛盾和信息交叉,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本系统需要根据每个用户的特点设置一种或多种角色,根据每个角色应该实现的功能开放权限,与所辖区内应该匹配的数据资源、功能服务进行匹配关联,来实现不同级别和部门的用户更加精细化的管理。

2.3资源中心

集中展示所有数据资源服务,是平台资源共享的集散地,为用户获取数据资源提供统一的入口。业务人员根据用户数据需求可对授权数据进行查看、调用。经业务数据管理员审批后,可对申请的未授权数据进行调用。通过申请-审批的流程,从而实现数据的安全管理

2.4个性化服务

在统一的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平台的基础上,需要根据每个市的不同特点设置一些个性化服务,符合当地特色。从平台需求出发,依托当地特色和发展定位,确定相关指标内容,对本市自然资源基本情况、开发现状以及后续持续利用情况进行监测和监管。主要利用卫星、遥感、定位等现代测绘技术,结合市情,重点监测资源有无过度开发、粗放利用、突破红线等现象。一旦监测发现资源利用有不合理之处就会发出监测预警,加以提示,帮助资源更加合理的利用。

2.5数据资源体系建设

整个自然资源三维立体空间被划分为地下资源层、地表基质层、基底层、地表覆盖层、规划管控层、管理层、社会经济层。(1)地下资源层包括矿产资源调查、地下空间利用调查、陆地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地质灾害调查数据。(2)地表基质层包括岩石、砾石、沙和土壤等调查数据,海底基质调查数据。(3)基底层包括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陆地三维模型、海底地形三维模型、城市三维数据、陆地地形地貌等基础地理、海洋基础地理数据。(4)地表覆盖层包括重点区域、地下水、海洋资源、生态状况等监测、应急数据,森林、草原、水、湿地、海域海岛等专项调查数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及变更调查、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数据。(5)规划管控层包括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城镇开发边界等重要控制线,“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数据。(6)管理层包括地政、矿政、海政、测政等日常审批和监督业务数据,自然资源确权和不动产登记、自然资源资产数据。(7)社会经济层包括互联网信息数据,社会、经济、人口数据。

结束语

随着县级平台的投入使用以及业务应用场景的增加,对于平台高可用性、易扩展性的功能需求增多,如何基于平台将用户的业务流程快速封装为应用系统服务,并提供标准化、流程化的服务定制功能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推进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的通知[Z].2017.

[2]蒋文彪.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J].国土资源信息化,2020(1):3-6.

[3]王岩,张蕊.新时期下市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思考[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1,44(5):136-138.

[4]冯振俭.关于市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1(2):258-260.

[5]胡新力.市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8):25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