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病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危害及其防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人畜共患病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危害及其防控

哈斯其其格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农牧和科技局  0153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水平逐渐提升,人口基数在不断上涨,人口突增给消费行业带来的巨大影响首先反馈在饮食方面。人们为了提高身体素质,加强营养保障,饮食中对肉类蛋类的需求量在逐渐攀升。在这一强大的市场需求之下,我国畜牧业逐渐发展成熟,而保障畜牧业平稳发展的兽医工作者们的队伍也开始逐渐壮大,并形成了更为专业和高水平的团队。人畜共患病是对畜牧业发展造成极大危害的一类疾病,为了保证畜牧业的稳定收入和充足的食物供应,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加强了对这种疾病的研究,并提出了不少防控措施。本篇文章对基层畜牧工作者在人畜共患病上的研究与防控措施展开介绍,希望能够给同行业工作者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人畜共患病,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危险防控

    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对象基本是常见的家禽家畜,随着畜牧养殖面的扩大,不少传染病开始逐渐出现在家禽家畜之间,甚至有向人传播的趋势,逐渐发展成了人畜共患病。人畜共患病既会威胁到家禽家畜的健康和销售,也会威胁到管理者和兽医工作者的个人安全,甚至会给他们造成生命危险,所以终身服务于家禽家畜的工作者们必须要提高对于这类疾病的重视,积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此种疾病的出现和扩散。

1人畜共患病的危害分析

    导致人畜共患病的病菌在进入人体之后,会发生比较大的改变,牲畜的抵抗性与机体循环方式和人体存在差距,所以人畜共患病一旦被人体沾染就会对人体机能造成非常严重的衰退影响,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群体。他们在得病之后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应激反应,致死率通常较高。

1.1炭疽

    炭疽是典型人畜共患病当中的其中一种,在全国气候变暖的气温变化趋势之下,靠近北极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出现了在驯鹿之间相互传播的炭疽,在逐渐演变的过程中传播至人类,不少当地牧民被送往医学观察。最终这场炭疽传播极广,并导致2000多头驯鹿的死亡和一名儿童的死亡。

1.2血吸虫病

    让人记忆深刻的血吸虫病出现于我国新中国的建国之初,这一疾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流传盛广,而且在传播至人类之后,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的青少年男性身上,一旦人们接触过这一传播源存在过的水域,就很容易被血吸虫病感染,进而快速地在人类和牲畜之间传播。根据我国1950年的普查结果,发现患有血吸虫病的人口高达1100百多万。当医学技术在不断发展之后,提出了针对血吸虫病的治疗策略,这一疾病才逐渐被我国医护人员战胜。

1.3禽流感

    禽流感是诸多人畜共患病当中人们了解度最高的一种,这是因为它广泛传播于家畜之间,比如鸡鸭鹅。中国对于家禽的食用量较大,人们在食用过这些患有禽流感的家禽之后,或者接触过他们,都能够被传染上禽流感。禽流感在我国的盛行时间是比较久的,一直以来都相继存在。所以为了避免禽流感这种人畜共患病在我国畜牧业中大范围爆发,应始终提高对于这一疾病的防范意识,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和治疗准备[1]

2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可采取的防控措施

2.1工作期间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基层畜牧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就是对家禽家畜的健康问题进行检查,并及时治疗疾病。因此他们与家禽接触的频率较高,更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首先需要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让自己尽可能对常见人畜共患病拥有全面的了解,及时学习最新出现的人畜共患病。在面对棘手的问题之前要提前设想好自己的应对措施,有一个简单的预防和治疗打算。在工作过程中,保持较高的专业水准,能够快速高效的完成本职工作,并且在工作完成之后,要对自己进行及时的消毒和清洁。正确处理那些可能被污染的衣物以及相关用具,保证自己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要将自身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严格做好操作处理过程中的消毒步骤,切断一切可能导致自身感染的途径。

2.2制定有效的应急措施

    由于大部分的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属于微生物,这种传染源是基层兽医工作者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得到的,所以他们在工作时并不能准确辨析哪些对象身上存在容易导致人畜共患病传播的微生物,所以仅仅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是不能完全应对人畜共患病的,还需要基于专业知识对于相关疾病采取有效的防控手段。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兽医工作者必须要准确了解每一种人畜共患病的针对性防范措施,不能将不同疾病的防控措施混为一谈。当然,在做好周密的防护措施之余,还是有一定的几率会导致基层兽医工作者感染,那么为了第一时间确定兽医工作者感染的人畜共患病种类,并及时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要求养殖区周围卫生所或相关医院里设有对应的医疗设施,以便于在可能感染的情况下借助这些设施进行诊断和治疗。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接触之前接种针对性的疫苗,以做好相对应的准备,尽量提高健康保障。

2.3加强日常防范工作

    由于人畜共患病往往是在突然之间发现的,然而其传播性较强,往往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范围的传播,所以只有做好日常防范工作,才能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人畜共患病的存在,进而抑制疾病的传播。有不少兽医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都喜欢饲养一些宠物,然而这些宠物的身上却带有不少病菌,这些与宠物之间产生的亲密接触,就是疾病传播的绝佳路径

[2]。由于兽医工作者于家禽家畜的接触频率较高,所以更是需要提高,对于自己的日常防控,要求充分意识到疾病传播所带来的危害性,提高自己的卫生保护意识。如果兽医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被宠物抓伤或咬伤,一定要遵循正确的应急处理手段,然后及时接种预防疫苗。在对家禽家畜的日常护理中,也需要提醒管理者做好日常保洁工作,及时清理牲畜的排泄物,加强圈养家禽家畜的室内环境的通风力度,提高消毒水在清洁方面的使用频率,保障家禽家畜生活空间的卫生整洁。

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于肉蛋奶类食物的需求量日渐增加,畜牧业的发展也必须向着持续稳定的方向进步,基层兽医工作者的工作量在不断增加,为其工作提供有效辅助的相关科学用具也在不断出现。虽然我们已经加深了对人畜共患病的研究深度,但各种人畜共患病还在持续对我国畜牧业造成打击基层工作人员仍然需要提高防范意识,做好自我防范和专业知识学习加强卫生建设,尽可能控制人畜共患病对兽医工作者及畜牧业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杨生忠.人畜共患病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危害及其防控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21,37(11):36.

[2]徐志萍.人畜共患病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危害及其防控[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10):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