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中长期及现货竞价交易策略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8
/ 3

新能源中长期及现货竞价交易策略的研究

郭建东 左东明 王博

国投甘肃新能源有限公司,甘肃兰州 730300

摘要:没有现货就不进行市场交易,也强调了现货市场在传统的市场中具有一定的核心位置,中期和长期的市场建设也一定要围绕现货建设的方案,构建起更加符合现货市场特点的交易机制,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新能源的市场主体重新考虑新能源中长期与现货竞价交易时,需要考虑好其内在之间的关联,才能够构建起更加健康的新能源中长期及现货竞价交易的体系。

关键词:新能源;中长期;现货竞价交易策略

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大多数新能源在中长期的现货交易过程里,也都是要围绕现货建设的方案进行市场建设。这也意味着在新能源的支付与相关资源的对接上,要充分考虑到中长期的合约如何进一步履行和实现,并且避免新能源建设过程中无法实现现货竞价的交易。

一、中长期目标的分解以及现货价格在共同约束背景下的问题

新能源在交易的过程中,最主要还是通过中长期的新能源合同与新能源项目市场之间形成一种互相匹配的曲线模式。在交易的过程中,新能源的合同在依据短期的功率进行预测分解,同时对短期的风光效率预测又作为新能源在日前现货市场开展较核的重点依据,这样就是造成了现货交易与中长期的曲线分解之间形成一定的约束关系与条件,这些条件之间又会让财务合同与物理市场之间进行交叉,对物理市场会造成一系列影响。在于整体的新能源现货市场之中,一部分的新能源在交易的过程里面效率相对较低,而且也可能出现一些系统性的安全问题。

第一方面,新能源的日前价格不准确,而且系统也缺乏一些安全性的保障。在一系列的新能源集中进行交易的现货市场之中,中期或者长期的合约实际上是带有金融功能,而且之所以要签订中长期的新能源合约,也是为了更进一步避免出现市场上的风险,从而现货市场能够是一种对价格进行发现的交割过程。新能源中长期的分解主要还是以短期的功率进行进一步预测,现货市场对此进行校对或者审查,从而进行出清。这种背景下,新能源是否能够准确反映其自身价格也是陷入了一定的困境。为了更进一步的解决新能源的价格问题,就应该考虑到新能源是否能够准确的考量自身的功率,也就是短期的功率与长期的功率互相结合,这样才能够以市场主体获得的经济效益作为重点的目标。在中长期的分解过程中,也应该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但是修改之后的功率预测所形成曲线,则是对当前新能源企业收益的情况进行全面反映。对这个问题,一些相关研究者也运用了经济学中的经济人模型进行假设,认为新能源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必然是要以经济收益作为最大的目的。

不过即便是围绕新能源企业的收入情况进行预测,形成了特定的功率预测曲线,但是这些曲线与当前新能源的实际发展情况也有一定的差别,如果仅仅是以风光效率作为预测形成曲线图,并且把曲线图作为日前市场的校对条件,这样实际上在日前出行的价格过程中,就可能出现偏离实际情况的现象,并不能够成为新能源在实际交易过程当中的市场依据。而且这些交易在修改之后,也会对于日前的出行计划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第二方面,中长期的风险规避功能也逐步向当前的现货市场转移。由于修改之后的新能源功率预测逐渐与当前新能源实际的功率之间已经有一定的差别,这样也就直接导致了市场主体的套利行为,将在实际的市场当中有着比较大的呈现。在供应与需求互相平衡的现状之下,占比相对较高的新能源省份实时现货交易的价格往往会出现一些波动式的变化,特别是像风电企业这类新能源企业在交易的过程中也会呈现出这一类的曲线。而在实际上来看,价格相对较高的时间段,通过降低功率预测的曲线,进一步地降低这一特定时间段之中的中长期任务的分解量,在午间的时间段往往会调高功率预测的曲线,从而进一步实现新能源企业利用价格差异套利的行为。这种价格差异的套利收入情况往往会出现一些中长期的财务风险问题,为了规避财务风险,市场上出现将相关的财务收入行为与风险规避功能转移到新能源的现货交易市场中,以此推动新能源企业在现货市场中的套利。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十分复杂的,涉及到各种新能源现货交易的试点省份,这些都是试点省份可以看出的风险问题。有一些省份会尝试通过新能源企业现货市场套利回收机制的相关规定,但是这一类的办法并不能够完全规避市场主体在现货市场中的一系列主观有意的套利行为。

第三方面,新能源现货市场的套利回收机制,对于全网的新能源成本会造成一系列影响,其重点就是对其成本的最优解估算的影响。在交易的过程中,新能源的套利回收机制,本质上是对新能源供应中长期与日前的曲线之间不能出现严重偏差的现象,也就是如果在一种极限的思维之下,这样的一种价格上面的偏差应该控制在0。当然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可以避免出现新能源市场在交易过程当中的套利行为。不过这也是不太可能出现完全没有偏差的现象,这也就意味着在地方的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地预测新能源在市场方面的交易价格对新能源的发电或者其他的成本有着最优解的估算,能够对市场主体开展发电活动等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这也就意味着在合理的现货市场设计过程中,应该对各类型的新能源市场套利总量控制在0的现象,因此就在这种背景之下,一定要存在对各个市场主体实施运行方案进行优化,并且对此作出一些最优解的计算,对于可能存在的利益进行再次分配。

第四方面,新能源的市场主体所呈现自主意愿受到遏制。在国内市场的建设过程中,往往新能源的交易都是一种长期的新能源合约市场作为基础。受到这些惯性思维的影响,国内的市场建设过程中,主要还是以中长期的新能源合约作为起步的交易,但是在交易的过程中又往往受到一些惯性思维的影响,在新能源相对集中的现货市场环境中,也往往是以中长期的合约作为既定的新能源供应计划认知,这种认知也是市场主体的交易过程中的一些现象。这种现象也就意味着现货的规则设计过程中存在一种长期的当日合约作为分解量,并且作为日前出清的最后一条约束基础,在日前出清最终的结果,作为实际出勤的最后一条约束条件,以此来推动现货交易的有效性。但是这种方式也必然会影响到新能源的发电机组在实时处理的相关计划,包括其进行能源供应的意愿。如果没有进行中长期的合约约束,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以现货的价格进行新能源的供应主体,没有得到比较好的计划,或者是相对比较多利益偏差的现货电量,这些都会对市场主体的法定意愿造成遏制。从本质上看,新能源相对比较集中的区域,如果受到发电方面同时性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地解决其用电量受限的问题,往往这个区域的新能源主体会在超发电能力的基础上签订中期或者长期的合约电量,这样也会造成一定的恶性竞争。在这种基础和背景之下,也就会出现高频率的合约受到燃煤机组高价替发的现象,出现新能源企业的大面积亏损。

对于中长期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所存在的本质性差异,是新能源企业在判断盈利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尤其是要进一步地避免新能源在现货市场的交易价格中出现存在风险的现象,也就是现货市场之所以要对价格进行整合,是因为现货市场是对价格进行重塑的过程,也是对实际的商品进行交割的工具,中长期的合约从本质上看就是避免在现货市场中出现价格风险的现象,对新能源企业进行保障的一项金融工具。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没有充分考虑现货市场的物理属性,那么在中长期合约签订之后,仍然无法充分保障新能源企业的实际利益,也就不可能构成系统性的金融安全保障。对于这一问题在充分考虑风险的安全情况下,就需要避免现货体系逐步出现严重的套利行为,对套利行为的避免,只是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新能源企业在交易过程中的科学性,重点是保留其财务结算的关联体系,对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现货市场体系的建设是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考虑的问题,就是为了进一步引导新能源企业对市场进行预测,并且充分把握市场中对新能源的供应需求状况,签订合理的长期合同或者中期合同,以此作为对可能出现的现货价格风险波动,进行及时的风险规避,推动市场交易的有效化与科学化。在另外一个角度上考虑的问题就是新能源的主体在现货市场的交易过程中不再是对短期的预测进行修改,以此对收益进行保障,而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水平,避免现货运行可能出现的风险,对功率的预测水平也必然要回归于实际的预测现象。在这一背景之下,也就是要进一步强化现货市场在交易过程中所呈现的物理性功能,避免由于严重的预测误差而造成整体机组配比不合理的现象,提高新能源企业的供应合理性。

二、针对新能源中长期竞价的相关策略研究

第一方面,要进一步考虑对中长期供应目标的分解,并且削弱对于现货市场与中长期分解之间的物理关联。新能源的市场供应主体,在进行运行过程中对中期或长期的持仓计划,实际上都是基于短期功率的预测和判断,以及对主观市场的判断之后所形成的一系列产物。这也意味着在新能源的预测过程中,有可能会削弱市场主体对中长期合同的把握能力,未能够及时对中长期的风险规避功能充分表现出来。

第二方面,对于新能源的市场主体而言,也必须要形成以短期预测功率作为准确依据的日前分析,对实时市场的交易情况进行最后一道风险把控机制。因为以功率作为预测准确率的保障对象进行预测,要形成最后的约束条件,这样能够充分提升新能源对于功率的预测水准,能够进一步提高新能源在入市之前的诚信程度。功率的预测实际上是新能源企业在发电或者其他能源供应过程中能够达到某种效率的评价,在相同的缺损值条件之下,功率预测准确率相对较低的新能源供应主体,其诚信程度也会相对较低,对现货的安全运行状况会造成比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要进一步的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校对,并且及时的约束和规范新能源主体对于功率的修正预测行为,以此来避免现货市场交易安全风险,进一步提高功率预测的准确程度,从而保障现货市场交易过程中的安全性。

第三方面,在中长期分时间段的交易机制构建过程中,也可以围绕新能源企业的交易现状进行完善与灵活处理。对于新能源发电的活动状况和随机状况中期或者长期的市场机制,也需要有更加灵活的运转模式,才能够满足新能源企业对于风险的规避需求。针对这个问题要进一步的考虑有可能出现的风险状况,对中期或者长期的合约与电量合约之类要逐步转变成为电力合约,逐步构建起能够经得起考验的中长期电力或其他新能源的交易模式,以此来解决新能源在交易过程中会出现中长期合约与现货市场互相对接的问题。为了进一步避免在现货交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壁垒,就必须要打破新能源和常规能源之间形成捆绑交易的问题,对价格拆分机制也要进行解决。在全部的资源进行集中交易的现货市场之中,无论是省内的新能源交易还是跨省的新能源交易,中长期的新能源合约,都具备金融合约的功能,在挂牌交易的过程中都是由新能源的运营主体载具,由于其新能源的供应能力具备一定波动性,不符合签订电力曲线的形状。因此为了进一步规避风险问题,也可以通过现货市场的偏差值现象解决合约履行的偏差问题,并且要充分考虑现货偏差的结算机制,对没有现货的模式之下,对于传统机组和新能源之间的波动性调节进行补仓,这样也就不需要对价格进行拆分然后再进行补偿。

第四方面,针对交易的问题形成灵活的中长期合约交易机制。目前一部分的地区在中长期的交易过程中逐渐形成曲线交易,但是还不能够满足新能源发电的特征,比如某一个购买新能源的主体24小时的交易分段,有几个特定的分时间段,但是有可能导致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有一些光伏发电的项目无法参与交易,从而会出现分解成为电力平直曲线的问题。因此如果以粗放的方式进行交易,是不能够满足当前新能源企业的实际需求,要构建企业24小时为颗粒度或者更小颗粒度的中期或者长期的曲线交易模式,鼓励这一类的新能源企业挂牌进行交易,系统自动分解24小时的电量供应情况,从而符合其发电特性,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综合上述的分析,在目前的现货交易过程中,应该要在本质上解决中长期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一系列关系,包括何为主要关系、何为次要关系,这样才能够针对新能源与当前现货市场的规则互相匹配的交易规则建立,并且推动新能源在市场上的改革得以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 于昌海,吴继平,王运,等.适应发电权交易的可再生能源有功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41(9).71-76.

[2] 高澈,牛东晓,马明,等.大规模新能源区域互联消纳能力分析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电力.2017,50(7).56-63.

[3] 张馨瑜,陈启鑫,葛睿,等.考虑灵活块交易的电力现货市场出清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41(24).35-41.

[4] 史新红;郑亚先;范振宇;徐立中;;新能源参与省级现货市场的模式设计[J];全球能源互联网;2020年05期

[5] 戴洁芬;陈沪伟;新能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过渡机制研究[J];浙江电力;2020年12期

[6] 饶雨辰;售电公司在电力现货市场日前申报策略探讨[J];电力设备管理;2021年07期

[7] 钮文新;黄金现货告急,期货与现货惊现价格断层 是否应当考虑弱化期货市场?[J];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07期

[8] 莫若慧;余加喜;毛李帆;何勇琪;赵燃;赖晓文;孙宇军;海南电力现货市场的机制设计比对及建设路径探讨[J];广西电力;2019年05期

[9] 孙国良;中远期现货市场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0年12期

[10]谈成龙;2007年1~6月国际铀现货价行情谈[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7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