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改革与绿色施工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建筑工程管理改革与绿色施工管理研究

李忠

海南医学院  571199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随着我国工程建设事业在近些年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管理改革也在跟随时代稳步进行。而绿色施工作为近年来的主要工程施工改革方向之一,其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绿色施工管理尚需要相关人员的深入研究。在绿色施工被持续推进的过程中,绿色施工现状存在着绿色施工人员环保意识欠缺,绿色施工管理技术有待提高,绿色施工管理监督尚需加强等问题。本文就建筑工程管理改革与绿色施工管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绿色施工管理;创新

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是提升工程质量,促使工程始终在既定的标准及计划中开展,以便在全过程监控中消除管理漏洞。但是,在传统施工管理的影响下,可能会导致部分项目管理疏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这对于工程高效化开展是不利的。因此,合理使用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将管理法规、管理计划、管理模式以及机械设备管理等内容予以体现,消除资源浪费的不利影响。

1建筑绿色施工管理的重要价值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建筑工程施工的乱象,不合理的建筑施工过程与后果等受到了社会的批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收益水平的提升,民众的环境保护观念改善,对绿色建筑与绿色环境的追求更加积极。为了满足民众对绿色建筑与环境的需求,建筑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对建筑绿色施工管理方法的采用,提升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水平。在传统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行业单位对建筑资源的浪费比较严重,影响了我国绿色生态战略的推进。建筑企业的绿色施工管理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推动、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从现场施工角度而言,建筑绿色施工管理理念的运用全过程融合到工程施工工序内,将各类施工技术赋能于建筑施工环节,可强化实际管理效用,规避现场施工的噪声污染、光污染,契合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成本角度而言,绿色化建筑施工理念的融合,可降低施工成本。在大体量的施工项目中,通过模块化监管可实现成本管控的有效目标。从施工逻辑来看,施工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是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基础,通过对各项施工工序进行基准设定,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提供持续性保障。

2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管理策略

2.1编制绿色施工方案

施工规划是一个项目进度计划的大纲,通过实施技术选择、材料应用、人员组织、成本控制等实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该规划需要充分体现绿色建设的理念,通过多维度评价实现绿色建设和管理。一是以节能减排为建设的核心。体现节能标准,以节能降耗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通过实施节能理念,降低企业生产建设成本,减少材料浪费,有效处理和改造部分资源浪费,避免环境污染,确保生态平衡。二是施工总体规划应科学合理。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规划,总平面布置应科学有效,不断加强项目环境意识、健康意识,从整个项目的角度,最大限度地把握资源,利用新资源,做好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

2.2创新设备材料管理,合理利用资源

施工材料与设备质量对整体工程成本、质量及落实绿色施工理念有重大影响。因此,对施工中用到的材料及设备,要实施创新管理模式,结合节能环保施工理念,充分利用建筑材料。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检查,一旦发现不合格的配件与材料,无论是什么因素导致的,都要及时淘汰,避免由于建筑材料不符合施工要求而影响整体工程施工质量。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水资源较多,极易出现浪费水情况,因此要运用绿色施工管理机制,避免浪费水资源。例如:施工中用过的水进行净化处理、回收利用;在施工现场设置雨水回收系统,将采集到的雨水用到工程施工中。

2.3评估建筑资源的使用情况

建筑资源使用过程中,工程人员应当合理评估绿色施工管理投入的实际情况,分析现场管理过程中材料、能源的投入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可减少材料的浪费问题。在此过程中,工程人员也需要明确能源损耗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探讨机械、施工工艺的投入情况,再给予必要的技术管控,可从技术投入和施工工艺两个角度控制材料资源的投入情况。另外,施工方也需要总结水资源的使用情况,探讨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使用之间的关系,评估施工废水的收集、处理以及再循环运用情况,以便在多重管理投入中控制建筑能源的消耗。

2.4施工管理手段的创新

建筑管理的过程相对复杂,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工作需要创新管理手段的辅助。首先,施工单位可以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构建绿色施工管理信息存储和处理中心,利用信息化的创新管理手段实现对施工人员工作过程和内容的数据化管理,提升对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任务分配和检查工作的效果。利用此技术,施工单位可以实现对员工工作实效的全方位了解,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其次,施工单位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等手段提高对绿色施工管理效果的监督。当发生施工管理问题时,第一时间溯源绿色施工管理过程,找出管理问题,根据大数据的有效管理改进措施。最后,施工单位可以借助三维管理软件等自动处理绿色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造价等问题,减少传统造价活动中的人为错误问题导致施工成本核算错误现象发生概率,降低施工单位的工作难度和压力,能够在统一的软件平台和标准的基础上实现对绿色施工环节中的设备与材料选择、人员分配和阶段性资金配置等环节的集中处理,保证绿色施工管理环节的秩序性。

2.5建筑绿色施工管理的污染处理方法探究

(1)噪声污染处理方法探究。噪声污染是建筑工程项目开展中不可规避的因素,如大型机械设备施工和车辆行驶等,其所产生的噪声污染将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如果建筑区域处于边缘地区,此时噪声将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步衰减,但是如果建筑区域处于城市中心,其所产生的噪声污染波及面将随之增加。对此,在工程施工期间,可以根据居民日常生活与工作时间段,严格管控各类设备的使用时限,并应做好静音处理工作,保证间歇式的施工模式,从而缓解施工噪声污染情况。(2)粉尘污染处理方法探究。建筑工程中的粉尘污染问题,将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尘土细微颗粒、混凝土原料细微颗粒蔓延到空气中,将降低空气质量,增加空气中的微尘物。当此类气体被工作人员或周边行走的居民吸入后,将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基于此,建筑项目工程修建时,应针对建筑施工区域采取路网敷设,阻止粉尘蔓延。此外,应针对现阶段的施工状况,设定好对应的施工工序,严格控制好每一项可能产生污染的施工环节,采用材料优化与责任捆绑等形式,缩小粉尘问题的污染范围。(3)光污染处理方法探究。光污染问题是由夜晚施工时,施工现场采用的大功率照明灯产生。该设备需要设定在高处,为工地创设一个适宜施工的场景,但是在通宵施工时,会影响居民的正常休息。对此,建筑工程需要分析施工现场中灯光的照射情况及范围,合理调节,避免对周边区域产生影响。同时,还应合理调节灯光功率数值,避免出现电力资源过度损耗的问题。(4)固体废物污染处理方法探究。建筑工程极易产生固体废物污染问题,且将增加资源成本。对此,需严格分析建筑材料和模型等,以减少前期采购误差,并可针对部分可回收的材料进行再生利用处理,降低成本损耗。而针对其他固体废料,应采用专业处理模式,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2.6大力宣传绿色环保知识

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应在工作中大力宣传绿色环保知识,使绿色施工管理理念和措施能够有效落实。施工人员要正确认识到绿色理念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自身对绿色理念的认知水平,进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能够确保各项操作的规范性。管理人员要积极参与到绿色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管理人员为了确保宣传效果能够到达预期标准和要求,应结合绿色施工制定有效的宣传方案,进一步提高绿色施工管理措施的效果,让施工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到绿色施工管理理念所具备的实际效果,进而为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2.6

结语

绿色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在目前阶段的重要内容,是一个长期性的复杂系统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不仅受到建筑企业的影响,而且受到建筑物业主和相关国家机关的影响。绿色施工管理的推进能够有效实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居住环境的改善。施工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工程管理的现状采用多种合理创新方法提升绿色施工管理水平,推动我国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帅.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创新建筑施工管理方法[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71-72.

[2]何伟峰.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J].居舍,2019(3):152.

[3]孙兴.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冶金与材料,2020,40(2):182,184.

[4]狄懿嘉.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9):149.

[5]陈春梅.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9(5):22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