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的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建筑工程中的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

张丙瑞

身份证号码:371502199012280317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人工挖孔桩作为建筑工程主要的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在保证建筑结构承载力、增加建筑结构可靠性的基础上,实现施工成本、施工周期以及施工质量的有效管控。为确保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合理化应用,在完善人工挖孔桩施工流程的基础上,通过对地下水控制技术、流砂控制技术的使用,科学应对相关因素的影响,实现土建项目人工挖孔桩施工质效的提升。所以可以节约施工工程成本,特别是地质条件存在繁杂性的工程。通过人孔挖孔桩技术不只是赋予建筑桩基更多的稳定性,还可减少施工建筑压力,增强建筑工程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

引言

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土建施工技术,与其他类别的施工技术相比,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具备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以灵活控制入岩深度,保证孔底弃渣清洁度,在实践施工环节,表现出较强的实用性。

1人工挖孔桩施工概述

1.1施工作业相对简单

针对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而言,按照逐层递增的思路开展施工操作,每一层施工要点基本相同,同时施工操作程序便于施工者掌握,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施工期间的噪音比较小,不容易对人们正常生活造成影响。施工操作以锹以及小镐为主,工具投入的成本也是比较少的,对建筑工程施工成本产生节约的作用。另外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施工能动性相对显著,不需要更多施工时间与空间,施工作业基本上不会受到建筑施工场地面积大小的影响,和机械施工作业加以对比具备灵活性。

1.2适用范围相对广泛

适用范围广泛作为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的另外作用,不管是软土地基还是硬土地基,都可以开展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作业。施工作业成效展现一定效果,特别是直径数值较大的灌注桩施工操作,对应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显著于机械化的操作技术,机械化作业会生成较大噪声,且对较小的施工作业空间而言难以适应,成本投入量比较多。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利用简便的工具实施开孔操作,造成不会影响附近的建筑物居住的居民,工具成本低,可以给建筑工程节约部分资金。

1.3安全性较高

总体而言,挖孔桩作业要求施工者在地下进行,大多数情况下环境是最大的影响因素,比如井的深度比较深、地下水位数值较高,对应机械化的作业操作可能在土壤粘结度的条件下降低工作成效。人工挖孔桩施工深度往往是20m,最深的数值是50m,深井之下的氧气含量较少,不能有效的给施工者提供需求的氧气,总会产生有害气体,威胁施工者的生命健康。机械化模式的挖孔桩施工技术属于高空作业范畴,若跌入深井之内会影响人体安全,机械作业量大,不适合在建筑工程中运用。

2影响建筑工程中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的因素

2.1地下水对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的影响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部分深基坑的开挖深度较大,使得基坑极易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在基坑中逐渐富集。地下水体量的增加对人工挖孔桩施工产生极大阻碍作用,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延长了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造成人工挖孔桩施工成本的增加。在地下水的浸泡作用下,人工挖孔桩施工中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极易受到侵蚀作用,出现剥离的情况,诱发人工孔桩坍塌风险,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2.2流砂对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的影响

施工单位在组织人员开展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一旦遭遇软土层,尤其是流砂地层,如果没有采用恰当的施工手段进行必要的应对处理,将会大幅度增加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问题发生的概率。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备的施工技术方案,将会破坏流砂层原有的土层平衡状态,出现地面沉降的概率大幅度增加。部分流砂区域在地下水的作用下,使得人工挖孔桩护壁外侧泥砂出现坍塌的情况,混凝土护壁呈现悬空状态,支撑作用效果不明显,使得护壁出现裂缝,对孔桩结构的安全性造成极大影响。

2.3混凝土对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的影响

建筑工程桩基施工过程中,为保证人工挖孔桩施工效果,提升单桩的承载力,避免施工质量的出现问题,施工人员通常需要根据人工挖孔桩相关施工要求,对开挖区域进行混凝土护壁施工。通过混凝土施工材料特性的发挥,实现对基坑的有效支撑,实现荷载的科学分布。分析实际情况可知,部分施工人员忽视了混凝土质量管控的重要性,没有结合人工挖孔桩施工要求对混凝土掺配比例进行灵活控制,导致混凝土的结构强度、使用寿命达不到预期,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

3建筑工程中的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分析

3.1成孔施工

桩孔开挖之前,既要测放基层底板轴线,也要运用激光全站仪来复核轴线。整个开挖过程包含多道施工工序,首先要平整场并测量放样,之后将支架配置到位并准备好施工机械或设备,然后进行人工开挖,并以卷扬机为辅助设备及时处理掉产生的土石方与弃渣。成孔施工完毕,应使用盖板将孔口遮严以防人员跌落孔内。

3.2护壁

若人工挖孔桩施工场地的土质较差,务必运用钢筋混凝土在桩孔左右两侧设置护壁。一般而言,开挖分节施工在前护壁施工紧随其后,上下节之间运用梯形搭接方式,接头处应配置搭接钢筋。为增强混凝土的抗冲刷能力,当在含水层构建护壁时,需要将一定量的防水剂、密实剂与超早强剂加入到混凝土中。另外,对于每一节护壁来说,其接搓处往往不够密实,解决办法是添加适量的混凝土堵漏剂,这样还可使漏水量以及井内水面高度得到合理控制。

3.3做好流砂控制工作

人工挖孔桩施工流砂控制环节,施工人员应当采取灵活的施工方式,对流砂进行针对性应对。施工人员可以根据流砂区域的实际情况,缩短开挖深度,将开挖深度控制在1m的范围内,通过这种方式减少孔壁的暴露周期,为混凝土浇筑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针对部分流砂较为严重的区域,施工人员可以通过钢套筒施工方案,利用钢套筒的支撑作用,减少流砂的影响。

3.4科学设计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的保障直接关联着人工挖孔桩施工水平,如何提升人工挖孔桩施工顺序的科学设置效果需要相关人员关注。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过程中,若可以保证施工顺序具备科学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施工难度,所以制定完整的施工方案是必要的,相关人员围绕具体工程建设情况,科学安排施工流程。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将施工孔深与较浅的部位相对,由此降低施工难度,对涂层进行稳定,后期施工操作更为便捷。含水层以及含压力水涂层实施场内靠外桩孔设置,护臂操作后留出一些桩孔,将其作用在排水过程,体现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结语

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存在着诸多优势,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应该关注此项技术应用,强调施工安全性与实效性,合理设计施工操作流程,通过护壁施工操作以及制作钢筋笼、浇筑桩体混凝土与管理桩孔定位与成孔、管理淤泥质土层与地下水操作、管理人工挖孔桩施工流砂、科学设计施工顺序等措施,充分凸显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的优势,给建筑工程企业带来更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昌存.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桥梁中的应用探析[J].建材与装饰.2020,(17):247+249.

[2]张振华.探究工民建施工中人工挖孔桩[J].门窗.2019,(07):146.

[3]李建良.超大直径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温度裂缝控制研究[D].广州大学,2019(4):12-13.

[4]罗煜.人工挖孔桩在山区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03):125+127.

[5]肖雨欣.浅谈建筑施工中钻孔灌注桩及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000(01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