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的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2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的路径研究

王秀坤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和平乡学校 166599

摘要: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在学生心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立足于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和新媒体等资源的利用,探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的路径,希望以下内容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党史;初中课堂教学;学生思想教育

引言: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曾说过:“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就是说,如果想要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必须先了解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断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深入学习党史,才能理解党为什么能由弱变强,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引导师生认清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方向,明确各自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从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的力量。所以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路径的研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提出背景:融入教材探索百年党史“大思政课”

2021年4月1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在第7期《求是》杂志刊发文章《精心谋划 切实抓好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做好进教材工作,以党史学习教育用书为指引,修订完善中小学语文、历史、思想政治统编教材,积极稳步推进三科统编教材使用全覆盖,为学生打好红色底色。”本着“思政教材”和“教材思政”的理念,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探讨如何将党史教育融入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使百年党史“大思政课”形成更大的学科合成力,把党史学习走深走实。

课标里面要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学会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百年党史包括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初中思想政治“三年六册”教材涉及内容包括“道德、心理、法律、国情”四个维度的教育,党史和思想政治课的内容都非常丰富,如果简单地把党史中的人物故事、革命故事等作为教学资源渗透到思想政治教材内容中去,就难以实现深度的有机融合,其“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就缺乏指向性。因此,我们要在深度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做好教材整体设计,依据“党四史”教育内容和教材中涉及的党史内容,按照“四个维度”进行有机整合,同时利用本地党史资源、网络资源对教材“短板”内容查漏补缺,充盈教材,实现党史与教材的深度整合。



二、路径探究:多措并举培养社会主义的“新接班人”

1、整合学科,找准党史教育切入点

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与党史教育的宗旨是相一致的,两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初中思想政治教材具有融入党史教育资源的天然优势。为此,教师要认真梳理教材相关内容,找准融入党史教育资源的切入点。

以初中政治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为例,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走向共同富裕的伟大历程。目标是要引导学生认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党带领人民走向富强的奋斗史。如果单纯地讲授教材知识,那么教学将会显得十分枯燥、乏味。成长于新时代的学生,对于国家、民族曾经经历过的苦难缺乏体验,也很难切身感受民族复兴的艰难。要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达成教学目标,就必须要让改革开放的整个奋斗过程变得直观、立体,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已有的社会经验感受到改革开放的不凡和伟大。基于教材内容与党史教育的高度一致性,笔者以“党的百年奋斗史”作为党史教育的切入点。在授课内容上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强起来→中国共产党奋进新时代扬帆再出发”为授课主线。在教学形式上,教师采用“乘坐时空列车”的形式将整节课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带领学生经历“北京站(1949 年)→凤阳站(1978 年)→深圳站(2020年)→武汉站(2021 年)→北京站(2022 年)”。对教材进行重新梳理和建构,一方面契合了教材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另一方面契合了党史教育的需求,加强党史知识教育,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程。

2、依托活动,激发学生党史学习热情

根据中组部、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党史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以弘扬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光辉历程为重点,以开展贴近学生、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在师生中广泛开展党史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从而激发师生学习党史、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热情。党史教育活动需要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如红歌大家唱、党史小故事、党史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绘画展览、党史读书会等等学生能够全体参与进来的亲民形式开展。还要抓住活动开展的契机,如利用国庆节、党的生日、建军节、春节、清明节、青年节等重大节日和“一二.九”、“九.一八”等纪念日等,在节日和纪念日全社会都会开展一些列的活动,这在无形中为学校党史教育活动创造了更加深入学生内心的党史学习氛围。

3、活用资源,拓宽学生党史学习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可见红色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精神和文化,是学校开展党史教育的宝贵素材。地方红色资源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学生党史教育可利用的优势资源。如:我们黑龙江所特有的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学校借助地方红色资源,将红色文化内涵和精神融入学生思想教育中,不断拓展新时期学校党史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思想导向功能,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同时在党史学习过程中,还可以适当融入地方党史教学,通过学习地方特色党史精神以及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方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地方的党史文化,拓宽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党史的认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党史的热情。如:带领学生去参观铁人纪念馆、博物馆、东北抗联旧战场等活动。

4、善用媒体,优化学生党史学习方式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发展以及 5G的广泛普及,学生越来越依赖于从网络获取即时信息,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由于网络媒体的便捷性、开放性,在新时代如何掌握好互联网这把“双刃剑”,对于学校强化学生党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加强对于学生在网络接受信息和发表言论的管理,弘扬社会主旋律,加强正面报道、宣传和教育,提高学生对于复杂网络信息的过滤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借助最新的信息化技术创新学生党史教育的途径。学校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媒体对于学生学习党史教育的积极作用,依托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借助于更为先进、方便和快捷的学习手段,采取远程教育、数字化教学以及官方自媒体平台等为学生党史教育提供支持。

结论:将党史教育融入初中思想政治课堂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党在民族复兴过程中所作出的伟大贡献,感悟党百年不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最终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徐亭.党史教育与初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融合的路径初探[J].现代教学,2021(12):37-39.

[2]侯清江.初中思想政治学科进行党史教育的路径探析[J].辽宁教育,2021(13):13-15.

本文系课题名称:《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的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JF14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