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机动车检验机构人员的监督(监控)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7
/ 2

浅析机动车检验机构人员的监督(监控)管理

林琪超 包春宝 王安义

山东省计量检测中心 济南市 250014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机动车的数量越来越多。机动车安全性能检验是保障机动车安全运行的重要方法,确保机动车安检设备计量性能的准确、可靠对于保障机动车安检工作十分重要。机动车检验机构中的检验工作有许多项目是通过检验人员利用简单工具完成的,俗称“人工检验”,同时,“设备检验”也需要检验人员严格按照检验规程、操作规范进行作业才能获取准确地实验结果,因此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结论的正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因此机动车检验机构对于检验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关键词:机动车;检验机构;人员监督;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明显提高,而机动车的保有量也呈现出持续上涨的趋势,导致道路交通、排气污染问题接踵而来。目前,机动车的排气污染已逐渐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也是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等的重要原因,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为了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必须要做好机动车检测工作,高效地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才能更好地防治大气污染,让人们生活在一个绿色健康的生态环境中。

1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现状

1.1 机动车保有量现状

近年来,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长,2018年某市机动车保有量为160万辆,其中,载客汽车、载货汽车、摩托车分别占机动车保有量的91.5%、7.1%、0.4%;2019年某市机动车保有量为172万辆,其中,载客汽车、载货汽车、摩托车分别占机动车保有量的90.3%、7.7%、0.8%;2020年某市机动车保有量为181万辆,其中,载客汽车、载货汽车、摩托车分别占机动车保有量的89.5%、7.7%、1.4%。与此同时,从车辆数量与人口数量的比例来看,某市平均每2.6人拥有1辆车,从保有密度来看,某市平均每公里道路机动车保有量为226辆,与北京接近。随着某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移动源污染已经成为某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1.2 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管现状

据统计,2018年某市共有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19家,2019年增加至28家,2020年增加至48家。2020年,某市共对75万辆次车辆进行了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近年来,由于受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数量多、年检测数量较大、环境监管专业人员少等因素制约,有关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在检测过程中弄虚作假的情况屡见不鲜,出现了不真实检测数据、错误检测数据,导致生态环境部门无法掌握真实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情况。为了对检验机构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以满足对机动车环保检验数据的要求,某市建立了机动车排气检测监管系统,实现了对检测过程的实时监控预警、对机动车检验机构的精细化管理。

2机动车检验机构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的现状和成因

实际在机动车检验作业中,不管是人工检验项目还是需要借助仪器设备进行的检验项目,最终均是由机动车检验机构的检验人员来完成的,加之国家到地方乃至主管部门的要求,只要涉及到检验业务的人员,实际上也就相当于检验机构的全部人员,应当全员接受监督管理。在这个背景下,人员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水平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技术革新背景下其检验水平能否持续保持就显得非常关键。在这个环节中,检验机构如何自我管理,进而对机动车检验检测人员进行持续的监督监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实际上,按照国家对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要求,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对于人员的监督工作一直在进行,但是往往是以事前计划、事中记录、事后总结的方式,这种静态的监督管理方式和制度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机动车检验机构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的改进实施

3.1推进立法工作,健全监管制度体系

机动车环境管理起步较晚建议从省级层面推动人大立法,在开展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加快完善地方法规,强化顶层设计,提升监督执法环节的可操作性,同时完善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强化行业联动管理。将信用作为法律法规的延伸和补充,对检验机构进行信用评级,形成鲜明导向。定期公布环保信用评价

为绿色和红色、黑色的检验机构名单,并将信用信息与相关职能部门共享,实施多部门联合奖惩,从而实现对检验机构“规范要求-监督检查-检查结果-信用评价-奖惩措施”的信用监管闭环管理。通过创新执法管理手段,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3.2强化科技能力,促进监管提质增效

为进一步提高在用车监督管理效率,必须借助车载远程监控、遥感监测、黑烟车电子抓拍等科技手段,以“技防”代替“人防”。为此,应强化遥感监测数据审核与系统运行维护,提升数据质量。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定期排放检验、遥感(黑烟)监测、柴油车远程在线监控、监督检查等大数据关联,加强综合分析研判,将存在监督抽测超标排放机动车当前周期内检验达标、异地登记车辆排放检验比较集中、排放检验合格率异常等情况的检验机构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在线比对初、复检过程数据,发现异常情况自动推送给各级管理部门,实现对检验机构的精准化、智能化监管,提升执法监管效能。

3.3建设机动车检测线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

建设机动车检测线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建设一套完善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因为要实现机动车检测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就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即时性,实现精准诊断和一对一诊断,进而由专家给出专业的修理意见,这些都需要建立在一个稳定有效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上。(2)建立基层机动车检测单位与专家之间的合作关系,鉴于当前基层机动车检测单位没有固定的专家作为技术支撑,每一次都需要寻找新的专家远程监控诊断,增加了整个工作的复杂性,也导致了诊断结果准确性不足,如果能够给基层的机动车检测单位寻找到长期合作的远程诊断专家,既能够保障诊断的精确度和维修的质量,也能够加快基层机动车检测单位的技术进步,真正实现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并且提高基层单位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3.4监管装置测试验证

监管装置采用传感器激励的方式对监管设备施加标准电压激励值,监管设备的仪表显示测量值,经标准值与测量值比较后计算示值误差,完成监管装置对安检设备的校准。对气体分析仪、烟度计、底盘测功机、转速计、OBD诊断仪等检验设备标定数据进行监控,对检验设备自检未通过、设备检查异常、检定有效期超期等情况进行实时报警并做断网提醒,以保证所有检验设备的检测误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结束语

机动车检验不但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是交通行业能够健康发展的内在制度体系的重要一环,本文以机动车检验机构人员监督管理为对象,研究了其存在问题、成因以及改进措施,希望能为行业发展和提升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在未来首先需要建立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而后再在基层检测单位和专家之间订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专家单位一对一,长期有效,长期诊断,以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维修的快捷性,并且节约诊断和维修的成本。

参考文献

[1]陈秋兰.基于减排情景下的泉州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控制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8,30(4):65-68.

[2]宋新民.做好摩托车人工检验工作的几点建议[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6(06).

[3]戴晓锋.如何正确填写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人工检验记录单[J].汽车与安全,2013(04).

[4]刘素.太原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