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重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8
/ 2

探讨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重点

冯春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木材公司 广西百色市凌云县 533199

摘要:林下经济是一种低碳、绿色、循环、立体、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增加林业资源,增加居民收入。同时,对保护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林下经济要着力解决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拓宽林业发展渠道,加强地下农业结构体系建设,使其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笔者结合多年林业工作经验,深入分析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并针对性的提出我国林下经济未来发展方向,希望可以给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森林;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发展方向

前言

林下经济是以林业发展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其宗旨是充分利用森林资源,避免在森林动植物在繁育中造成资源浪费,促进林下经济走向成熟和发展。从而增加林业效益在此背景下,需要认真审视林业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采取新措施促进林业经济快速发展,促进林下经济稳定发展,最终发展为以林业为主的产业。

1 林下经济产业特点

由于林业产业的特殊性和独特性,林下经济产业在功能上与其他行业有很大不同。

首先,林下经济产业使用较少的资金。就对于开展实际产业活动而言,其对资源节约的影响更为明显,即是以林业资源为基础整合以林业、水产养殖、中草药、食用菌种植业相结合等为主,投入资金相对较小,可以有效缓解当地经济压力。

其次,林下经济产业的生产周期相对较短。由于其活动是利用林下产业资源开展家禽、牲畜及相关种植等,这些行业的生产周期相对较短,可在几个月内实现资金回笼。

最后,林下产业经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当前,我国提出加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对林下产业资源进行高效利用和开发,而林下经济与林业资源融为一体,与社会产业经济发展高度适应,具有较好的发展机遇和未来发展趋势。

结合林下产业经济的特点,在我国发展林下产业经济,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增加生态效益,有效利用森林空间,丰富地方经济增长方式和途径。林下经济提供了多种途径来增加林业的经济效益,增加林下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此外,实施林下经济产业符合我国的基本国策。立足于植物产业发展,深入研究林木产业资源的用途和价值。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出发点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现代林业高效发展。

2 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在市场经济各种元素竞争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矛盾。例如,工厂随意排放的污染物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绿色发展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的背景下,生态建设是建设林下经济体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时间以来,大部分的林业工作者在林下产业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实践,并取得了相对可观的成绩。森林利用率的减少也意味着经济活力的下降,这是森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矛盾。因此,要在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找到能够实现双方同时发展和完善的方法,最终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结构的不断完善,新的经济领域越来越多。林下经济产业是有效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林下经济产业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出发点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自然资源的开发需要长远考虑,自然生态环境不应受到短期利益的损害。只有科学合理地设计林下产业经济,才能有效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对此,有关技术人员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高效利用我国林下生产性资源,促进林下资源集聚化和产业化,更好地适应新思路和发展需要。从我国林下产业的发展情况看,森林景观、林下养殖、林产品加工等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此外,加工及相关销售和贸易额也带动了林下经济的发展,有效提高了林区人民群众的经济收益。

3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我国大部分林区都是经济基础薄弱的边远地区。很多地区对林下产业经济的发展缺乏认识,没有针对林下产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扶持政策和资源。由于缺乏政策和资源,一些农民虽然想尝试大规模发展林下经济,但很难成功。

3.2 缺乏有效的组织引导

目前,我国林下产业经济部门组织和开展不力。造成很多养殖户在开发过程中不能正确理解市场信息,导致产品整体难以有效适应市场需求。同时,林下经济产品缺乏有意义的销售渠道,农民权益缺乏有效保障。因此,在林下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必须确保组织治理的指导和政策的有效落实。

3.3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目前,国内林下经济规模较小,并没有以工业化和集约化的形式实现。大部分地区林下经济产业的创造和发展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林下产品主要由采购商购买,尚未建立系统的销售渠道。经济低迷市场产业化难度加大,后劲不足。

3.4 基础设施薄弱

电力、水利和交通等各种基础设施对于林下产业经济的大规模发展至关重要。 但我国林区大部分位于偏远山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林下产业经济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4林下经济产业建设重点

4.1 对林下经济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

根据新时代经济发展模式,林下产业经济要合理规划,制定发展的具体流程和操作步骤。比如,我们可以扎实把种植、养殖、物流等环节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构建产业循环发展链条,能够深入研究和挖掘农业生产过程中每个阶段产生的物质,了解它们的用途和功能,并回收利用,确保资源的合理汇集。例如在人工鱼塘养殖中,鱼塘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天然肥料,鱼塘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池塘粪便,可以作为养分相当丰富的种植肥料。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天然肥料在人工池塘中无法利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植物产业提供生物肥料,达到了循环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的作用。

4.2找到适宜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任何经济模式的发展都离不开系统的发展方向,林下经济的发展也是如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林下产业经济发展,我们需要找到一条适合林下产业经济发展的道路。为更好实施绿色生态文明等以林下经济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国家应鼓励和引导新型绿色林下经济发展政策。为此,各地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林下经济发展总体规划,通过实践不断进行更新和改变,对林下经济开发人员进行综合培训,引导林下经济向绿色、环保发展方向发展。争取向生态文明产业方向发展和推进。同时,要及时整治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从根本上改善林下经济发展环境,杜绝人为破坏生态环境,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安全。例如,国家应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控制一些企业为打着造福自然、造福人民的幌子而排放有毒气体的现象。又比如,在农民生产和种植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材料,我们可以建立合适的回收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生的废弃材料可以在林下经济中廉价回收利用。以节省资源,实现生态环境平衡,引领林业走向绿色、环保、文明的发展模式。

4.3延长林下经济产业链

为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高速度全面发展,需要从一些龙头企业入手,重点培养一些大企业。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不断发展,环境保护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因此,林下产业经济支持资源的回收和产业链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例如,为了促进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国家逐步引入了可回收系统,对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某些可回收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这种系统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通过回收和再利用来合理地汇集资源,最大限度地重复利用某些资源,尽可能的防止铺张浪费的现象出现。生态平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的增加,生态环境一边面临着商业的压力,一边面临着人口的压力。因此,不断增长的经济符合当今人类的发展,龙头企业的发展将建立起系统化的产业链形式,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林下产业经济发展中,政府要加强引导、科学规划、总结经验、积极扶持林下经济,提高林业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巩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为我国不同地区在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和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以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步伐,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确保农民得实惠,增加农民收入,为实现农民增收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为农村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姿燕,魏远竹.组织生态视角闽西北林下经济经营组织的运行效率[J].林业经济问题,2022,42(02):169-178.

[2]曹学海.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协调发展途径分析[J].甘肃农业,2022(02):54-56.

[3]张柏军.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林下经济高效复合模式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22(04):133-134.

[4]王芳.秦岭地区干杂果及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以陕西略阳县为例[J].现代园艺,2022,45(02):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