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土地管理水平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7
/ 2

提高土地管理水平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途径

王静

滨海县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所 江苏盐城 224500

摘要:我国作为人口大国,需要有大量的土地耕种作物,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大幅增长,现有的土地资源已经逐渐无法供养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对土地进行节约集约利用已经刻不容缓。目前,我国的土地管理方法存在许多问题,浪费了许多土地资源,没能将土地的效益最大化地发挥出来,通过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可以提高土地管理的水平,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关键词:土地管理;节约;集约


我国的土地资源目前大多数都位于农村,而农村居民出于提高生活舒适度的需要,会或多或少地在用于耕种的土地上建造房屋,浪费了土地的价值,再加上人们已经习惯于过往的土地利用方式,很容易出现对土地资源的浪费,想要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较于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地节约集约能够将土地资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我国农业相关的行业进一步成熟。

一、土地管理的重要性

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关系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土地资源逐渐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对土地资源实行合适的管理方式刻不容缓。所以,各个地区政府部门应该脱离以往的土地管理方式,朝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方向发展,提升对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尽管我国幅员辽阔,有着大量可以耕作的土地,但我国的人口众多,并且人口数量还在不断增长,广阔的土地逐渐承担不起供养人口的重责,这时就需要优化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推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途径。相较于以往的土地管理方式,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可以在同等面积的土地面积下供养更多的人,避免土地资源严重浪费,还能够促进我国农业领域的发展,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促使农业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存需求。

二、当前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土地管理方式让土地资源的价值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①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之间界限模糊,以至于大量应当用于耕种粮食的土地变成了建设用地,使得耕种土地数量减少,还严重浪费了土地资源。与此同时,建设用地在使用时完全无视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造成周边生态环境被毁坏,严重影响到当地的水土条件,污染逐渐加重,当地居民生活环境恶劣;②许多专门负责管理土地资源的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本身专业素养不足,以至于工作中出现很多问题,直接影响对土地管理造成极为消极的影响;③土地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工作人员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参考依据,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的工作经验开展土地管理,甚至还出现一些不法人员利用土地管理制度中的问题违规谋取利润,造成对土地的严重污染,造成大量土地资源浪费。

三、提高土地管理水平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途径

(一)完善土地市场运行机制

现有的土地市场运行机制中问题重重,导致土地管理水平较低。所以,通过完善土地市场运行机制可以有效改变当前土地管理现状,将土地资源充分合理利用。尽管市场运行机制有一定的独立性,不应当轻易干扰,但是土地资源在市场中应当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不符合标准的土地利用途径应当立即被停止,从源头控制住土地资源。与此同时,管理人员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总结经验,持续不断地完善土地市场运行机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好土地的利用方式,避免对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1]

(二)确定土地利用规模

当地政府部门应当充分了解当地土地的利用规模,合理计划农业用地规模,制定合理的土地发展方向。负责土地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条件确定土地利用规模,合理划分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最大化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管理人员需要依据土地规模评估土地资源是否被用于节约集约利用,确定确实是节约集约利用后在批准,从而提升土地管理的水平[2]

(三)多维发展,拓展空间

土地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越来越紧张,在制定发展方向的时候不要只关注现状,造成未来土地资源更加缺乏。土地资源并不只是指地上资源,还包括地下土地资源,利用多维发展的眼光,拓展土地利用的途径,将地上土地资源和地下土地资源结合使用,选取合适的土地管理方式,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提升土地管理水平。管理人员应当脱离过往的工作模式,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学会科学合理地使用地下土地资源,实现多维发展[3]

(四)加大对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

通过清理闲置土地,可以对闲置土地实现再利用。负责土地管理的工作人员可以整理出往年的闲置土地,清除闲置土地上的建筑,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使得废弃的土地资源重获价值,变废为宝。由于过往的种种因素,我国存在大量的闲置土地,当地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加大清理闲置土地的力度,实现土地资源再利用,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闲置土地,当地政府部门应当坚持无偿回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升闲置土地改造的效率,增加我国土地资源的数量。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建设宜居乡村的模式,使得农村居民更易于接受清理闲置土地,还能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除了在农村可以清理闲置土地,城市中也存在一些闲置土地,可以收集过往的土地数据,与政府部门共同开发闲置土地,给城市开发提供更多的建设用地,还能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升土地管理的水平。

(五)优化土地结构

在优化土地结构的时候,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仔细斟酌之后再执行,避免对土地资源用途的盲目改变,导致浪费土地资源。由于土地结构复杂,土地管理工作也困难重重,一旦想要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就必然要优化土地结构,实现土地可持续发展。在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时,土地管理人员应当更倾向于环保项目的重点项目土地申请,让土地资源的价值能够最大化。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还应当加强对土地利用途径的审核力度,在一开始就避免土地资源浪费,确定土地资源被节约集约利用,在项目结束之后,土地管理人员也要到现场参与验收审核,确定土地遵守了节约集约利用的原则,使得土地资源用到适合的地方,加快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

(六)严格遵守土地使用制度

土地资源在被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有严格的制度规范工作人员,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管理人员要遵守土地使用制度,确定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避免对利用土地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土地管理人员要向使用人员宣传正确的土地使用制度,确定使用人员在全程都切实遵守了土地使用制度,利用节约集约利用原则提升工作效率,能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全部工作。与此同时,土地管理人员可以引入信息技术,协助监控土地使用制度是否被遵守,是否落实到土地管理的整个工作流程中。

四、总结

由上文可知,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状,随着人口的大幅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土地资源的管理方式应当有所改变,需要采取节约集约利用的途径来提升土地管理的水平。土地管理人员应当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熟悉土地利用规模,兼具多维发展的眼光,拓展土地利用空间,加大对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增加土地资源,切实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从而提升土地管理水平。当地政府部门可以协助土地管理人员完善土地管理方式,利用法律法规规范管理工作,确保土地资源能够有效使用,让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都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叶小虎.基于新常态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J].农家参谋,2019,606(01):23-23.

[2]黄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践思考[J].科学与财富,2020,000(006):358.

[3]朱颖.对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8,000(00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