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识别技术的智能交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基于视觉识别技术的智能交通

杨婧,何志远,李孝辉,张巳杰,王彪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省邯郸市 056107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基于视觉识别技术的智能交通。针对目前对于智能交通技术的需求与已实现的功能对智能交通在视觉识别技术的加持下能够实现的技术革新,并基于视觉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层面展开论述。视觉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存在许多方面的应用,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现实效果。

关键字:视觉识别,智能交通,产业结合,自动化

一.对于智能交通的基本概述

在新时代经济水平不断增长的大背景下对于交通运输的质量需求变得越来越高,运输工具也更加多样化。各式各样的交通运输方式在水路、铁路、航空等运输领域焕发着光彩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各式各样的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这无疑促进了通过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来使其变得更加适合运营的思路的展现当今时代,不仅仅是各式各样的飞机、铁路、轮船,即使是汽车也需要通过信息化技术来规划行车路线或是提高行车效率,从而提高城市交通运营效率。

二.视觉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

视觉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视觉识别所处地区的景物或是其他特征从而将景观进行符号化输入系统中从而构建起一种逻辑体系来根据既定的程序从而选择更具效率的决策来提升效率的体系。在视觉识别过程中,大多通过现代扫描仪或其他先进物联网输入设备将视觉景观投射进识别系统中,并通过系统中的程序将其标准化输出,通过数字电路来转换信号形式,从而与既定标准决策体系进行对照,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三.视觉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运用

3.1 视觉识别技术在交通导航领域的运用

视觉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运用首先可以体现在导航方面。而由于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运行速率过快,难以通过视觉识别技术确定行走的路况等信息,因此视觉识别技术在导航方面的应用主要在于步行或是骑自行车时的实景导航。许多不熟悉路况的人在使用手机上的导航软件时,即使是看着导航中的路线规划,也不知道该向哪里走,因为现实中的路途往往会因软件的版本更新或是临时修路的突发状况产生数不胜数的变化,而机械化的卫星路况导航显然不能灵活多变地对这些突发状况实现切实可行的处理,因此视觉识别技术就派上了用场。

通过视觉识别技术,在遇到修路等问题时,可以选择“实景导航”功能,通过视觉识别技术将实际路况输入系统,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导航效率、为自己的旅途提供便利,视觉识别系统还会将该地区路况输入导航网站系统,从而对该地区的路途情况取得进一步了解,促进导航软件的实时更新,为更多行走在道路上的人提供方便。

而在车载导航系统中,许多导航系统会显示该路况处的限速与交通测速装置运行情况,其中部分系统也是对视觉识别技术进行了运用。通过视觉识别技术对该地区路况进行识别与分析,从而确定距离测速装置有多远以及该地区限速多久,从而确保驾车人员依法行车,不超速。而依据对该地实景的路况检验,包括许多辆车的实景识别所给出的大数据视觉信息,会通过取平均值的一种算法依据实际情况不断对系统进行更新,从而在行车过程中对路况的情况更加实际化,而非一直按照既定的理论路线运行。这是也是智能交通在自动化领域的应用体现,其背后蕴含的是科技的进步。

3.2 视觉识别技术在航海过程中的应用

在航海过程中,常常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包括大风浪或是暗礁等不稳定因素时刻影响着船舶的运行速率,甚至是威胁着海上船舶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引入基于视觉识别技术的智能交通设备,就能够高效地为船舶的安全航行和高效运输保驾护航。

我们可以通过在船只底部安插多只视觉识别检测器的方式来判断海底所潜伏的危险。每当存在巨型海洋生物的袭击时,可以及时监测到并作出迅速反应来进行有效应对。而对于暗礁就更是容易应对了,视觉识别技术能够在很远处就探测到暗礁的存在并对船只的航行路线作出更改建议。而为了应对暗礁较多的海域,应当为船只多安装几台视觉识别设备以确保多方位定位暗礁,并通过编程逻辑的嵌套将处理后的逻辑输入总处理器中同时进行路线推荐,从而躲避暗礁的威胁。

同时,在有些恶劣天气的影响下,船只的定向系统会失灵,通过视觉识别系统可以弥补失灵的定向系统的功能。视觉识别系统可以根据海面特征大致确定所处海域及其经纬度,并且也可以与温度识别系统或是其他输入设备结合运用,来更加精确地确定所处位置,从而进一步规划航行路线,来使得海上运输得以安全进行。

3.3 视觉识别技术在交通管制中的应用

视觉识别技术也可以在交通管制中得以应用。高精度的视觉识别系统可以通过多帧率测速原理计算出汽车或其他交通工具的行驶速度,并通过对车牌号或其他相关信息的识别对交通工具进行确定,从而对交通违法起到管制作用。而且,通过视觉识别技术能够对每座城市的实时出入车流量抑或是行车干道与各条支路的车流量等信息进行大致掌握,也可以对交通管制情况——如红绿灯运行状况抑或是交警的执法情况得到进一步了解,从而根据所掌握的信息

对交通管理工作进行规划与安排如调节红绿灯的情况抑或是安排人员执法等,以此提高交通管控的智能化程度以保障城市交通的顺利运行基于视觉识别技术的智能交通还远不止于此,包括停车场车位控制、十字路口违法情况监测等工作也可以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得以提高运行效率。即使是普通的监控系统,在视觉识别技术的加持下,也可以在交通管制方面发挥出不俗的效果。

四.结束语

随着GDP水平的不断增长对于交通运输载客和送货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于交通运输方面的科技发展也提出了崭新要求,发展更快更高效的智能交通系统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举措。视觉识别技术的应用于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交通运输效率的广泛提升为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然而,视觉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方面可供应用的上限远远不止于此,要想进一步得以应用就需要更广泛地研究,提供创造性的开阔思路,并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对其加以更深层次且有效的利用。应当相信的是,随着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城市物联网技术发展与城市监督者手中的信息所结合视觉识别技术所提供的视觉方面的准确定位势必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对于城市治理模式的改进也会提供较为深远的影响,基于视觉识别技术的智能交通网络一定能造福更多人。

参考文献

[1]陆化普,孙智源,屈闻聪.大数据及其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综述[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5(05)

[2] 郝登山.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 2016(01)

[3] 王爱丽.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行人交通信息智能检测理论与关键技术 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6.

作者简介:

杨婧(2000),女,汉族,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本科在读,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何志远(1999),男,汉族,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本科在读,土木工程。

李孝辉(2001),男,汉族,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本科在读,金融工程。

张巳杰(2001),男,汉族,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本科在读,工程力学。

王彪(2003),男,汉族,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本科在读,地理信息科学。

项目来源:河北省科技厅

项目名称:基于道路设计与VOLO技术的智能交通

项目编号:20215100101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