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项目物资管理的改进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建筑施工项目物资管理的改进措施

刘文龙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对于整个建筑施工项目而言,材料费用是整个施工项目成本的最大比例支出,加强物资管理是项目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之处。基于此,本研究对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重要性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然后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以此来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关键词:建筑施工;物资管理;措施

引言

物资是企业与生产单位互相联系的桥梁与纽带,也是企业正常生产的基础保障,要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必须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有效的物资管理。

1建筑施工现场物资管理的目的与意义

采购部门要及时了解最新市场行情,把握市场动态,通过对采购物资质量与价格的监督,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使双方形成和谐融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根据市场环境变化采取举措,通过将项目信息化并制作相应表格,提升库存周转率,提高客户对于服务的满意度。

2建筑施工现场物资管理的特点

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工作是指建筑企业对建筑现场原材料及工具所进行的全面管理工作,其中包括各类物资采购、运输管理、库存保管、组织供应、调拨分配、现场堆放及对耗用材料的监督回收与领发等。对施工现场物资的科学管理,是建筑企业,顺利施工和提高企业投资效益不可或缺的因素,所以,对于施工现场物资管理的特点必须了解。其特点一般可分为4种。

2.1材料种类繁多、体积庞大

一般来说,建筑所需材料种类繁多、体积庞大,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有大量不同类型的物资出现在同一个施工操作面上,这些物资所属的施工单位也不同,对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造成困扰。为避免施工现场杂乱不堪、施工进度拖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对物资进行高效管理。

2.2露天作业

由于建筑施工大多在露天进行,作业时缺乏遮蔽场所,所以恶劣的天气给建筑工程施工带来不小的困难,因此,物资管理首先要考虑天气因素,如雨天要对物资进行防雨处理,在寒冷天气要做好物资的防雪防冻处理,否则,会造成建筑物资损耗,使工程成本增加。

2.3分工分类

建筑工程由多个分项工程组合而成,而这些分项工程涉及不同的材料。因此,施工时必须按施工部位的不同,对所需材料的品种和规格进行预计备料,并按施工程序将材料分期分批组织入场,使材料供应满足多种施工需求。

2.4突发因素多

无论是建筑施工中的设计变更,还是甲方施工需求调整,都是建筑施工中较常见情况,这些调整要求施工现场物资需求计划和安排作出相应调整,导致材料供应数量和规格更换频繁,为物资管理工作带来不便。

3建筑施工现场物资管理的改进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涉及到的建筑物资众多。例如,在住房类建筑项目中,这类建筑多为高层建筑,对于这类建筑的施工现场物资管理,涉及种类和数量庞大,混凝土、钢筋、砖块、模板(钢模、木模、型模等)、防水卷材、木方、脚手架(钢、木)、钢跳板、木跳板、密目网、(绿网和白网)、型钢、卡扣、水电用的各种管材和电线、电缆、照明用具(比如碘钨灯、睇灯、白炽灯、节能灯)、各种防火用具辅材:比如各种外加剂防水粉、密实剂、砂浆王、钉子、退火线、绑线、各种胶等等,这些建筑物资质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体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要确保关键的建筑物资质量过关,成本可控,这样既能保证住房建筑质量,也能够保证建筑施工单位的利益,实现双赢目标。

3.1健全物资采购管理制度

想要让建筑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更完善,建立健全物资管理采购制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应根据建筑施工的工序进度、库存以及建筑质量要求,明确建筑物资采购目标,同时,根据目标选择适合的供应商和厂家,所采购的建筑材料和物资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通过对比选择价格更低廉、质量更优秀的建筑物资。还应保证建筑材料的库存数量,不能因原材料不足影响工程进度。

3.2成本预算与核算控制

建筑企业要追求更短工期、更好质量及更高效益,就应进行成本预算。工程项目作为企业的成本控制中心,成本预算管理必须严格执行企业关于成本管理的标准与规则,工程项目应严格按照单位工程作为成本的核算对象,建立成本台账,且不能随意更改和调整。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应严格按照项目经理所制定的基本要求,使项目能动态对比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距,最终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实现项目利润最大化。

3.2健全现场管理

施工企业应设立科学合理的物资管理机构,践行建筑施工现场物资管理制度,机构大致需要主管生产副经理、主任、安全员、钢筋工工长、混凝土工工长及木工工长,且需配备安全员和设备管理员,明确分工,确保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避免在物资管理过程中出现分工不明导致的混乱,保证建筑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有序进行。

企业检验人员发现不合格物资应认真记录,并将其单独堆放,现场的收发存料人员应对不合格物资进行评审,以判断其是否可接收,对于不可接收的不合格物资,现场的收发存料人员应及时通知采购人员进行退换货报废,并记录于《不合格物资记录单》上。

3.3开展施工现场统筹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技术部和工程部要按照施工平面图对施工现场进行布置。确定堆料场和仓库位置,做到施工物资科学布置、合理利用。堆料场的选址场地应平整和夯实,避免积水。同时,堆料场和仓库选址应避免影响施工作业。模板的放置区要尽量避开施工人员行走路线,施工运输道路须平坦、畅通、坚实,在道路两侧配备排水措施,现场仓库也要尽可能做到交通便利、地势高、结构牢固,使施工现场整体符合防潮、防冻、防雨标准;对于易发生安全隐患的场地进行严格巡查,并制作相应表格对其进行日常巡逻与签字,确保工作人员安全。

3.4建立物资管理奖惩激励制度

物资管理部门根据企业制定的物资管理规章制度,与各个施工单位在建筑施工前签订物资使用管理协议,将各自所对应的权责进行明确,并根据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奖励处罚措施及考核方案。

例如,在某协议中,如果项目经理部规定模板的正常损耗率为5%,在分包使用后,损耗率低于5%,这两者之差所带来利润的80%作为奖励在工程结算时兑现给项目施工队,20%作为经理部物资管理人员的奖励;如果有所超出,超出部分则完全由分包施工队赔偿,并对经理部物资人员进行经济处罚。项目经理部和工程部还需制定物资管理细则,对施工过程中违反细则的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理,并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备,待工程结算时予以兑现。

3.5收尾阶段管理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物资成本在整个工程成本的占比为60%以上,物资供应策略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需求从外界将物资准确及时地运送到施工现场。但在收尾阶段,对于物资成本往往无法准确估计,不适宜再进行大量输送。物资管理人员要选择清理前期的物资,对施工现场所需物资进行适当补充,施工结束后将剩余物资分批转移,对其进行评估并考虑是否进行回收再利用。

4结束语

对于施工现场物资管理,没有有效的制度和方法,很难确保物资管理效益,而对于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而言,施工现场物资管理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做好物资管理,还需要创新制度和方法,促进管理人员物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绍辰.建筑施工项目物资管理的改进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6):38.

[2]孙正茂,赵建建.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问题及其改进措施[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6,33(01):102-104.

[3]刘方义.建筑施工项目物资管理的改进措施[J].门窗,2014(05):324.

[4]姜美波.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改进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2(15):82.

[5]贾云龙,王晓丽.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改进措施[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9,24(06):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