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神经内科神经肌电图检查时不同护理模式的影响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2

探讨神经内科神经肌电图检查时不同护理模式的影响效果

任君燕

石柱县人民医院  重庆石柱  409100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神经内科神经肌电图检查时不同护理模式的影响。方法:2020.4-2021.10,选取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的100例患者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采用基础护理的50例是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的50例是观察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疼痛程度轻、检查配合度大,数值显示(P<0.05)。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查时应用优质护理,可减轻检查疼痛,提高检查配合度,效果显著。

关键词:神经内科;神经肌电图检查;优质护理;基础护理;疼痛程度;检查配合度

神经肌电图检查属于常规检查项目,可诊断鉴别神经源性、神经肌肉接头性与肌源性疾病,评估患者的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及再生情况,指导临床进行针对性治疗[1]。该检查是有创检查,检查耗时较长,部分患者难以配合,需提供电刺激、针刺激获取神经肌电信号[2]。但电刺激会导致患者不适感加重,最终导致检查无法顺利进行。临床认为,做好护理工作,可辅助神经肌电图检查顺利完成。基于此,本文以100例神经肌电图检查患者为对象,比较不同护理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20.4-2021.10,选取100例神经肌电图检查患者为对象,实施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男女比为27:23,年龄21-77岁(49.35±9.10)岁。观察组男女比为28:22,年龄22-77岁(49.54±9.11)岁。上述数据比较,显示(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向患者阐述检查准备及注意事项,要求患者做好相关准备;检查期间采用有效手段辅助患者完成检查;检查后做好观察工作,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

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1)检查前:为患者提供舒适、温暖、空气清新的检查环境,保证患者检查期间肢体温度始终>34℃。需提前准备热水,若患者肢体不符合温度,则通过热水袋、热水浸泡等措施提升患者的肢体温度。主动进行沟通,以通俗易懂语言讲述神经肌电检查流程、原理、目的、意义、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该检查,明确检查优势与检查缺陷,理解检查中可能出现的麻木、疼痛等不适症状,放松身心,做好检查准备。(2)检查时:辅助患者躺在检查床,维持舒适体位,穿刺针尽可能不要在患者面前晃,预防患者晕针。护士主动向患者介绍检查室环境、检查医生的丰富经验,转移患者注意力,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同时结合检查需求,主动帮助松开衣扣,将测试部位暴露出来,但需做好患者的隐私维护,尽可能预防隐私暴露现象。检查期间需实现一人一针,主动告知患者检查步骤,转移患者注意力,还需按摩测试部位肌肉,指导患者调节呼吸频率,放松该部位,预防肌强直诱发的记穿刺疼痛。尽可能一次性进针成功,预防反复穿刺诱发的疼痛症状。(3)检查后:完成检查后需密切监测穿刺口,观察是否存在渗血,主动预防局部感染,完成检查后粘贴创可贴,做好穿刺孔保护工作。若患者局部渗血且凝血功能较差,需延长穿刺孔按压时间,直至穿刺孔止血。拔针后还需按摩针眼部位,缓解穿刺孔疼痛。

1.3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应用PPI疼痛程度标准[3]评估,将患者的疼痛程度分成五级,无痛是1级,轻微疼痛是2级,中等疼痛是3级,明显疼痛是4级,难以忍受疼痛是5级。(2)检查配合度,通过患者检查期间表现评分,总分是0-10分,0-6分是不配合,7-8分是较配合,9-10分是很配合。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是SPSS 22.0。

2·结果

2.1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见表一。

表1 两组疼痛程度(n=50例,n/%)

组别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对照组

27(54.00%)

10(20.00%)

9(18.00%)

3(6.00%)

1(2.00%)

观察组

42(84.00%)

6(12.00%)

2(4.00%)

0(0.00%)

0(0.00%)

X²值

10.5189

1.1905

5.0051

3.0928

1.0101

P值

0.0012

0.2752

0.0253

0.0786

0.3149

2.2检查配合度比较

观察组检查配合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二。

表2 两组检查配合度(n=50例,n/%)

组别

很配合

较配合

不配合

检查配合度

对照组

20

21

9

41(82.00%)

观察组

37

12

1

49(98.00%)

X²值

-

-

-

7.1111

P值

-

-

-

0.0077

3·讨论

神经肌电图近年来在神经内科广泛应用,但检查期间需使用电刺激或针刺激,会诱发一定疼痛症状[4]。若疼痛症状严重,还会升高患者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继而导致患者产生肌强直等抵抗检查行为,造成反效果,增强检查疼痛症状。若能在检查过程中做好护理工作,调节患者情绪状态,减轻心理压力,无疑可帮助患者做好准备,提升患者的检查配合度,提升检查效果[5]。优质护理属于新型护理,主张结合患者个人情况进行护理指导,满足患者潜在及个体化护理需求。优质护理分为三个部位,检查前护理可帮助患者做好检查准备、了解检查原理及作用,还可消除患者心理压力。检查时护理可转移患者注意力,消除穿刺疼痛症状,改善检查不适症状,促使患者配合完成检查。检查后护理可减轻疼痛症状,预防穿刺孔渗血及疼痛,预防并发症。

综上可知,神经内科患者行神经肌电图检查时实施优质护理,可减轻疼痛程度,提升检查配合度。

参考文献:

[1] 谢婧,何思怡. 神经内科视频脑电图检查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研究[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8):253-254.

[2] 黄启荫,成艳玲. 探讨细节护理预防脑电图检查不良事件及对患儿剥夺睡眠依从性的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8):1448-1449.

[3] 张丽. 童趣护理对癫痫患儿视频脑电图检查配合度及脑电图伪差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6):187-188.

[4] 谢丽萍. 集束化护理在脑瘫患儿睡眠剥夺视频脑电图检查中的应用研究[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10):1746-1748.

[5] 姚荣荣,成燕. 视频脑电图检查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