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人文需求的旧有建筑改造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8
/ 2

浅谈 基于人文需求的旧有 建筑改造设计

王波

南京匡合国际工程设计有限 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人类运用智慧创造出建筑物——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载体,伴随着人类漫长的进化史,承载了不计其数的人类文明。曾有位建筑大师说,建筑是拥有生命的,它虽然是凝固的形态,可在它上面蕴含着人文思想。基于此我们在城市的建设中,不仅需要考虑到建筑自身拥有的功能性,也必须将建筑的人文思想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其中作为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旧有建筑改造设计,更是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及思考。

关键词:基于人文需求;旧有建筑;改造设计

引言

建筑改造设计从规划开始,将建筑、室内、室外、景观等多个方面一体化考量,既要保留旧有建筑的原始特征与历史信息,又要重新赋予其新鲜的生命。

1、旧建筑改造的重要意义

所谓旧有建筑改造设计,就是将旧有的建筑物具有的历史价值进行主动挖掘,让它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环境中所具有的文化进行传承,延续,改造之后使它在当下仍然能够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通过对当时环境下建筑的了解,就可以清楚其曾经所发生的历史,通过对其进行好的改造设计,能够让整个建筑潜在的价值被发掘,对外面展现一个更好的城市文明。

近年来,无论是在城市规划,还是建筑设计方面,可持续发展正在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完全融入到旧有建筑的实际改造过程中,这是一个非常繁琐的工作,为了让旧有建筑的改造可以和现在社会发展的脚步一致,并且让他发挥自己独具的价值,这就需要将整个改造建筑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妥善而合理的解决,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需进行一定的筛选,让整个旧有建筑改造的方案变得更加完善,实行起来更加科学合理。此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基础设施基本老化,周边环境质量下降,人为的结构性破坏等,往往此类问题并不单一存在,如何将问题抽丝剥茧,需要设计人员保持“匠心”,将旧有建筑当做“文物”来进行处理,采取针对性措施后,使旧有建筑基础设施更新换代,周边环境变得更加生动,结构重新稳固,让建筑重新具备属于整个城市的特定功能,成为一个再次发光的城市名片,嵌入在城市的肌理之中,而且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代城市发展的脚步,在保持旧有建筑的风格和意义的同时,展现出不同的人文气质。

2、旧建筑再生设计要点分析

2.1满足人们的文化追求性

在对于城市的旧有建筑作出改造的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使人们在文化内容的实际追求中得到满足。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人们的追求也由物质追求转向了精神追求,这不仅需要让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舒适,而且也需要让人们在文化生活方面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建筑设计师在整个旧有建筑改造的设计过程当中,一定要对建筑所具有传统文化的内容做出详细的分析,确定好其特殊的文化核心,不断扩展旧有建筑实际的改造工作,逐步完善一个可靠的设计方案。举例而言,如河南安阳殷墟景区的改造设计,殷墟是具有的特殊时代文化的建筑,在对它进行改造过程当中,必须利用古建筑文化作为核心,控制好旧有建筑周围区域的尺度关系,与此同时,新增入的旅游建筑要融入其中,将整个区域中的各建筑景点完全地串联在一起,让整个建筑组群,富含不同层次的文化内涵。

2.2维持人们的环境平衡性

据过往的改造经验,在旧有建筑改造的过程当中,需要消耗很多的自然资源,并且其自身产生的衍生物也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由此人们在建筑的实际的使用过程当中,最需要进行科学管理的内容就是环境平衡性。在具体实施时,设计师需要提前对旧建筑区域的基础资料进行一个实地考察,其需要应用到的内容就要主动进行科学的考量,将新型建筑的要求有序地代入旧有建筑,使建筑改造在资源利用方面实施节约,这也是能够让城市得到持续发展的一个方式。除此之外,对于改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材料,根据其特性进行不用的相关处理工作,尽量发挥不同材料的特性,让其物有所用,尽可能的让整个改造的过程达到一个平衡性。

2.3保持建筑的使用过程中的功能性及整体性

对于旧有建筑的改造,一定要满足建筑物所具有的最基本功能,如防水、防潮、保温等。如果这些基本功能无法实现,那此改造设计就是不可取的。举例而言,我国有很多老旧小区基本均为平屋面,对此通常运用的手法就是采取平改坡的方式,这样既满足建筑的基本功能,也同时满足的建筑美观性,从根本上保证建筑的原有功能性;又比如建筑立面的改造设计方面,一般是去除原有饰面,重新进行防水保温及外观设计,或在原有立面外部重新设计表皮,如干挂石材、铝板等,当然除了上述的基本功能外,还有其他的建筑功能,设计师应结合实际需求,对旧建筑的改造方案不断地做出改善优化,让建筑方案的实施更加的顺利。

在满足功能性的同时,最需要进行遵循的就是整体性原则,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物的自身,对于周边的环境因素等都需要保持整体性。虽然不同的建筑物有着自己独有的风格特点,然而他们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在规律,设计师只需要掌握这些设计规律,就能够将一些具有个性化的内容完全的融入到改造设计过程之中,让整个建筑物在后续的存在中拥有更好的整体性。

3、基于人文需求的旧建筑改造设计

3.1旧建筑改造外观设计

在对旧有建筑物的进行改造设计方案时,其原有结构性体系一般是保持不变,仅针对它的外观形体做一些简单的调整。通长的设计手法就是在建筑物的外观添加一些装饰性的设计,从而达到某些特定的设计效果。这些手法在满足安全可靠基础上,进行表征化的处理,让整个旧有建筑的焕然一新,变得更加自然化,满足人们的人文需求。

3.2旧建筑改造材质设计

在改造设计过程当中,最能够直观体现就是对建筑材料的设计,通过对建筑纹理的形式做出深入研究、比选、模拟,利用当地地域特点、人文需求的材质,按照一定的科学规律及手法附着到旧有建筑上,足以让旧有建筑重获新生。

3.3旧建筑改造细节设计

最能体现人文要求的旧有建筑改造,一定是对建筑改造细节进行深入探讨的。如建筑的过道——建筑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功能空间,它不仅仅是路径的通道,它还能够将建筑物之间很好地进行区分,某些旧有建筑的空间分割由于种种原因,显得无序,过道起到了仅为走人的单一功能,老的手法中,在它的两侧墙面设置镜框,增强空间感的作用,这种手法过于单调,未能将室外的“绿色”及“蓝色”引入内部空间,为此在旧有建筑改造的过程中,适当的增加灰空间,将过道空间进行一定的延展,让建筑物周边环境存在的得到深入挖掘,打破原有建筑空间壁障,对建筑内部的结构设计重新进行规划,引入室外的绿色的植物,蓝色的天空。这仅仅是建筑细节改造当中一个局部特点,如果设计师在改造细节过程中,在这些细节上重点的推敲,那改造设计过程就会更生动,从而创造性迸发出人文建筑的闪光点。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技术也在不停的进步,人们在建筑物的实际改造工程方面有了更多的重视,将整个旧有建筑改造的方案不断的进行分析,使技术和艺术进行完美地融合,这样才能够将旧有建筑物自身存在的各种价值得到一个最优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王尧.旧建筑改造为体育场馆的空间匹配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9.

[2]李灏滨.旧工业建筑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

[3]张聪.旧建筑改造更新中差异并置手法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4]侯佳偲.基于旧建筑改造的精品民宿设计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8.

[5]赵雪晴.旧建筑改造中的地域适宜性研究[D].鲁迅美术学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