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铁轨道损伤原因及维护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9
/ 2

城市地铁轨道损伤原因及维护方法

1翟括 2佟爽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浙江省宁波市 315000

摘要:在地铁长期运行中,轨道在多次磨损、天气因素等影响下出现老化损伤等情况不可避免,会对行车安全构成较大威胁。为此相关人员需明确城市地铁轨道施工的重难点,找出地铁轨道出现损伤的具体原因,并制定出高效合理的维护措施,设定好地铁轨道施工的方向,切实保障地铁轨道的安全性能。

关键词:城市地铁轨道;损失原因;维护方法


1地铁轨道出现常见伤损的主要原因

当前地铁线路长度不断增加,运营时间也不断延长,人们对线路安全给予了高度重视,其中轨道结构安全对整体行车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地铁位于地下,且行车密度较大、载客量众多、养护维修时间较短,这对轨道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轨道结构中不同构件的寿命不尽相同,尤其在设备老化后导致安全性能急速降低,很容易发生脱轨等重大事故,所以对轨道安全性进行全面检测十分必要。但是,当前部分城市轨道安全检测主要在日常维护中开展,且凭借人力和小型设备完成,检测效率与可靠性较低。地铁轨道出现常见伤损的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因轨道材质存在缺陷或疲劳所致。其主要表现出以下三种形式:(1)裂纹。由于轨道的制作工艺不够完善,致使轨道在投运之后因受外力作用而发生缩孔与偏折,在长时间作用下则会在轨腰与轨头处发生裂纹。(2)剥离掉块。在制作轨道时所选用的材料质量不合格,导致轨道所能承受的接触应力较低,如此便导致轨道极易发生剥离掉块。此外,若是铁轨线路不畅或轨道中含有杂物,均会导致轨道发生剥离掉块。(3)核伤。若所选用的轨道材质内部存在缺陷,当轨道投运较长时间,在外部荷载的重复作用下,促使轨道表面磨损严重,核伤四周的钢轨不足以抵抗外力作用时就会发生钢轨断裂。其次,焊接造成的损耗。(1)焊接接头:焊接接头的主要方式有铝热焊、移动气压焊、和接触焊三种方式。而在焊接的过程中,由于材料、设备、温度和操作工艺等方面的因素,都会对焊接的质量造成影响。铝热焊接的方式容易造成轨道的夹渣、气孔等损耗;移动气压则容易造成轨道的形状偏差和局部凹陷,以及过烧、未焊透等原因,直接导致轨道的损伤;(2)焊点的伤损:主要是因为焊接工艺的不过关,直接导致焊点处对轨道材料的直接伤损。再者,因接头护理不当或螺纹损伤所致。通常,地铁轨道接头部分所承受的应力远远大于其他部位,因此其是轨道中最为薄弱的部位。当对轨道接头护理不当时,则会导致机头发生裂缝;在我国,目前对轨道的检验方式主要有两种:(1)手工检验:由于地铁白天都处于行驶的状态,对轨道的检验一般都在夜晚进行,在加上手工检验的准确性都来自检验人员的主观判定,所以造成了在检验过程中的稍有疏忽就会对检验的准确性的降低。(2)小型静态检测机械:由于缺少动态检测的设备,而静态检测并不能完全的反映出车辆对铁路的真实损伤状况,所以,对轨道损耗的判定也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加之,在维修成本和检测周期上,都有一定的限制,如果轨道在两个检测周期中都未能及时发现损伤,就会造成轨道的折断,带来更大的生命安全和财产的损失。

2城市地铁轨道损伤的维护方法分析

3.1对损伤的防治对策

(1)提高轨道材料的工艺和质量。只有从根本上改善轨道材料的质量和工艺,研制出强度更高、韧性更好的轨道材料,才能才能应对外力产生的损耗以及抵抗自身材料的疲劳。(2)提升焊接工艺的技术水准。焊接不当会直接导致地铁轨道焊接损伤,相关技术人员需优先使用更为先进合理的无缝焊接工艺技术,使轨道接头位置的抗压力变得更强,降低焊接缝隙中污染物质堆积程度,避免轨道表面存在焊接接缝形成的裂纹性损伤。尽可能增加地铁轨道轨条的实际长度,降低轨道轨条的实际数值,降低焊接接缝的数值,使轨道完整性更强。(3)加强整体的维护工作:①曲线维护:对磨损严重的轨道曲线进行涂抹润滑剂、打磨轨道等减少对轨道的损伤;②接头维护:应用无缝路线,维修已经损耗的接头,并做好对所有接头的防护工作。③轨道防锈:经常对轨道进行保养和养护,防止轨道的锈蚀。(4)施工场地环境保护措施。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机制,清理干净建筑垃圾,将这些垃圾全部放置到相应位置。在完成轨道损伤修复工作之后,施工单位需立即拆除工地的围栏设施,同时清理干净工地环境,保障交通顺畅运行。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时期要按规定及时排放废气废水,实行降噪措施,缓解施工时期给周围居民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如果施工给周围居民带来不便,施工单位应立即整改。

3.2对轨道伤损的修复对策

当检测出地铁轨道发生伤损时,要及时采取合理的修复措施,避免伤损部分进一步扩大而导致断裂。轨道伤损修整技术措施有:(1)轨道磨修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利用打磨机来对轨道发生剥落、磨损的伤损部位进行打磨顺平,为确保打磨深度与工程要求相符,将每次打磨的长度控制在1m以内、深度控制在0.5mm以内,每次打磨完成以后要进行检验,若未达到工程要求则继续进行打磨,直到伤损部位修复结果符合检验标准为止。(2)轨面焊修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利用手工电弧焊、氧乙炔焊与氧乙炔焰金属粉末喷焊手段来对地铁轨道伤损部位进行修复。在使用轨面焊修技术时,要根据伤损的具体部位与严重程度来选择合适的焊接手段。其中,手工电弧焊经大量的实践证明为最简便实用的焊修技术,其修复效果良好且能够有效处理不能利用大型仪器设备来处理的损伤部位。对于轨道伤损修复,除了上述两种技术措施以外,还要注意在轨道接头处使用无缝线路来确保焊头处密实饱满。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轨道的损伤维护会直接影响轨道品质和实际运行质量,同时还会影响施工进展。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明确轨道损伤的原因,设定好施工维护的重难点内容,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施工管理措施,提升地铁轨道施工的效率,尽可能延长地铁轨道的使用寿命。开展超前管理等工作,规避风险,避免其出现损伤类问题;发现损伤后应第一时间修复损伤,防止损伤进一步加重,提升地铁管理维护的有效性。从地铁管理人员角度分析轨道管理以及维护工作所存在的缺陷问题,及时修复轨道损伤的部位。

参考文献:

[1]李双双,曹建明,王建同,潘玉鹏.浅析地铁轨道养护中打磨技术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21,28(05):95-96.

[2]张华.渗透探伤技术在地铁轨道检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1,6(06):131-132.

[3]苏伟.城市地铁轨道损伤原因及维护方法[J].铁路采购与物流,2021,16(0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