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疗设备采购全流程中价格管理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6
/ 2

关于医疗设备采购全流程中价格管理的探讨

高稳,赵宏,于晴,陈奕先

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 陕西省 西安市 710065

摘要:医疗设备是医院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工具,购置医疗设备涉及诸多流程与内容,因此要重视采购各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提高对采购风险的认知,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医院中医疗服务的有序开展大都需要借助医疗设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对于医院而言,在疾病诊疗、学科引领、科研探究、技术攻关等方面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采购医疗设备往往需要医院投入大量的采购资金,并且还要承担高昂的日常运行、维护成本及必要的耗材试剂费用。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医疗设备采购全流程中价格管理。

关键词:医疗设备;采购;全流程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医疗设备是现代医院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对医疗设备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能够为医院合理地配置资源提供有效依据。因此,加强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以合理的价格采购到优良品质的医疗设备,成为医院高效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医疗设备采购能力的强弱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医院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小,在需要其管理的各项科学性方面,医疗设备采购能够对医院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带来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而使得医疗设备在其采购管理方面,持续地成为医院内部管理工作展开的重点之一,并且成为了医疗在不断改革关注层面的一项重点。

2、概述

医院内部各科室为追求完整的医疗设备配置,或想通过采购高精尖的先进医疗设备来打响科室的“招牌”,在还未清晰认知科室自身学科发展前景,未综合考虑科室人员分配分工及病患急切需求的情况下,盲目采购高端医疗设备,从而导致科室部分设备无技术员操作、病患使用次数少、开机率低等问题出现,严重者甚至直接停机闲置,浪费国有资产。

部分医疗设备的使用科室及设备归口管理科室,仅着重对医疗设备的型号、技术要求、价格、收费条目、安全性能、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市场调研,忽略了必须与设备配套使用的易损件、耗材与试剂价格的调研和谈判,以至于在设备入场后,这些专机专用的耗材试剂等价格虚高,设备运营成本突增,间接造成诊疗收入降低甚至倒挂,从而影响设备开机率。

3、医疗设备采购全流程中价格管理的现状

实践中,医疗设备的市场调研与采购方式建议大多由医院需求部门在提报采购计划时填写。由于需求部门的市场调研不充分且流于形式,使得预算的设置不合理,导致预算设置过高造成资金浪费,设置过低又造成没有供应商参与投标。采购方式的不科学导致本来能以“批发价”采购的设备,最后不得不以“零售价”成交。

现阶段,医疗设备采购价格的核查方法以采购人员通过网络查询同品牌同型号医疗设备的中标价格为主,以供应商提供的其他单位相同设备的采购合同为辅。按用途分类,医疗设备可分为常规生命支持类设备和专科类设备。其中常规生命支持类设备(如监护仪、呼吸机)因为用户多、用量大,可以较容易查询到同类设备的采购价格;而专科类设备尤其是高端专科设备(如飞秒激光设备、钬激光设备)因为用户范围窄、设备昂贵,很难或者无法查询到同类设备的采购价格,并且供应商基本无法提供同配置产品的采购合同,只能由其自行说明,其价格的合理性无法准确判断。 

4、医疗设备采购全流程中价格管理

4.1、规范和加强设备采购项目计划、可行性论证及市场调研管理

首先,医疗设备采购计划应事前报送审计部门审核,这是医疗设备采购审计的第一个关口,审计人员通过对采购计划中的采购金额、采购需求等相关事项的审查,促使医疗设备采购政策(政府采购制度、招投标法)得到贯彻落实。其次,在设备采购计划审批通过后,应及时开展采购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区域医疗水平、学科建设、预算安排、社会经济效益、院内在用设备状态、设备需求科室人员分配等多个方面实施综合考量。比如,项目可行性论证由设备需求科室、设备归口管理科室、评审专家与预算管理委员会分工负责、协同完成。另外,审计人员应全程参与论证会,为采购项目提供咨询服务的同时,也可以对采购行为进行监督与评价,及时纠正与整改采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最后,设备归口管理科室与设备需求科室还需通过咨询、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开展市场调研,了解拟采购设备的相关行业发展、市场供给、同类采购项目历史成交信息,可能涉及的运行维护、升级更新、备品备件、配套耗材试剂及收费条目、售后服务等,以及其他相关情况。此外,开展市场调研时,选择的调查对象一般不少于3个,并应当具有代表性。

4.2、构建医院内部设备共享机制,节约配置成本

多科室设备共享是充分利用采购资金,降低设备使用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在开展采购项目可行性论证的同时,可以先行了解院内其他科室是否配置有与拟采购项目同类的医疗设备,并针对同类医疗设备闲置浪费、利用不充分、重复采购等现象,站在医院全局医疗设备整合与共同调配的角度,建立多科室设备共享共用机制,如实验设备、研究设备及开机率低的设备。

4.3、落实采购需求及采购实施计划的审查

由于医疗设备购置价格高,为加强对采购实现过程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应在采购项目可行性论证及市场调研后开展采购需求及采购实施计划审查,尤其要对甲乙类医用设备实行着重审查。同时参与确定采购需求编制与可行性论证调研的人员不得参与相关设备的审查,采购项目审查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厉行节约、规范高效、权责清晰的原则。另外,审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技术需求(功能和质量)是否符合医院及科室发展规划,采购需求是否涉及歧视性、倾向性(指向特定供货企业或特定产品及品牌),是否具有充分的竞争性等,还需对进口产品采购必要性进行审查,从而确保在公平公正的采购条件下,用合理的价格规范配置医疗设备,杜绝采购资金浪费和盲目采购。

4.4、科学合理地采取合包批量、分包分散的采购方式

采购管理部门在汇总年度采购计划时,将同类型、预算相近的医疗设备集中进行论证,统一技术参数与配置要求,以合包的形式下达采购部门,实施合包批量采购。采取合包批量的采购方式不仅可以降低采购成本,获得供应商更优惠的报价,还能避免因项目分散、数量少、招标频繁导致项目的竞争性不充分或被围标的风险。对于确实需要临时采购的设备,建议采取分包分散的采购方式,但是可以参考合包批量采购的价格进行洽谈。

4.5、构建医疗设备价格数据库

构建医疗设备价格数据库,以历年设备采购价为基础数据,逐步扩展到其他单位同类设备采购价,数据主要包括需求科室、医疗设备名称及用途、数量、品牌型号、主机价格、功能模块价格、零配件价格、所配套的试剂耗材品种品规、质保期年限以及质保期外维保费用等内容。构建医疗设备产品价格数据库,不仅可为未来医院进行同类设备采购提供数据基础,防止出现乱报价、报高价等情形,还可全面掌握医院医疗设备资源的分布情况,盘活不常用或闲置的医疗设备,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率,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5、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采购工作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以合理的价格采购到优良品质的医疗设备成为采购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因此,对于医院采购人员来说,以合理的价格采购到优良品质的医疗设备尤为重要,需要从建立采购联合监管机制进行分工协作和构建医疗设备价格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两方面加强价格管理,不仅可以为设置科学合理的年度采购预算提供参考依据,还可以在采购过程中压低采购价格,充分保障医院的利益,从而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石霄.基于爬虫技术的医疗设备招标采购拦标价格管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21.

[2]薛圣.医疗设备采购管理改进对策探讨与研究[J].当代医学,2021,27(07):108-111.

[3]金越.A医院医疗设备采购管理问题研究[D].沈阳大学,2021.

[4]陈柳屏.医疗设备采购全过程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审计月刊,2020(04):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