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脱硝催化剂活性下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电厂脱硝催化剂活性下降分析

刘刚

华电新疆五彩湾北一发电有限公司

摘要燃煤电厂对后期排放的氮氧化物采用的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进行处理,但是中国的脱硝技术发展时间较短,大部分依靠引进国外技术。这就导致实际在应用的时候经济性较差,而且在使用催化剂时会失去活性,为了降低成本,催化剂会再次利用。文章针对燃煤电厂的脱硝催化剂失活和再生的问题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研究。

关键词:燃煤电厂;脱硝催化剂

1电厂脱硝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1.1磨损

由于是装置于电厂的除尘装置前面,这就使得烟气或携带有一些飞灰颗粒。经过高度碰撞之后,这些颗粒会磨损催化剂。而具体的磨损程度,则受到催化剂的烟气流速、颗粒粒径分布、颗粒浓度、机械强度、撞击角度等影响。为了减少此种磨损现象,一般会对催化剂口边缘进行硬化处理,或是采用有着较高耐磨程度的材料来制作催化剂。

1.2堵塞

我们知道,催化剂中含有V2O5,在V2O5作用下烟气中含有的SO2可以被氧化成SO3,SO3和H2O及NH3反应,会形成硫酸铵与硫酸氢铵,而硫酸氢铵的粘附性很强,容易将催化剂孔堵塞。同时,催化剂表面的微孔也可能进入烟气中较小粒径的飞灰,进而堵塞催化剂孔。而催化剂堵塞的又一种形式,则是通道堵塞。在流经反应器的时候,燃煤烟气所携带的飞灰颗粒会在催化剂表面积极,若是不及时清理,就会在表面积聚越来越多的飞灰,从而堵塞通道。烟气中除了较小粒径的飞灰颗粒,还会夹杂着某些较大尺寸的灰粒,也就是“爆米花灰”。由于这些灰粒的粒径比催化剂的通道尺寸大,就会出现堵塞催化剂通道的情况。

1.3中毒

(1)碱金属中毒碱金属在煤中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为非活性碱,其存在于硅酸盐矿物中如长石、云母等;另一种为活性碱,比如有机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等。在碱金属接触到催化剂表面的时候,催化剂活性位置的碱金属会喝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致使催化剂出现钝化。(2)砷中毒在具体运用催化剂的时候,致使催化剂失活的一项重要因素就是砷中毒,尤其是在低飞灰情况下,更是降低催化剂活性的关键因素。引起砷中毒的,是烟气中所含有的As2O3。As2O3分散于催化剂汇总,并在非活性与活性区域固化,进而限制到催化剂内反应气体的扩散,破坏到毛细管。此种催化剂中毒情况无法逆转,会严重影响到运行。

2催化剂再生

脱硝系统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催化剂,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脱硝效果,而且催化剂的活性会随着系统运行时间的增加出现下降的趋势,一般情况下到3年时间就需要整体更换。但是对于燃煤电厂使用脱硝的机组来说,大量的更换必然会废弃很多脱硝催化剂的产生,而更换催化剂的成本占比会超过30%,如果采用再生工艺,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通常情况下,失活催化剂的基本活性体积为60%~70%,主要是因为孔道堵塞、活性位被覆盖导致失活。从本质上来说可以采用失活催化剂再生的方法,比如热还原再生、SO2酸化热再生、酸洗再生、碱洗再生等等。第一,水洗再生。通过高压空气清洗催化剂结合去离子水,对催化剂表面的可溶性毒物质去除,最后采用空气干燥的方法冲洗掉催化剂表面的颗粒物。但这种方法没有办法恢复因为碱金属导致的失活。第二,对于失活催化剂来说,其中的酸液再生会清除催化剂的表面,恢复其失活催化剂的酸性。有相关学者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对于碱金属中毒使用硫酸酸洗再生法之后,可以恢复活性90%以上,而且把SO2引入催化剂表面,也能够洗去表面上的钒。通过碱液处理失活催化剂,利用可溶性的特点清除催化剂表面的有毒物。有相关学者研究得出,对于失活的脱硝催化剂活性想要得以恢复,可以采用NaOH溶液,提升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第三,热还原再生失活催化剂,能够对催化剂表面的硫酸铵盐进行分解,再通过降温处理的方式暴露出活性位点。对气体进行还原,在高温条件下会在惰性保护气体中融入NH3或H2。第四,SO2酸化热再生就是在酸化再生催化剂,在气态条件下通过高温处理催化剂,增强其酸强度,提高催化剂表面的酸性位点,进一步增加催化剂的活性。

3催化剂的未来发展

3.1研发高性能

脱硝催化剂我国煤质复杂,准东高碱煤,东北蒙东高砷煤,南方高汞、高硫高灰煤,直接导致燃煤电厂烟气中含有多种易导致催化剂中毒的成分。政策鼓励采用“生物质利用+焚烧”处置模式,将垃圾焚烧发电厂、燃煤电厂、水泥窑等协同污泥和生物质燃料作为其处置的补充。掺烧污泥和生物质燃料产生烟气成分较为复杂,除氮氧化物、硫氧化物,还有氯化物、重金属等。因此需要持续从催化材料组成、表面微结构设计,创新材料解决机组低负荷运行时,催化剂低温脱硝活性、疏水性与耐铵盐沉积中毒等难题,适应烟气中的碱和重金属成分,减缓催化剂失效。

3.2开展复杂烟气工况

催化工艺研究全面开展实际烟气条件下(低温、高尘、高硫等)催化剂性能评价试验,建立反应温度、空速、水蒸气、SO2等参数与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之间的关系,为宽温脱硝催化剂的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蜂窝催化剂挤出成型工艺已经成熟,但该工艺对活性组分用量,生产工艺参数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并且对于高孔数蜂窝催化剂的成型较为困难。涂覆工艺能显著节约原料,降低催化剂的成本,具有工艺操作简单,强度高,容易再生的优点,此适合高孔数,高含量活性组分的蜂窝催化剂制造,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烟气的脱硝需求。

3.3开发宽温脱硝催化剂的选型设计方法

根据燃煤电厂烟气条件,合理设计脱硝催化剂是脱硝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基于大数据筛选催化剂配方、考虑具体烟气工况的影响,计算催化剂用量、活性成分含量、系统运行耗氨量、喷氨温度、催化剂布置方式及催化剂寿命等技术参数,得到满足工程条件的可用于烟气脱硝的催化剂设计选型参数。在满足脱硝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损耗及事故率,提高系统运行效率,降低脱硝系统的运行成本。

3.4探索脱硝催化剂原位/离线再生方法

通过试验及理论计算,获得低温条件下ABS在催化剂及反应系统中生成及累积条件(温度、空速、NO/NO2、水蒸气等),全面评估宽温催化剂在低温运行的安全性。同时,开发基于不同材料与中毒物质特征的原位解析方法与技术,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

3.5实施脱硝催化剂

全寿命管理宽温脱硝催化剂投资成本较高,且催化剂有使用寿命限制,到期后需加装或更换新的催化剂,增加投资成本。因此应通过加强催化剂管理,规范安装、运行、检测及维护等全寿命管理过程,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随着运行时间增加,催化剂的失活不可避免,脱硝催化剂的全寿命管理对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废旧催化剂被定性为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理难度大,加强废旧催化剂的处理技术研发,包括催化剂的二次再生技术以及从废旧催化剂中提取微量元素、回收有效成分等是未来发展趋势。

结语

总之,作为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的核心所在,催化剂的成本约占到脱硝系统初期建设成本的30%~40%。并且,一般在运行了3-5年之后就应进行更换,这就会使系统的运行成本高居不下。《对于可逆中毒的催化剂,如果采用适当的再生工艺,则可实现更换费用的极大节省,且可使脱硝效率恢复到初始效率的90%~100%。此外,催化剂就任其废弃的话,将会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所以,对催化剂失活开发、采用适当的回收方法及再生方法,显得尤为关键。

参考文献

[1]谢旺旺. 坡缕石对Ce基脱硝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机制[D].兰州理工大学,2021.DOI:10.27206/d.cnki.ggsgu.2021.000103.

[2]谢兴星.平板式脱硝催化剂活性检测小试装置及其应用[J].山东化工,2021,50(04):292-293.DOI:10.19319/j.cnki.issn.1008-021x.2021.04.110.

[3]马少丹.燃煤电厂SCR脱硝催化剂失活与再生研究[J].化工管理,2020(36):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