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监测治理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大气环境监测治理探索

肖芳

河南省漯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河南 漯河 4620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环境要求提高,目前,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基础数据,还可以有效提升治理工作的质量。但从当前实际开展的环境监测工作来看,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针对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问题展开了具体论述。首先,概述了环境监测的现状;其次,结合实践分析了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与挑战。最后,相应提出了优化环境监测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治理

引言

根据调查数据结果显示,虽然我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污染排放量过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恶劣影响,传统的大气污染防治主要通过现场巡查的方式,制定出防控措施,但整体效果不理想。人们对石油、煤炭等燃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全国各地出现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导致温室效应问题的发生,汽车作为理想的代步工具,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更好地满足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但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污染问题。为了保障生态平衡,需要运用环境监测技术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水平,通过先进的监测技术,获取精准的大气环境指标,为社会经济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1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工业生产的进步,大气污染问题日趋加剧,环境污染治理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作为环境治理的必要前提,环境监测能够对污染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通过精确的数据反映出大气污染类型及环境污染严重程度,为环境治理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重点强调深入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坚持源头防治、综合施策,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城市大气质量达标管理,推进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10%,有效遏制O3浓度增长趋势,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通过科学的环境监测不仅能够保障环境污染治理的及时性与有效性,而且能够在出现污染问题征兆时,及时反馈实时数据,提前治理,防患于未然。系统性的环境监测能够帮助明确环境污染程度,使得环境管理部门在治理环境污染时有据可依,利用可靠的监测数据,提高环境治疗效果及成效。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在环境治理工作中未落实环境全面监测,导致轻度污染未能及时发现,随着环境进一步恶化,发展为重度污染,为环境治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为环保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严格落实环境监测,不仅能够确保环境监测的全面准确性,而且能够为环境污染治理方案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真正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

2大气污染治理

2.1控制污染源并减少排放

空气污染和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生活废气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因此要控制好生活中大气污染的排放,尽可能地减少私家小汽车的出行,使用绿色交通工具。为了控制生产过程中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企业应淘汰一些废旧设备,使用新的节能高效的设备。对环保企业应不断给予经济支持,淘汰落后的设备和生产技术,循环利用废气,提高环保质量,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比如可对重点企业进行深度治理,促使相关重点企业积极完成脱硫、脱硝治理和烟气循环改造,完成除尘及无组织排放治理,完成料棚封闭并安装喷淋抑尘设施,安装车辆冲洗装置,在上料、破碎等环节设置集气罩并使废气经布袋除尘排放,将成品存放于封闭库房内,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等。

2.2提升大气监测力度、稳定数据监测质量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大气环境的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大多数监察系统都是通过对实际情况的操控进行研究,自动优化空气的监测工作,是在具体工作操作当中总结经验进行优化的监测系统。逐渐提升学习强度,将具体的监测工作与实际情况紧密结合,逐渐提升大气监测仪器的质量,符合制度并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监测,定期对检测仪器进行监测、调控,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对数据进行核对,要将数据合理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此来稳步提升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因此需要更加科学、更加准确的手段进行监测,形成更加健全的标准来约束监测系统的准确性。根据所反馈的数据进行审核评价,及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优化监测工作制度,以此来稳定数据的监测质量。先进的监测制度能够优化现阶段的不足,要严格执行监测系统的执行标准,逐渐提升监测系统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定期对监察系统进行评定,完善管理制度,保障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3提高协同管理水平

在未来的大气环境治理工作中,各个地区将会继续提高监测水平,并构建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只有不断提高信息共享能力,才能助力各项监测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支持。在环境监测工作实际推进中,力争利用一张网络实现对监测领域的全面覆盖。因此,在环境质量监测方面,要加大对基础软硬件的投入力度,还要积极构建完善的监测体系和执法监测以及应急监测。在实践中,要通过提高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深化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应用,以此全面提高环境质量的监测能力。在具体实施方面,要围绕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构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站,并推进交通污染源监测站的建设。同时,根据采集的数据信息,了解PM2.5和臭氧以及前体物浓度的协同关系,掌握区域传输的规律,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进而达到精准溯源常态化的效果。在构建区域之间的联防联控机制时,要细化分解各方的任务和职责,以此共同推进环境污染监测和治理工作的管理水平。

2.4验收监测

在大气污染治理的过程中,环境监测技术在工业环境测评验收阶段的有效应用,能够针对各类工程项目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分析当前工作流程的缺陷和不足,判断所采用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案是否能够满足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尤其是钢铁、火电站等基础建设项目,环境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发挥重要的监管作用,通过环境监测得出具体化污染物排放数据,分析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具体要求,为后续工程验收奠定基础。常用的计量法属于传统的环境监测方法之一,主要用于监测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新型仪器进行样品采集,利用过滤膜完成物质筛选,将样品中残留的固体颗粒物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判断空气中废弃污染物的浓度和成分。

结语

空气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利条件,直接导致了环境质量的恶化。我国环境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大气环境治理迫在眉睫,但大气污染以及治理由于易受天气影响并且会在不同地域间转移,治理难度较大。因此在气体污染监测治理方面都需要更多的人才研发、监测。要重视并控制空气污染。要充分了解大气污染对整个社会发展产生的严重影响,制定严格的环保法律和法规,不断加强大气污染的监督管理和防治,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并与实际结合,严格落实防控措施。针对改善大气环境的问题,要加大环保投入,不断改善空气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磊.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与处理措施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05):38-39.

[2]杜文菱.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方案与应对策略[J].环境与发展,2020,32(05):145-147.

[3]洪建军.大气污染原因和环境监测治理技术创新研究[J].产业科技创新,2019,35(1):91-93.

[4]丁慧敏.大气污染原因和环境监测治理技术探索[J].环境与发展,2019,31(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