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腹泻疾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猪腹泻疾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谭日宝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才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 环江547199

摘要:首先阐述猪腹泻疾病的类型,发现:在生猪养殖过程中,腹泻原因较为复杂,发病症状多样,只有掌握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腹泻和母猪炎症引起的仔猪腹泻发病规律,才能实现对症下药。因此在今后工作中,养殖技术人员应该加强疾病防控管理,改善猪舍环境,将预防和治疗措施相结合,以此降低腹泻性疾病的出现。

关键字:猪腹泻疾病;类型;临床表现;防治

截止到2021年,我国生猪出栏量达到67128万头,猪肉产量约为5296万吨,同比增长分别为27.4%和28.8%,在十四五规划中,农业农村部已经提出截止到2025年,致力于将生猪养殖业产值达到1.5万亿元,以此实现全国畜牧业现代化建设。从这一层面来讲,要想实现十四五规划愿景,必须重视生猪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治,以此提高生猪养殖质量,基于此,现以腹泻疾病为例,探究综合防治措施,为技术人员提供可参考性建议。

一、猪腹泻疾病的类型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腹泻是常见的发病症状,但是养殖人员需要注意的是,产生腹泻的原因较为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要想取得最佳防治效果,应该准确掌握腹泻病发病规律和类型,以此才能对症下药,有效抑制病情的扩散。一般来讲,常见的猪腹泻病主要分为病毒性腹泻、细菌性腹泻、寄生虫腹泻、母猪产后炎症引起的仔猪腹泻,这四种类型[1]。养殖技术人员应该摸清疾病发生特点,做好饲养管理,通过科学养殖,最大化避免生猪疾病发生,以此提高生猪养殖质量与产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猪腹泻疾病的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

(一)病毒性腹泻

1.临床表现

常见的生猪病毒性腹泻主要有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肠胃炎和猪轮状病毒感染这三种类型[2]。其中猪流行性腹泻临床表现为呕吐、脱水,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与传染性肠胃炎症状相似,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是以母乳猪受害最为严重,潜伏期为5~8天。传染性肠胃炎是猪群中常见的高度接触性、病毒性疾病,猪群严重脱水、腹泻,粪便呈黄色,体重迅速下降,也会产生仔猪生长发育不良。猪轮状病毒感染可能引发猪群精神沉郁,呕吐腹泻,食欲不振,抗体降低,幼龄猪病死率较高,成年猪多为隐性感染。

2.防治措施

要想降低猪病毒性腹泻发病率,首先应该改善猪舍环境,加强疫病防控管理,尤其是仔猪,在其出生之前必须提高产房温度,对于15日龄以上的仔猪,可以喂食一些微生物剂,并且全部断奶,调理肠胃功能。在治疗阶段,不管是哪一类型的病毒性腹泻,其治疗关键都是补水,每天注射一次5%葡萄糖氯化钠+阿托品,通过腹腔注射,以此实现补水目的,连用两天即可缓解发病症状。要想预防继发性感染,也可以利用磺胺类药物,结合抗生素、诺氟沙星和庆大霉素、阿莫西林进行拌料,在补充体液的同时,提高生猪抗病毒能力,对肠道进行消炎,以此实现抑制病毒的目的。

(二)细菌性腹泻

1.临床表现

猪细菌性腹泻的发病原因有很多,比如:可以由大肠杆菌引起腹泻,该种病症病程较长,一旦染病,猪群粪便呈黄色水样或粥状,在仔猪中发病率较高,如果是急性发病,可能导致生猪突然死亡或迅速脱水,如果是迟发性大肠杆菌,其粪便呈白色,并伴有臭味,此时如果不加大治疗力度,可能出现拉痢疾的现象。还可能由于沙门氏杆菌引起腹泻,此时病猪粪便呈绿色、黄色或白色,精神沉郁,萎靡不振,食欲减退,体型消瘦;如果由于卫氏梭菌引起的腹泻,还会导致猪群呼吸困难、粪便呈红褐色或者带血,一旦发生细菌性腹泻,对猪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影响,同时降低养殖经济效益。

2.防治措施

对于细菌性腹泻养殖技术人员应该加强饲养管理,注重猪舍的防寒保暖工作,做好安全防护和消毒,防止各种应激因素的出现,也可以利用舒康林+硫粘利宁进行拌料,按照1:100的比例防止大肠杆菌对猪群的影响,也可以将其当做饲料添加剂。或者根据病毒的病情利用利剑50ml,按照1:1000的比例兑水,给病猪喂服,连用一个星期,或者利用阿莫先锋100g,按照1:200的比例,加入精料中可以有效缓解细菌性腹泻症状;对于粪便中带血的病猪,可以通过肠毒金针+干扰素3ml+治菌磺5ml的方式,通过肌肉注射缓解便血症状。

(三)寄生虫腹泻

1.临床表现

猪寄生虫腹泻主要分为蛔虫性腹泻、球虫性腹泻、鞭虫性腹泻这三种类型[3]。其中蛔虫性腹泻在各个年龄的猪群中都可以引发感染,该种病症较为常见,对于5周龄后的猪感染危害更大,病猪腹泻,食欲不振,生长缓慢,贫血,磨牙;而球虫性腹泻病猪粪便呈黄色或白色,出现继发性脱水,同时具有传染性;而鞭虫性腹泻多发于夏秋两季,主要危害仔猪,病症表现为脱水,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同时,寄生虫腹泻经常混合发病,比如鞭虫和蛔虫同时感染,出现腹泻,因此养殖技术人员应该全面掌握病猪临床表现,才能对症下药,实现最理想的防治效果。

2.防治措施

对于寄生虫腹泻,技术人员可以利用青霉素400万国际单位,结合恩诺沙星4ml,每日一次,连用三天,也可以每公斤猪喂服30mg百球清,结合二甲硝基米唑进行综合治疗。还应该定期驱虫、消毒,给病猪喂服伊维菌素、丙硫苯咪唑、驱虫净(按照药物说明中的剂量喂服),36小时之后即可排虫,或者给病猪喂服吡喹酮,每公斤50mg,就可以有效缓解寄生虫腹泻症状。

(四)母猪产后炎症引起的仔猪腹泻

1.临床表现

仔猪腹泻的情况较为特殊,尤其是15日龄的仔猪,其产生腹泻多是由于母猪产后炎症而引起的,比如母猪产后出现乳腺炎,或者体内含有隐形血液原虫,都可能导致仔猪免疫力低下,在吃上初乳之后,仔猪可能排出白色稀状粪便,或者仔猪由于抵抗力不高,可能出现肝脏损伤、脱水、拉酸奶状粪便,在后续生长过程中,体型发育缓慢,渐进性消瘦,采食量不高,影响养分吸收。

2.防治措施

要想避仔猪腹泻,首先养殖技术人员应该做好母猪产后管理和饲养,做好母猪产期的清洁和消毒工作,比如利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母猪乳头,让仔猪尽早吃到初乳,坚持母仔同治原则,尽量利用中药治疗法,比如添加白头翁散、益生菌、阿莫西林、乌梅,添加纯净水加热后灌服。或者注射土霉素10ml,胺磺20ml,通过肌肉注射方法,避免母猪出现隐形血液原虫,也可以按照每公斤体重10mg注射血虫净,同样利用肌肉注射方法,避免怀孕母猪产后出现炎症,并且做好母猪的疫苗注射工作,提高产后奶水质量,增强仔猪抵抗力,适当提高猪舍温度,合理控制氨气浓度,利用生石灰对猪舍进行吸湿、干燥、消毒,降低猪舍中病原量,对于10日龄以下的仔猪,可以喂养温开水+中药黄芪+口服补液盐,以此降低仔猪腹泻发病率。

结束语:综上所述,要想在维护我国国家食品安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畜牧业经济产量与产能,养殖技术人员应该摸清猪疾病发生特点,做好饲养管理,通过科学养殖,最大化避免生猪疾病发生,将预防管理和治疗措施相结合,建立生猪腹泻疾病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吕建雨,张岳峰,彭海馨,王汇鑫,李艳华.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芪姜粉治疗猪脾胃虚寒型腹泻的效果和作用机制[J].中国兽医杂志,2022,58(01):16-26.

[2]曾秀秀,宋德平,张帆帆,李凯,叶昱,丁珍,吴琼,肖琦,于振兴,顾俊,陈君,张誉瀚,曾秀,何后军,唐玉新.三种猪的肠道腹泻冠状病毒三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0(15):105-109.

[3]王成,王锐,孙孟佳,黄秀菊,雷志坚,王鹏,秦世新,向成志.2021年春季湘西州部分地区4种猪腹泻相关病毒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养猪,2022(02):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