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效和几点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效和几点建议

王英

南宁市武鸣区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 广西 南宁530199

摘要:自然资源部门中行政审批制是针对我国自然资源行政管理过程中普遍采取的管理与法制制度,在面向行政审批的改革中,核心点是在各市县政府。因此,行政审批制的方面应该朝完善法律法规制度,提高法治保障,探索审批新流程,建设改革部分联合方式等措施,稳步推动市县自然资源部门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让国民真切体会到改革给国民生活和工作带去的便利。

关键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建议

引言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理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优化管理环境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也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源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为政府发挥“帮助之手”、打通服务市场主体“最后一公里”的重要窗口,可以激发市场活力,更好地为大众创新和万众创业清障搭台。与此同时,资源管理工作成为各国提高全球经济竞争力的聚焦点和制高点。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获得的成绩

(一)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全面清理并公开行政审批事项,建立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对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公共服务,激发社会活力,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3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的布署和领导下,行政审批制改革扎实稳步推进,先后推行了6次取消和整合部门审批事项,清理审批项目2602项,最后有264项左右的政许可事项被下放,取缔了非行政许可的审批。

(二)理顺行政管理关系。一是进一步明确了行政权力行使的界限。对必须实施行政许可相关的事项予以保留;对可以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主决定的、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或者其他监管手段能够有效调节和解决的、以及可以交给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自律解决的事项,予以取消或调整。二是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内部的职责与事权。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明确界定行政机关的职能职责,避免了职权交叉,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三)创新政府管理模式。一是建立了公开透明的审批方式。结合推进政务公开,建立了一个窗口对外”的审批工作机制,不断增强行政审批的透明度,既保障了管理相对人的知情权、国家权、监督权,也方便了基层和群众办事。二是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对不需审批但需实施监督的事项,加强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督,逐步改变政府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做法。三是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对确需保留的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明确审批程序,有效杜绝了行政审批的随意性 。

(四)提升行政审批效能。一是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将全城区行政审批事项的项目名称、设立依据、申请条件、办事程序、办理时限等全部向社会公开,并积极丰富公开载体,全方位、多形式地接受社会监督,延伸了政务公开的内涵,方便了办事群众。二是城区政府投资建成了5300平米的政务服务中心,有关部门、单位的审批事项进入大厅统一办理,打破了部门界限,整合了相关职能,减少了审批环节,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提高办事效率。目前中心共入驻部门20个,设立服务窗口90个,行政审批事项一共1154项。三是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人员和项目管理,通过设立意见箱、投诉电话等方式,对政务中心运行过程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做到有诉必查、有错必纠,增强了政务中心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规范了行政领导班子审批行为。

(五)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随着自然资源部门对管理工作认识的不断改变,自然资源部门也在调整其关于市场和市场资源配置的关系的认识,进而做出相应的改变。政府在对多方面的职能进行了调整,比如审批、监管、服务面都有所变化,不仅是削减在微观经济上面对企业的管控,调整了原先事前管控的处理方式;并且针对事中事后的监控也在增强和探索,激活市场经济的生气,发现政府职能不到位的情况;此外,采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方式,例如“网上审批”、“最多跑一次”、“一站式”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的服务,有效降低企业创办中审批成本和经营成本,为企业良好的运营打基础。这是双赢的措施,可以为企业减少经济负累,同时职能部门的管理方式也得到了调整,在全新治理模式下,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效率得到提升,依法办事效能和信服度也得到提高。

    第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的在于服务国民、相关部门与企业,坚定“以人为本”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标就是就是建立能够服务国民的政府部门。遇到问题不能退缩畏惧,首要要做的是仔细核查企业和人民办事中最繁琐的流程。根据政府部门"放管服"的管理工作战略部署确定,在保护行政相对人经济权利的工作过程中,用政府部门职权"减法"换市场经济活力"乘法",逐步回归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责,以达到政府部门民主与法制的统一

二、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建议

(一)注重顶层设计,提高整体政务服务质量

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行政审批中心职能,切实对政府权力进行“瘦身”,同时致力于疏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影响自然资源部门管理工作的渠道,助力相关单位降低成本,降低环节中存在的通关费用,完善退税管理制度,激励相关单位进行技术创新。

(二)推进地方政府信息化建设。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可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质增速,进一步降低自然资源部门的成本,建立健全网上并联审批机制,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充分运通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着力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横向联通发改、规划、建设等部门,纵向贯通各级政府,推进网上受理、办理、监管“一条龙”服务,做到透明、可核查,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
 

(三)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放管结合、并重,把更多行政资源从事前审批转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来,落实监管责任,健全监管规则,创新监管方式,加快构建权责明确、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简约高效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形成市场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互为支撑的协同监管格局,切实管出公平、管出效率、管出活力,促进提高市场主体竞争力和市场效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四)加强权利运行监察机制建设,促进行政审批清正、廉明、高效。着力对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办理的时效性、流程合法性、内容完整性和收费合规性等进行有效监察,采取得力防控措施把牢廉政风险点,杜绝腐败滋生。

结束语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中心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行政审批制度历经不断的改革,审批事项进行了减少、流程简化、相关监督机制已经初有效果,可是我国的行政审批问题仍然存在,比如审批程序复杂、配套机制不全面、在改革中还需要增强法律的制约、非行政许可审批太繁琐的情况,依照实际法治的道路,一定可以再行政审批上实现“提质增效”,创新和开放式的改革思路还需要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周雪光.从“黄宗羲定律”到帝国的逻辑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的历史线索[J].开放时代,2014(4).

[2]崔俊杰.我国当代行政法治变迁的特色、反思与前瞻[J].行政法学研究,2016(1):103

[3]王锡锌.行政正当性需求的回归-中国新行政法概念的提出、逻辑与制度框架[J].清华法学,2009(2).

作者简介:王英(1975),女,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自然资源行政审批和不动产登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