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网络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5G网络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研究

陶磊 

(身份证号:342425198609010432)

摘要:本文以5G技术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并针对其应用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字:5G;医疗;应用

在当前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各行各业均在积极地实现自身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医疗领域同样也不例外,其在日常医疗服务及管理过程之中,信息化程度与日俱增。当前,限制医疗领域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便是数据通讯。5G技术作为高速、低能耗、安全性高的通讯技术,正在应用于医疗领域。

1.5G技术特征

1.1速率高

高速率是5G技术最初突出的特征,这也是当前大数据时代对数据传输的基本要求。目前,5G技术可以实现最小20GB/S的传输速率。

1.2低功耗

低功耗在不断满足物联网应用场景的同时,也创造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实现更多智能设备的开发。

1.3低延时

5G技术可以具有显著的低延时特征,可以实现在理想状态下延时控制在1ms,在普通状态下的延时也可以控制在5至10ms之间。

1.4广域覆盖

5G技术可以借助小型基站在网络末梢实现通讯覆盖,有效地避免了大基站建设的弊端,全面实现了网络覆盖率的不断提升。

1.5安全性能高

5G技术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升,其借助智能型主动防御技术、多元可扩展认证技术以及网络切片技术,全面提升了通讯网络的安全性能。

2.5G技术对智慧医疗的意义

2.1医疗体系更完善

医疗体系涉及到入院诊疗、费用支付、社会保险、日常管理等诸多环节,各个环节之间均是一个个独立的系统,各系统由于搭建原则、技术水平等因素限制,彼此独立性很强,信息传输与共享效率低,对于患者就诊、治疗服务、部门间及医院内外部管理均带来极大的不良体验5G技术的出现可以实现医疗体系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融合,医疗系统的智慧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无论是医院内部各个部门之间,还是医院与社会各部门之间,均可以实现数据的及时、高效共享。

2.2医疗效率更高

5G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医疗系统中庞大的医疗信息、管理信息等高效传输,医疗系统的工作效率也将随之出现显著提升。在5G技术的支撑之下,智慧医疗系统服务质量日益提升,可以实现医生、患者对医疗信息的实时掌握,及时了解诊疗过程及结果,医疗体验效果极大改善,工作效率极大提升。

2.3医疗信息更准确

5G技术具有传输速率高、延时低、数据分析能力强等诸多优势,其可以实现庞大的医疗信息实时、准确、全面的传递,网络层实现了信息传输能力的普遍提升,各系统可以高效地利用相关医疗信息,实现自身医疗行为的准确执行。

3.5G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

3.1远程会诊

远程会诊是5G技术在医疗领域的重要应用。由于我国医疗资源的不均衡,造成个别区域无法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即使依靠专家会诊,也存在时间的滞后性。借助5G技术的高速率、低延时特征,可以实现医生端与患者端信息的无缝对接,可为远程诊疗提供连续、清晰的诊疗画面。例如北京儿童医院与阜德医院开展了5G远程会诊实践,通过电子病历、病理以及放射影像等医疗数据的实时共享,同步查阅,实现了多例儿童危重患者的及时救治。

3.2远程示教

示教作为医疗系统重要的教学途径,对于提升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具有十分显著的价值。传统的示教手段往往是以视频资料为主,能够进入手术现场,全程观摩的机会极少。同时,由于某些微创手术以及医疗设备抗干扰的要求,部分手术不具备全程录像的条件。5G技术的应用,其可以实现手术室与会议室的音频、视频实时共享,将手术画面实时、高质量地传输至会议系统之中,实现了远程示教,极大地提升了示教的广度与深度。例如,北京协和医院、天津肿瘤医院、长沙湘雅医院、四川华西医院等国内外知名医院均开设了5G远程手术示教应用,所取得的示教效果十分显著。

3.3远程监护

远程监护借助5G技术与可穿戴监测设备实现对患者身体指标信息的实时监测与传输,帮助患者以及医疗人员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身体健康信息,并作出有着对性的诊疗。5G远程监护毫无疑问地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使得整个就诊过程呈现出舒适、高效、便捷的特征。目前,可穿戴的监测设备包括眼镜、手环、手表、戒指,也包括实时血压监测仪、血糖监测仪等专业化的医疗设备。与此同时,伴随着身体指标智能监测技术的发展,其与5G技术的融合可为远程监护提供更多的便捷性,可在现状健康数据监测的基础之上,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用户健康状况的及时评价与预警。

3.4远程手术

5G技术通过与机器人系统融合,可以实现远程手术。目前,远程手术在我国已经有过多例成功案例。例如,解放军总医院在我国首次将远程手术应用于动物实验环节,手术中,借助5G网络,远程操控机器人床旁系统,成功完成了50公里外实验猪的肝小叶切除手术,整个手术持续60分钟,全程实验猪未出现大失血问题。再比如,解放军总医院利用5G技术,成功地为3000公里之外的患者实施了脑起搏器植入手术,这也是我国首例5G远程手术的人体案例。

4.发展对策与建议

4.1 完善有关政策,加强5G技术监管力度

当前,5G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我国还未能建立相应的方向指导。5G技术在借助自身高速率、低延时等特点实现网络智能化、物物连接普遍化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社会隐私及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此,国家应该积极完善相关的法规政策,对5G技术的应用进行规范与指导,同时,建立必要的过程监管体系,保障5G技术的应用始终处于合法、有效的监管范围之内,避免风险问题的存在与发展。

4.2 制定行业标准,促进5G技术应用落地

当前,由于5G技术在国内外应用领域还未能建立完善的统一昂耶规范标准,造成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因此,我国需要在积极响应5G技术国际标准制定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国内行业规范标准的建立,并积极与国际制度对接,在全面保障我国知识产权的基础之上,不断提升我国技术与标准的国家化水平。同时,针对于5G技术在我国医疗领域的碎片化应用现状,应积极构建5G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标准规范,并促进其快速落地实施。

4.3 加强人才储备,促进5G技术创新发展

5G技术与医疗的高效融合需要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作为基础。为此,我国应该首先开展医疗人才的培养工作。一方面,我国应该在医疗院校开设完善的信息化课程,对5G技术及其基础技术进行完善的授课,培养医疗院校学生基本的技术功底,为医疗卫生与5G技术的高效融合奠定专业基础;另一方面,国家与医疗机构应该完善后期培训服务体系,通过为医疗工作者提供完善的后期培训,提升其对5G技术的理解、掌握以及应用能力,全面促进5G技术在医疗领域的高效发展。除此之外,建立“5G技术+医疗”论坛,吸引5G高端人才服务医疗领域,为5G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战略指导,并结合医疗领域的具体需求,不断开发5G技术的应用途径与方法策略,积极鼓励5G技术和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形式的创新,挖掘5G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应用的潜在可能,促进医疗卫生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冠臻.浅析大数据与5G通信[J].通讯世界,2019(2) :67-68.

[2]常秀颖.5G无线网络及其关键技术[J].通信电源技术,2021,10(1) :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