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4

中澳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研究

赵梓琼,彭玺倬,杨枚以,刘信恒

(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摘要:根据联合国贸易商品统计数据库数据,本文对2015—2020年中澳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互补和贸易结合度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澳大利亚各有优势的农产品,并且中澳两国优势的农产品种类的数量比较均衡且互不重叠;中国和澳大利亚农产品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且具有明显的差别。正好验证了中国与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竞争优势的差异,充分说明两国农产品贸易方面有潜在的贸易扩展空间;总体上来看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农产品贸易结合度指数都大于1,说明两国的贸易结合度比较紧密;但是从趋势上来看,贸易结合度指数呈现递减的趋势,说明两国的农产品贸易结合度呈下降趋势。基于此,文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 比较优势 贸易互补 贸易结合度


一、引言

中国和澳大利亚都是世界上农产品的主要进出口国家,同时也是农产品的净出口国,近年来出口额稳定位于世界农产品出口额的第五和第六位,仅次于欧盟、美国、加拿大和巴西。2015年—2020年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额分别从2015年的1356.2亿美元,占世界农产品进出口额4.84%,增长到2020年的1734.6亿美元,占世界农产品进出口额6.36%;澳大利亚农产品进出口额从2015年的421.1亿美元,占世界农产品进出口额1.50%,增长到2020年的445.8亿美元,占世界农产品进出口额1.63%。同时,中国与澳大利亚互为对方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中国位于日本和美国之后,是澳大利亚的第三进口国;澳大利亚是中国的第四大进口农产品来源国,仅次于美国、阿根廷、巴西。

二、中国与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中国出口到澳大利亚的农产品贸易额总体不明显。农产品贸易额从2011年的8.73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9.28亿美元,增幅6.3%,年均增长率只有1.26%,增长最快的年份为2013年,但也只有1.5%,在2015年还出现了下滑趋势,远不及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出口。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出口到澳大利亚的市场相对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市场要小得多。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贸易额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增长速率较快,仅在2014年较2015年贸易额略有下降。农产品贸易额从2011年的20.66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42.13亿美元,增幅为103.92%,年均增长率20.78%。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1.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显性比较优势(RCA)指数是目前测算一国某类商品在世界该类商品中的竞争优势最常用的方法,它最早由巴拉萨提出。由于本文研究的是中澳两国农产品的双边贸易,因而对指数的计算公式做如下修正:

RCA=(Xjk/Xjt)/(Xmk/Xmt) (1)

(1)式中,Xjk表示jk类农产品出口额,Xjt表示j国所有农产品出口额,Xmk表示世界k类农产品出口额,Xmt表示世界所有农产品出口额。如果RCA<0.8,表明该类农产品竞争力较弱,如果0.8<RCA<1.25,表明该农产品具有中度的出口竞争力,如果1.25<RCA<2.5,表明该类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如果RCA>2.5,表明该类农产品具有极强的出口竞争力(张复宏,2009)。

(二)数据

1.农产品的界定

关于农产品的界定不同的国际组织机构有不同的分类方法,目前国际通用的主要有两种分类体系:一种是《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系统》又称“HS”。在HS的产品分类体系下,把农产品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动物及动物产品;第二类为植物产品;第三类为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物、食用油脂调制品;第四类为调制食品、饮料、酒类及醋、烟草;另一种分类体系是《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又称“SITC”。在SITC分类体系下,把农产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包括渔业产品在内;第二类为饮料及烟草;第三类为非食用原料,包括木材等林产品在内。

2.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来自联合国贸易商品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 DATABSASE)。它由联合国统计署创建,是目前全球最大、最全、最权威的国际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最早可以追溯至1962年,包括了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数据,包涵了世界99%的商品贸易,真实反应了世界商品贸易的流向。为满足不同的需要,该数据有三种商品分类体系,且各体系有各自的统计数据。为了与农产品分类保持一致,本文采用HS的原始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四、比较优势分析

利用公式(1)对中国与澳大利亚2011年—2015年间各类农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进行测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2011--2015中国与澳大利亚各类农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中国

澳大利亚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HS01

0.660

0.629

0.603

0.557

0.586


2.527

2.294

2.149

2.959

3.071

HS02

0.220

0.195

0.183

0.199

0.187


2.943

2.884

3.148

3.722

3.818

HS03

2.763

2.816

2.841

2.855

2.755


0.508

0.453

0.435

0.454

0.459

HS04

0.142

0.153

0.133

0.132

0.162


1.263

1.259

1.122

1.117

1.069

HS05

4.934

5.131

4.878

4.762

4.049


0.521

0.669

0.580

0.695

1.076

HS06

0.259

0.296

0.286

0.413

0.320


0.034

0.030

0.022

0.020

0.022

HS07

3.356

2.761

2.788

2.766

2.784


0.751

1.012

0.716

0.671

0.987

HS08

0.880

1.005

0.995

0.935

1.040


0.302

0.365

0.487

0.488

0.604

HS09

0.969

0.978

1.184

1.133

1.126


0.042

0.039

0.043

0.041

0.042

HS10

0.124

0.086

0.096

0.082

0.062


3.249

3.266

3.077

2.902

2.733

HS11

0.772

0.762

0.729

0.689

0.657


1.720

1.724

1.800

1.680

1.475

HS12

0.680

0.653

0.671

0.688

0.670


1.147

1.286

1.442

0.925

0.890

HS13

2.958

1.832

2.919

3.421

3.690


0.044

0.024

0.040

0.070

0.075

HS14

2.429

2.966

2.550

2.652

2.847


0.010

0.024

0.010

0.008

0.009

HS15

0.118

0.124

0.142

0.149

0.158


0.312

0.273

0.345

0.329

0.292

HS16

4.190

4.434

4.147

3.956

3.671


0.149

0.132

0.115

0.113

0.121

HS17

0.582

0.570

0.659

0.744

0.799


0.275

0.242

0.229

0.194

0.197

HS18

0.173

0.178

0.203

0.226

0.203


0.225

0.192

0.188

0.194

0.173

HS19

0.640

0.604

0.543

0.510

0.487


0.582

0.549

0.554

0.400

0.416

HS20

2.935

3.114

2.965

2.762

2.583


0.158

0.147

0.136

0.110

0.090

HS21

0.862

0.913

0.895

0.899

0.966


0.385

0.364

0.362

0.433

0.665

HS22

0.271

0.302

0.272

0.323

0.386


0.977

0.926

0.836

0.788

0.795

HS23

0.761

0.949

0.777

0.875

0.754


0.404

0.351

0.354

0.327

0.290

HS24

0.678

0.686

0.676

0.632

0.684


0.148

0.090

0.057

0.061

0.055

资料来源:UN COMTRADE DATABSASE,作者整理所得


表2:中国与澳大利亚农产品优势水果比较

中国优势农产品

印度优势农产品

  1. 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鱼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HS03)

  2. 其他动物产品(HS05)

  3. 根及块茎、食用蔬菜(HS07)

  4. 树脂、树胶、虫胶及其他动物产品(HS13)

  5. 编制用植物材料、其他植物产品(HS14)

  6. 鱼、肉、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制品(HS16)

  7. 坚果、水果、蔬菜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HS20)

  8. 甜瓜或柑桔属水果的果皮、食用水果、坚果(HS08)

  9. 马黛茶、咖啡、茶及调味香料(HS09)

10、混杂的可食用原料(HS21)


  1. 活动物(HS01)

  2. 肉及食用杂碎(HS02)

  3. 谷物(HS10)

  4. 制粉工业产品、面筋、菊粉、淀粉、麦芽(HS11)

  5. 稻草、用药或工业用植物、饲料及麦秆、杂项果仁及果实、油子仁及果实(HS12)

  6. 天然蜂蜜、蛋品、乳品及其他食用动物产品(HSO4)

  7. 酒、醋、饮料(HS22)


表1测算了在2011~2015这五年间中国与澳大利亚农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表3基于表1中的结果列出来了两国优势农产品结构,从表2计算结果,可以发现:中国与澳大利亚各有优势的农产品,并且中澳两国优势的农产品种类的数量比较均衡且互不重叠。中国在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鱼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HS03)、其他动物产品(HS05)、根及块茎、食用蔬菜(HS07),树脂、树胶、虫胶及其他动物产品(HS13),编制用植物材料、其他植物产品(HS14),鱼、肉、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制品(HS16),坚果、水果、蔬菜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HS20)这七类农产品上具有极强的出口竞争优势;在甜瓜或柑桔属水果的果皮、食用水果、坚果(HS08),马黛茶、咖啡、茶及调味香料(HS09)、

混杂的可食用原料(HS21)这三类农产品上具有中度的出口竞争力。澳大利亚在活动物(HS01)、肉及食用杂碎(HS02)、谷物(HS10)这三类农产品上具有极强的出口竞争优势;在制粉工业产品、面筋、菊粉、淀粉、麦芽(HS11),稻草、用药或工业用植物、饲料及麦秆、杂项果仁及果实、油子仁及果实(HS12)这两类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优势;在天然蜂蜜、蛋品、乳品及其他食用动物产品(HSO4),酒、醋、饮料(HS22)这两类农村品上具有中度出口竞争优势。

从各类优势出口农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来看:在2011~2015年间,中国的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鱼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HS03),树脂、树胶、虫胶及其他动物产品(HS13),编制用植物材料、其他植物产品(HS14),在甜瓜或柑桔属水果的果皮、食用水果、坚果(HS08),马黛茶、咖啡、茶及调味香料(HS09)、混杂的可食用原料(HS21)的RCA指数呈上升的趋势,这说明这六类农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有不断增强的趋势,而其他动物产品(HS05)、根及块茎、食用蔬菜(HS07),鱼、肉、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制品(HS16),坚果、水果、蔬菜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HS20)的RCA指数均呈下降的趋势,说明这三类农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不断减弱的趋势;同时,澳大利亚活动物(HS01)、肉及食用杂碎(HS02)的RCA指数呈上升的趋势,说明这两了农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不断增强的趋势,但是谷物(HS10)、天然蜂蜜、蛋品、乳品及其他食用动物产品(HSO4),酒、醋、饮料(HS22)的RCA指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说明这三类农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有不断减弱的趋势;制粉工业产品、面筋、菊粉、淀粉、麦芽(HS11),稻草、用药或工业用植物、饲料及麦秆、杂项果仁及果实、油子仁及果实(HS12)RCA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这两类农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表3计算结果,可以发现:中国与澳大利亚各有优势的农产品,并且中澳两国优势的农产品种类互不重叠。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与两国的农产品的生产资源禀赋密切相关。但总体来说两国的优势农产品比较均衡。

五、结论与政策启示

经过深入分析,本文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对澳大利亚出口农产品贸易额增长缓慢,而中国对澳大利亚进口的农产品贸易额增长较快,但双方双方贸易地位不对等,中国存在着巨额的贸易逆差,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2)中国与澳大利亚各有优势的农产品,并且中澳两国优势的农产品种类互不重叠。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与两国的农产品的生产资源禀赋密切相关。但总体来说两国的优势农产品比较均衡。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中国与澳大利亚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应加强合作,如可以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适度的降低或免除双边农产品的关税措施,开放两国的农产品市场。(2)从两国农产品贸易存在产业的互补性的层面来看,中国可以扩大对澳大利亚出口HS03、HS05、HS07、HS13、HS14、HS16等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以缓解我国出口的农产品过度集中于部分国家或地区的不利局面。同时,澳大利亚也可以向中国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如HS01、HS02、HS04、HS10、HS11、HS12类农产品。


参考文献

贺梅英,2008:《广东与东盟水果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国际经贸探索》第11期。

范婕,2010:《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潜力分析》,《技术经济》第五期。

孙致陆、李先德,2004:《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与结构: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实证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吴学君、龚梦,2011:《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经济地理》第7期

凌振春,2006:《中澳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上海经济研究》第11期。

李艾婧,2015:《中国与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原因及趋势分析》,《经济问题探索》第8期。

何立春,2010:《解析中国与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流量》,《农产品贸易》第1期

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政策效应评估及战略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022KY0221

作者信息:

赵梓琼,女(2002.3-),广西桂平人,汉族,本科,国际贸易理论。

彭玺倬,女(2001.11-),陕西西安人,汉族,本科,国际贸易理论。

杨枚以,女(2000.3-),广西柳州人,苗族,本科,国际贸易理论。

刘信恒,男(1985.8-),广西桂林人,壮族,博士研究生,讲师,国际贸易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