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李佳沿,,谭少妹

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 来宾545900

摘要: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7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其出生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鸟巢式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内容包括:科学喂养、脐带护理、腿臀部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内容包括:角色护理、紧张护理、婴儿护理合格情况,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安全管理指标,内容包括:护理不良反应、安全意外事件以及家属投诉;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安全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新生儿共鸟巢式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优化患者临床指标,提高患者安全管理指标及满意度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鸟巢式护理;新生儿;护理效果

新生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组织器官发育不全、功能障碍,易受病原菌的影响,因此临床护理十分重要[1]。一个小的护理错误可能会导致新生儿的死亡。由于新生儿的器官功能和免疫系统尚不成熟,照顾新生儿一直是产科护士工作的重点。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护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这让医务人员不断对新生儿护理模式进行现代化改造。其中,鸟巢式护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强调新生儿家庭成员与共同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7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其出生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9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3例,女性16例,胎龄为36~41周,平均为(37.42±2.56)周,体重为2.85~3.79Kg,平均体重为(3.12±0.25)Kg,常规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15例,胎龄为35~43周,平均为(38.48±2.57)周,体重为2.67~3.25Kg,平均体重为(3.17±0.28)Kg,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进行。

纳入标准:(1)在我院出生者;(2)且Apgar评分超过7分者;

排除标准:(1)宫内感染者;(2)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者;(3)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施由护理人员独立完成新生儿体重、呼吸、体温等监测,并独立为新生儿洗澡,进行臀部、脐部护理,整个护理过程均没有产妇及其家属参与。研究组患者接受鸟巢式护理进行干预,(1)制定合理的参与式护理目标 根据母婴室的具体情况,制定安全护理目标。深入的新生儿监测和评估与新生儿护理和治疗相关的可能风险。加强护理风险防范管控,降低不良医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根据新生儿和家庭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让他们熟悉新生儿的护理程序。(2)在新生儿出生前2天建立共同参与式护理,护理人员将独立开展与新生儿护理相关的所有活动。从第3天开始,妈妈和家人被邀请参与照顾新生儿的全过程,指导妈妈和家人监测新生儿的体重、呼吸和体温,并建议为新生儿洗澡和换尿布,执行臀部、肚脐护理等。此外,护理人员开启了处理新生儿的可能性,将新生儿的洗澡间改造成玻璃围墙,使洗澡间透明,让妈妈和家人可以看到。护理人员洗澡。和新生儿游泳。以及抚摸的全过程。在给新生儿喂奶的过程中,耐心解答妈妈们的疑惑,消除妈妈们的心理后顾之忧,让妈妈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3)加强感染防控管理:需要具有丰富护理经验和较强专业技能的护士对新入职护理人员进行感染防控知识培训,使每位护理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新生儿感染防控工作。同时,应就预防和抗击感染对孕妇及其家人进行教育。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内容包括:科学喂养、脐带护理、腿臀部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内容包括:角色护理、紧张护理、婴儿护理合格情况,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安全管理指标,内容包括:护理不良反应、安全意外事件以及家属投诉;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院通过SPSS20.0统计软件包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护理知识掌握情况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内容包括:科学喂养、脐带护理、腿臀部护理,研究组患者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知识掌握情况

组别

例数

科学喂养

脐带护理

腿臀部护理

研究组

39

37(94.87)

38(97.44)

37(94.87)

对照组

39

31(79.49)

32(82.05)

33(84.61)

x2

2.174

1.117

2.941

P

0.000

0.000

0.000

2.2临床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内容包括:角色护理、紧张护理、婴儿护理合格情况,研究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角色护理

紧张护理

婴儿护理合格情况

研究组

39

35(94.87)

36(97.44)

36(94.87)

对照组

39

31(79.49)

30(82.05)

32(84.61)

x2

2.174

1.117

2.941

P

0.000

0.000

0.000

 2.3安全管理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安全管理指标,内容包括:护理不良反应、安全意外事件以及家属投诉,研究组患者各项安全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安全管理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护理不良反应

安全意外事件

家属投诉

研究组

39

1(2.56)

0(0.00)

0(0.00)

对照组

39

7(17.95)

2(5.13)

2(5.13)

x2

1.403

1.226

1.226

P

0.000

0.000

0.000

2.4护理满意度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研究组

39

28(71.80)

10(25.64)

1(2.56)

38(97.44)

对照组

39

21(53.85)

9(23.08)

9(23.08)

30(76.92)

x2

4.136

P

0.000

  1. 讨论

母婴同房是指母婴在同一个观察和看护室,婴儿每天可以离开母婴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2]。母子间的空间可以促进母子感情的交流。母亲的早期母乳喂养和新生儿在大量母乳后的健康发育。虽然有这么多好处,但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隐患,比如产妇经验不足、母乳喂养方法不当等,所以一个好的护理模式非常重要。鸟巢式护理新生儿护理模式,产科医生和家庭成员对新生儿的日常护理有了更好的了解。护理人员帮助妈妈们纠正不当的护理行为,促进角色转变和更好更快地适应新妈妈的作用,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安全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给予新生儿共鸟巢式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优化患者临床指标,提高患者安全管理指标及满意度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晓华, 成家书.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 13(16):4.

[2] 刘凤仙.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观察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5(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