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社区全科问诊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健康教育在社区全科问诊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黄晓涵

大场镇第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宝山200442

【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社区全科问诊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社区全科问诊糖尿病患者42例(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的观察组(21例)与常规护理对照组(21例),观察患者血糖水平、生活方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糖水平低,生活方式改善评分高,P<0.05。结论:社区全科问诊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能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值得借鉴。

【关键词】健康教育;社区全科问诊;糖尿病;效果

糖尿病为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病,已经成为了世界公共卫生问题,一旦发生就会表现为不可逆的持续恶化状态。近年来,该病发生率越来越高,且年轻人所占比例不断增大,虽然疾病无法完全治愈,但是通过有效的方法能控制病情进展[1]。在疾病治疗中,主要通过各种方式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其相关护理干预也是不能忽视的,特别是社区干预,需积极进行健康教育,规范患者行为[2]。本研究选取我院社区全科问诊糖尿病患者42例,观察健康教育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选取我院社区全科问诊糖尿病患者42例,随机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56至76(66.93±2.19)岁,病程2至12(7.15±1.73)年,观察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55至77(66.65±2.23)岁,病程2至11(7.06±1.48)年。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一般药物指导,密切监测其血糖,发放知识手册,给予饮食等方面的建议。

观察组:①开展糖尿病知识讲座,在此期间还可为其播放视频,并且通过宣传手册从多方面提升其对疾病的了解,使其对自身病情引起重视,了解疾病危害,主动接受血糖控制措施。②告诉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重要性,讲解血糖技术及方法,由护理人员示范后患者进行操作,纠正其错误行为,使其了解血糖测量的方法、时间、结果记录等,准确掌握自身血糖变化规律。③指导患者学会在生活中自我干预,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对疾病发展阶段及生活习惯进行记录,制定科学性的生活指南,使其意识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危害,规范自身行为,较好的控制病情。④教会患者正确的胰岛素使用方法,可对人体模型进行注射,使其进行直观的学习,同时叮嘱患者掌握疼痛减轻技巧,并且患者之间可交流注射技巧。⑤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制定运动负荷量,不建议患者进行剧烈运动,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每天30min,1周至少训练5天。糖尿病控制的基础为饮食,需对患者饮食结构的调整引起重视,选择合适的饮食种类,不能过度乐观或轻视,以正确的态度看待自身病情,保证不再恶化。

1.3观察指标

血糖水平;生活方式:3个方面,各10分。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糖水平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各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血糖水平对比(mmol/L)

组别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41)

8.42±1.24

7.49±1.28

12.84±1.27

10.28±1.24

观察组(n=41)

8.33±1.35

6.11±1.20

12.43±1.74

8.41±1.36

t

0.3143

5.0362

1.2186

6.5059

P

0.7540

0.0000

0.2265

0.0000

2.2生活方式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生活方式对比(分)

组别

饮食控制

药物依从性

自我血糖监测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41)

5.83±1.26

7.73±1.53

5.11±1.43

7.45±1.63

5.28±1.34

7.13±1.24

观察组(n=41)

5.36±1.54

8.39±1.29

5.12±1.51

8.45±1.34

5.10±1.53

8.11±1.36

t

1.5124

2.1117

0.0307

3.0345

0.5666

3.4095

P

0.1344

0.0378

0.9755

0.0032

0.5725

0.0010

3讨论

糖尿病诱发因素较多,主要包含环境、遗传两个方面,该病主要为多种原因造成的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进而影响蛋白质、脂肪等的代谢功能,最终引发疾病[3]。临床认为,现代化生活方式是必须要引起重视的致病的因素。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病就无法逆转,治疗时间长且对患者饮食等方面限制较大,进而其产生不良心理[4]。对于患者而言,不仅要进行有效的药物控制,还需提升自身健康知识,增强疾病控制意识。

本研究结果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糖水平低,生活方式改善评分高,P<0.05。糖尿病患者病情稳定后常居家恢复,因此,需加强社区干预,使患者更好的进行自我管理。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认知缺乏、自控能力低等问题,进而影响血糖控制效果,加大并发症风险

[5]。健康教育能为患者提供多途径的教育模式,通过文字、视频、示范等方式提高患者认知。将其应用于社区全科问诊糖尿病患者中,能帮助缓和合理安排饮食,并且进行合理的运动,以上方面均能有效控制病情,避免出现各种疾病症状,减轻患者身心压力[6]。同时,糖尿病风险较多,也容易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因此,必须积极控制各风险因素,避免给患者带来其他不良影响。经健康教育,能对患者开展健康指导护理,增强其自我护理意识,使其能熟练的掌握自身疾病控制手段,并且考虑到具体状况合理饮食,并且进行适当运动,最终有效控制血糖。

所以,社区全科问诊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能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海瑞,王志玲,门可.强化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9,26(10):1159-1161.

[2]王娅玲,仲飞,郑报,等.基于HOPE项目的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9,35(10):931-934,947.

[3]陈明娟,池亚琴.以知信行理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5):23-26.

[4]欧阳浩光,梁燕玲.基于"三师共管"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的干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2):204-207.

[5]蔡英娜,张长明.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对上海某社区糖尿病患者膳食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9,27(10):786-789.

[6]王英香,王晓静,李爱华,等.以目标管理为导向的健康教育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19):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