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网格化管理创新研究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6
/ 2

生产安全网格化管理创新研究与应用

刘琴

中安广源检测评价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此,本文针对目前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现状,以某公司为例,提出创新网格化管理,通过管理逐级分级,细化岗位对象、明确全员职责等手段,持续加强企业安全管理。

关键词:生产安全;网格化管理;创新;应用

1网格化管理简介

1)网格化管理,即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将管辖地域划分成为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对每一网格实时动态、全方位管理。2)网格化管理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一次创新革命,其重构了基层管理架构,并建立和强化了微观组织的有效联动,与粗放式安全管理模式相比,网格化管理模式通过明细各个网格的责任,能够让“每格”责任落实到人头,更有利于企业完善、细化生产安全管理流程和职责,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无漏洞、无盲区,使安全管理更有保障。

2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现状

2.1生产安全管理模式

目前,虽然很多企业都建立了安全管理机制,采取了包括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定期安全大检查、专项大检查及日常检查等安全管理方式,对企业安全生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管理模式仍以粗放式管理为主,安全管理漏洞较多。

2.2粗放管理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1)部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经验主义。主要表现在工作因循守旧,只凭经验,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严格,安全意识淡薄,比如个别监管人员因熟人碍于面子,对不安全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未起到安全监管作用;作业许可程序执行不全面,在一些高风险作业前忽视作业安全分析,致使安全风险、隐患较大,习惯性违章时有发生。2)很多企业的安全管理缺乏全局性、系统性,致使各部门、单位各自为战。同时,在实践中,很多管理人员采用的管理方式方法简单老旧,对现实需求分析不够,难以适应现代生产管理需求。3)一些单位的风险分级管控仍有待完善。比如,一些单位仅关注“高风险”部位,过分强调“抓大放小、突出重点区域”,而忽略了其他部位,很多“小隐患”长期得不到整改,致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漏洞、死角。

3网格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建议

3.1健全标准化管理运行机制

成立标准化的网格化运行管理机构,实现城市管理的监督与管理的职能分离,提供相应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保障,同时制定和实施相关标准。制定人力资源、财务管理、设施设备管理、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考核评价和数据管理等标准,实现人员培训、信息采集处置工作流程、网格内单位考核和数据应用流程的流程化、规范化。

3.2网格化的划分

企业应根据自身管理机构组成,编制网格化管理方案、管理流程、责任清单。比如,可由上至下划分为公司、部门、班组三级网格管理,建立“一网多格、一格多员、全员参与、责任到人、逐级负责”的管理模式,通过“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人有责”,来实现生产安全管理的立体化、全面化、层次化。

3.3完善基础性网格化运行平台

对现有平台进行统一化管理,健全完善数据资源目录,制定核心数据元、数据资源目录等标准,构建统一的网格化管理运行平台,统一数据元,统一数据分类、统一数据属性、统一数据编码,促进基础数据深度融合,确保数据信息在平台上不同系统间流畅运转、实时共享,实现平台统一。促进跨领域跨部门互联互通,为整合各类数据提供依据。制定数据接口、数据管理等标准,为各部门间的对接提供技术支撑,为数据公开、共享的常态化奠定基础。

3.4提高公共服务效能

以公共服务为导向,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引入网格化管理,充分盘活已有资源,为解决公共服务供需效能提供解决之道。通过数据分析的标准,对各部门履职情况进行分析和监管,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引导各部门提高对群众关心问题的处理能力,形成各类分析报告,分析高频区域、高频事件。帮助各单位掌握诉求办理重点,引导基层解决网格平台滞留难题,促进长期难以及时解决的问题真正落地,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网格化服务,充分体现数据信息应用价值。

4标准化试点

为传播标准化理念,推广标准化经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开展了标准化试点建设工作。各地也积极推进网格化相关的标准化试点工作,发挥标准化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作用。其中,上海市松江镇城镇承担的网格化管理综合标准化试点,已建立“人、地、房”大信息数据库,完善视频图像资源整合中心,实现对整个城市全方位的动态管理。浙江省衢州市衢化街道承担的“五色管理+全科网格”基层治理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以“五色管理、党建治理、智慧治理、全科网格”为突破口,构建了标准体系,打造出“以网格为基石,基层党建为统领、五色管理为特色、智慧治理为手段”的基层治理服务机制。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承担的东城区网格化数据信息公共服务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以数据加工流转、数据应用、数据展示为主线,从数据元、数据表达、数据流转角度进行剖析,以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的网格化数据信息逻辑建立了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立体化全流程的东城区网格化数据信息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构建了新一代网格化+大数据城市治理模式,其典型做法被纳入第一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典型案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5某企业网格化管理案例

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只有管理方法和措施完善,才能保持安全生产良好的局面。本文以某企业网格化管理实践为例,探讨企业如何开展好网格化管理。1)该企业制定了生产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内容包括目标任务、组织机构、职责、基本原则、保障措施等。2)制定了分级管控流程图,明确了“公司”为一级,“部门”为二级,班组为“三级”。3)落实网格化管理保障措施。具体来说,包括5方面: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现状,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总结、分析、创新,持续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细化落实。二是完善制度。建立生产安全重大事项议事制度,保证各级网格化监督管理工作有序推进,不断提高网格化管理效能,将生产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公司重大事项议事制度中,加强管理力度,集中分析研究解决网格化管理中各网格级出现的无法独立解决的难题。三是属地管理,层格分责。建立建全领导负责的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必须对负责区域的监管工作按要求进行检查、督促和协调、指导,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四是创新机制,长效管理。突出以生产各专业部门和生产保障部门工作的主体责任,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五是明晰权责,奖优罚劣。一方面,明确各部门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另一方面,完善考核体系、标准,建立奖惩机制,奖优罚劣。

6结论

我国网格化管理在发展过程中,要以大数据时代到来为背景,结合新时期适应时代的要求,以大数据赋能数字政府为引领,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参考文献:

[1]张伟,高建武,向峰.完善标准体系,助推智慧城市建设[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0(3):52-55.

[2]高建武.数字城市技术基础下的治理范式——“网格化模式”[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0(19):12-15.

[3]周志峰,李丹彤,耿丹,数字化城市管理标准体系框架建设初探[J].城市勘测,2020(5):28-31.

[4]曲波.网格化管理标准化建设探析[J].品牌与标准化,2020(04):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