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设备选型及设备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污水处理厂设备选型及设备管理探讨

林嘉琦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12)

摘要:污水处理关系到国民健康、生态环境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设备作为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合理的选择和管理设备,可以增加污水处理量,改善水质,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设备选型过程中,要积极考虑多方面因素,确保设备的生产效率和应用质量,实现整体投资效益。设备管理的核心任务和目标是做好设备的控制、使用和维护,充分发挥设备的生产能效,确保生产安全、稳定、可靠,促进污水处理厂的良好运行,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设备选型;设备管理

引言

由于历史原因及不同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我国大部分城市对于污水处置工作效率极低。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原先已有的污水处理系统无法满足人群的需求,其次,大部分城市中配备的污水处理设备及相应的技术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水质要求,城市中较为落后的污水技术以及设备应当及时进行更换,方可保证其无法成为阻碍。再者,大部分城市中已有的污水处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较为落后,对于原先又或是新购入的设备并未进行及时维护及维修,使得设备的很多零件遭到破坏,还有部分工作人员并未安全严格的依照规定的污水处理工作流程,缺乏对污水处理设备的熟悉,继而使得污水处置的效果大大降低,严重的还会引发安全事故。最后,大部分城市对于污水并未进行良好的处置,很大概率上使得这些污泥产生二次污染。本文主要对污水处理厂设备选型及设备管理进行探讨,详情如下。

1污水处理现状

1.1进口设备大修及设备配件的开发

在中国,水处理设备多为进口,部分进口设备很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对于国内外的技术人员来说,提高对进口设备的维修保养是十分必要的,相关人员应彻底掌握维修规范,还要有充足的备用备件。对于一些即将淘汰的设备,其零部件必须在国内自主生产、加工和制造。只有保证它们的正常运行,进口设备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否则,设备的破坏和备件的缺乏,将危及污水处理站的正常运行,造成巨额财产损失。

1.2缺少除臭与污泥处理的设备

污水处理站的进水水库、格栅室、初沉池、沉淀池、污泥处置系统污泥储罐、烘干主机房会产生明显的异味,但很多污水处理站没有除臭设备。也就是说,它危及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对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环境污染。淤泥没有最终处理方法,大部分污水应用后没有解决方案,导致明显消耗,应建立良好的后续处理设备,消除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污水处理厂设备选型及设备管理

2.1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完善设备生产标准

要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创新水平,积极开展科学研究,选择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有必要扩大设计方案的范围,以确保设备的特性满足污水处理厂的要求。有必要不断完善设备的自动化技术控制系统,使废水处理的实际效果更加有效。制造商必须统一设备标准,以确保设备制造更加标准化,满足市场的要求,并促进完成废水处理领域的良好发展趋势。能够对当前规范进行更改,并在连续测试后进一步完善规范以使该规范成为强制性的。首先,必须完成设备制造的模块化设计,以确保废水处理设备设计具有统一的标准;其次,确保国家标准与国家标准相联系;再次,将机电一体化技术整合到设备的设计设备中;最后,确保执行机构和调整机构更加配套。

2.2科学选择污泥处理处置工艺技术

结合污泥泥质、产量及分布等特点,综合考虑经济可行、技术适用、工艺先进、形式多样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优先考虑土地利用、焚烧发电、建材利用等利用方式,卫生填埋作为过渡及应急处置方式应逐步减少。对于规模较大、产泥量较多的污水处理厂宜多采用污泥厌氧消化产生沼气的处理方式,既能回收生物能实现资源化,又能灭杀病毒等物质实现无害化,同时还可减少污泥量提高脱水性能;对于垃圾场填埋库容不足的地区,如在综合考虑生态和经济的条件下,没有更好的回收利用方式可选择时,建议优先采用建材利用的方式,如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处置污泥。在新技术工艺(生物养殖)不成熟的情况下,应采取审慎的态度,加强科学研判,开展技术论证,确保污泥处置产品使用的安全性。

2.3设备结构设计

随着设计的深入,电气、暖通等专业也应与结构专业密切配合,遇到问题及早沟通,防止出现管线与结构构件碰撞、预留洞位置不当等情况。以电气专业为例,为了美观基本不设置明线,因此设计早期就应明确预埋管线大致直径范围和铺设方式,结构专业以此确定是将电气预埋管线预埋在建筑面层内还是结构板内,如果预埋在结构板内,在板厚选择、板块计算时都会格外关注有预埋管线的位置。2)考验结构专业设计能力。箱体基坑面积及深度大,基坑支护、抗浮设计、地基处理等都是结构设计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投资较大的分部工程,需要结构专业有足够的相关工程经验。箱体中集成了整个污水处理厂的各个池型,结构构件布置时既要考虑各池型特点,又要兼顾箱体整体结构的统一性,需要结构工程师有一定的污水处理厂结构设计经验。箱体结构设计时应适当留有余量。例如:生化池留足液面超高,一方面满足工艺自身需求;另一方面生物池池顶框架梁较高,应避免梁底反复浸润造成腐蚀。随着设计的深化和设备招标的完成,还有因设备荷载加大需要增加梁高的可能。

2.4注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厂业务融合

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在水厂的升级改造中不断与业务融合、应用、发展,业务功能与新型技术的高效融合是水厂智能化建设的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技术将越来越成熟化,多种技术与行业特点相融合必将是未来发展方向,因此要从业务出发,关注信息技术与业务的持续融合,才能更快推进污水处理厂的升级与转型。

2.5提升泵选型

提升泵是污水处理厂的重要设备,综合分析各个因素,选择合理的设备。一是成本分析。在采购成本方面,相同流量或功率的进口泵价格较高,实际能耗较低。运行3-5年可以补充成本差异。在维修费用方面,进口泵采购价格较高,维修费用较大,但其故障频率较低,整体分析和维修费用较低。进口泵的使用周期可达10年之久,国产泵仅为5~7年。第二,性能分析。进口泵成分精细,并配有成熟的监控系统,整体运行性能稳定,故障率低,如果日常使用,维护合理,运行5~7年不会出现大故障。进口泵效率更高,与国产泵相比,其能耗可降低20%~40%。第三,维护。进口泵整体故障率低,需要按照运行时间做运行,但其自身整体精度高,维护技术水平高。进口泵及配套件需要进口,价格较高,采购周期较长,对于常见的损坏件要提前做好准备。综上所述,建议选用性能优良、运行效率高的进口泵,以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结语

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其处理设备是保证处理成效的关键,设备选型过程中应进行综合性考量。污水处理厂设备种类繁多,且价格不一,污水处理设备应在保证质量的同时,系统性考量其使用年限、经济性、稳定性、工艺适用性等,保证设备选型具有合理性,确保污水处理厂高效、稳定、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苏鹏.基于污水处理厂建设过程中设备选型造价成本控制的探析[J].四川水泥,2019(10):214.

[2]杨日升,林荣珍,马步.甘蔗渣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厂的设计与实践[J].广西糖业,2020,112(3):32-39.

[3]孟庆华.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仪表选型及其应用的探讨[J].生态环境与保护,2019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