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探讨

高广富

泰安鸿浩永和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泰安市 邮编 271000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相关行业也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在城市建设当中随着高楼大厦的不断增多,建筑相关的材料种类也不断增加,因为材料的质量同工程整体质量存在密切的关联,应当规范相关的建筑材料检测工作。针对建筑材料进场过程来看,材料质检人员应对材料开展全面检查,并结合有关规定进行材料进场的复检,强化建筑材料检测,全面确保材料质量,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探讨

引言

根据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数据统计,建筑材料问题是导致众多事故的主要原因,所以要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着重点就在于加强对工程材料的检测监督的力度。在开展建筑材料检测时,应全面确保建筑材料质量,促进建筑工程有序开展。但是实际施工时,还有诸多的影响因素会造成建筑材料的检测质量出现差异。

1建筑材料检测的意义

1.1安全方面的意义

建筑工程中材料的承载力是建筑安全的重要保障,而材料自身质量则是影响其承载力的重要因素。例如在施工过程中的钢筋、混凝土等常见的建筑材料中,要求其强度与韧度要严格符合国家标准,以满足建筑工程中的实际需要,为建筑物的使用人员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场所。对于在建筑材料中掺假掺杂等违法现象要严厉禁止,依法予以追究,为房屋居住者提供安全保障。

1.2经济方面意义

使用劣质建筑材料可以在工程初期节省一定材料成本,但是长久来看不仅不会缩减经费,反而会因材料质量的不过关造成一定安全隐患,增加后期的维护成本,在使用寿命方面也会大打折扣,影响建筑物的价值。而且检查维护需要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会大大增加建设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所以通过科学的材料检测手段可以筛去不符合质量规范的建筑材料,来确保材料的安全性以及提高经济效益。

1.3使用方面的意义

通过材料检测的建筑材料可以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设计图纸是对未来工程进行的科学预测,在进行各方比对后才得出的。在整个工程的施工环节如果偷工减料会使未来实际成品的承载量不够,后续工作难以开展,还会延长施工进度,造成房屋交付滞后,影响购买者的使用体验。进行建筑材料检测,可以让更加安全可靠的建筑材料流入施工现场,更好地满足施工设计,提高建筑质量。同时也能为开发商创造更大收益,更好地满足使用者需求。

1.4推广的意义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规模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建筑业的生产技术与工艺也在变得越来越丰富,建筑市场上涌现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材料与工艺技术。通过材料检测可以让材料的构成比例更加科学合理,更好地满足现代化施工要求,大大提升了建筑物的实用性,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注入活力。

2建筑材料检测现状

2.1样品管理

建筑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建筑质量,为提升检测效果,应重视样品取样、运输、仓储和处理过程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确保其在后续样本识别工作中发挥自身价值。在运输过程中要有效保证样本的安全性。取样中,需要按照检测规范和实际需求,选取具有代表性、科学性、有效性和完整性的样本。样品自身的性质对于提高建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具有直接影响。在选取样本时,也应当遵守一定的规范。一,规定一组材料中的取样应当处于该组材料的不同部位。二,在采样位置上,应当按照规格中规定的大小对样品的长度和宽度进行截取,在确保样品数量正确的同时,确保取样方法和手段正确,从而提升样品检测的准确性。如果样品数量过少,且取样方法不正确或取样位置出现错误,则最终检测结果也会产生较大的偏差。三,在取样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样品与抽样数量、取样方法之间的关系,实践中应当采取统一的方法进行取样,避免出现误差,或对最终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2.2检测过程控制

一部分建筑材料对于外界环境的敏感程度较高。例如,混凝土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因此,在检测过程中,检测团队应严格控制检测环境的条件,为材料的维修和测试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确保检测工作能顺利开展。例如,在检测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性能时,检测人员会控制检测环境的温度。试验过程中,检测人员将这种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分为9组,按照试件制作规范将这9组试件投入抗纵向拉力的试验。首先这9组试件会被进一步分为3小组,检测人员对这3个小组分别进行抗拉力测试。需要注意的是,这3个小组的试验环境差别在于每个小组的温差等级相差了5℃。按照要求对3个小组进行试验环境匹配后,对3个组的试件进行试验。完成3个小组的试验后,计算每组卷材的抗拉强度,并整理数据,最终得到3组卷材的平均抗拉强度。

2.3 数据分析及处理

检测结果及数据分析过程需要以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为标准和前提。同时,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对于检测结果分析和资料整理过程也十分重要。对于客户而言,检测结果具有保密性、准确性和实时性,检测结果应当满足客户的项目需求,检测机构也需要为客户提供一定的数据安全保障。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即使样本在具有同一性的情况下,也会因为检测结果不连续出现偏差。

为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技术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应当严格筛选物料种类,适当做出取舍,提高检测工作的合理性。

3提高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的措施

3.1明确检测项目

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要运用的材料类型是比较繁多,为了确保建筑施工质量,在材料投入作业使用时往往需要入场前的复检。材料检测工作人员首先要明确检测项目,对不同类型的施工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检测,以保证各项数据都符合国家规定,检测项目中的检测指标也必须满足国家、部门颁布的相应标准要求。比如混凝土的强度与耐性是检测的重点,重点检测其中的含泥量以及碎片颗粒等项目,如果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要对质地疏松的混凝土做压碎处理,检测其压碎值,以确保混凝土的坚固性。

3.2取样数量与方法的科学运用

针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来说,应先开展抽取试样工作,对于批次存在差异的建筑材料,需抽取相应比例的材料样品,抽样部位及方法应结合相关标准要求完成。因抽取试样的比例同试验检测结果准确性存在较强的关联,比如抽样比例相对较低,以及抽样部位存在差异,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增加检测误差,严重的话,还会导致试验结果同具体状况存在相反情况。在选取检测样品时还要查看其代表性,要按照规定程序去实施,主要是为了让检测结果更加具有专业性,减少检测过程中出现的疏漏,以降低施工风险,减少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成本,让负面效果达到最低,来满足检测的预期收益。

3.3使用科学检测设备

在材料检测的条件与程序都符合规定的情况下,使用更加科学精密的检测仪器可以使检测结果更为专业,对于整体建筑材料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在使用科学先进的设备仪器时要注意好后续的维护保养工作,对其定期检查,确保使用性的稳定。例如在检测水泥的强度以及混凝土的耐性等性能时,荷载速度的快慢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为了确保数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完成规范规定的荷载加速度,并自动记录、联网传输到服务器,减少中间人为环节,降低风险,使其准确、快速地完成试验。

结语

做好建筑材料检测质量分析,有助于实施建筑材料质量的识别与优化,进而促进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保障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本文通过对检测合格率低于97%的常用建筑材料进行梳理探讨,归纳分析其质量成因并予以总结,实现建筑材料检测工作成果的转化应用,旨在推进建筑材料的质量优劣的辨别,提升建设工程的质量控制,同时,希望能为建筑材料的质量改进与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余浛.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浅述[J].环球市场,2020(5):304.

[2]余奇.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J].湖北农机化,2020(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