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噪声职业卫生标准的几点理解及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关于噪声职业卫生标准的几点理解及建议

程思 ,娄丽芳,吴晖,张晓明,杜建萍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314300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来对造成职业卫生标准提出了几点理解以及建议,希望通过本文可以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噪声;职业卫生;标准;理解;建议

引言:

国家卫生部为了规范各项行业,全面提高我国国民身体素质。颁布并且修订了多项职业卫生标准,无论是在体例还是在术语当中都对其进行了有效统一。从而使得职业卫生标准能够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变得更加规范便利。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国家相关部门结合时代变化对工作场所噪声职业卫生限量以及相应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该套标准与原有标准相比来说有了极大的进步,但是其中一些地方依然存在优化的空间。经过对该新标准进行仔细研读之后,提出了几点理解。

1关于噪声的职业卫生接触限制

国家所提出的一些标准当中,结合不同噪声在产生原因及性质(例如稳态以及非稳态等)一系列内容对接触限定值进行有效界定。经过大量研究后,最终以等效声对其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指标在应用的过程当中可以全面满足工人的实际工作情况。可以使评价工作展开的更加合理,有利于评价的公正性。 而且该测量方法是与噪声测量法中的公式相一致。这样的方式可以全面保障噪声测量工作的准确性。

所谓的等效声级实际上指的是结合一些声调及其他参数相对较为复杂的噪声类型通过等能量的原理使其得到规格化。该种方式对于脉冲型的噪声同样适合。在国家所颁布的工作场所脉冲噪声职业接触限制当中,对脉冲造成1000次以内的升压级峰值限值进行了明确限定。但是一些工作人员在一些工作场合当中往往会在8个小时之内接触脉冲噪声13,000次,而噪声的分值可以达到117 dB。那么这种情况是否可以根据标准将其判为超过正常标准。在实际开展噪声测定工作时,往往是通过积分声级作用的正常发挥对某个时间段内噪声源产生噪声的等效声级进行有效测量的。而通过国家标准所制定的8小时等信号声级进行计算的话,那么最终的结果为84.5dB。如果185dB这一数值作为限定指标,那么可以判定此工作场所产生的噪声满足国家所提出的严格要求。然而经过大量研究发现不同噪声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噪声的实际特性以及人员对噪声的接触方式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一般而言脉冲噪声产生的危害要远远大于稳态噪声,而连续接触要比阶段性接触的危害更大。因此将脉冲噪声的评价指标同样的使用85dB进行评价是否可行有待于相关人员进一步探讨。除此之外,通过个人噪声计量器对噪声是否合格进行有效测试,也是一种直接性的测量方法。

2关于噪声的测量标准

国家新颁布的噪声测量标准当中增加了以下几项内容:

第一,增加了对脉冲噪声的测量,使得噪声测量方法变得更加完善。在国家标准当中对脉冲类型的噪声卫星限制卫生限制进行了有效规定,而在过去的标准当中并未对测量脉冲噪声的具体方法进行规定。通过测量脉冲噪声的分值以及工作日内脉冲次数的方法可以对脉冲噪声的具体数值进行有效测量。为了全面提高脉冲噪声测量工作的便利性,在国标的附录B当中额外的保留了接触时间减半,噪声接触限值增加3dB这一有效原则,但是取消了旧国标中最高限制不得超过115dB这一规定。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噪脉冲噪声测量方式在该限制当中也可以得到有效应用。

第二,增加了个人噪声计量器的使用,并且将其作为流动岗位的优先选择。对于工作场所来说产生的噪声往往呈现波动式的或者是间断式的,而且工人在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需要在工作场域内持续变化位置。因此往往对其身体造成影响的噪声源不仅仅限定在一个当中。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工人在工作时接触的噪声稳定性不如旧国标当中实行的测量方法。虽然可以有效解决工作环境及岗位测量评价问题,但是对于工人的噪声暴露评价者往往不适用。而通过个人噪声计量机的正常使用可以对工人实际噪声暴露水平进行有效评价。然而个人噪声计量器的使用限制非常大,一台机器只能对一个工人的接触水平进行测量。而要想对工作区域内工人噪声接触水平进行整体评价,需要利用单元分组、抽样等一系列方式进行,相对较为复杂。因此其使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而新国标附录A当中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更好的规范,进而使测量评价方案的使用效果变得更好。当前随着个人噪声计量及功能的持续优化以及广泛使用不难预测在今后的发展当中噪声评价方工作方式将在实际进行的过程当中将会变得更加客观合理。

第三,删除了噪声超标时有关于频谱分析的相关内容。在旧的国标中要求当噪声超过指定标准时,应当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应当对噪声源进行频谱分析。对9个倍频带中心频率的声压级进行有效控制。然而有关于频谱分析最终结果的应用却并没有进行详细描述。而在新的国标当中,未对频谱分析相关内容进行有效规定。因此然而就实际情况而言,根据频谱分析法的有效应用可以全面提高噪声作业场所的治理水平,只是这部分内容更适合放置在噪声评价的内容当中。相信在今后有关于噪声评价的啊相关标准及规范的颁布,必将会变得更加合理有效。

3建议

噪声实际上指的是杂乱无章且听起来令人感到心烦意乱的声音,噪声并没有强度概念。因此当前对噪声作业环境没有明确的定量标准。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职业卫生机构在确定噪声作业岗位以及健康监护人员的过程当中经常会与用人单位产生一定程度的分歧。很多国家在噪声暴露现实中对行动水平进行了规定,也就是实行一定的听力保护措施接触水平,而在此水平下不得采取行动。

4结束语

综合文章上面所描述的内容,相信在今后的发展当中随着职业卫生监测评价的广泛深入开展配套制定的职业卫生标准,必将变得更加完善可靠。从而使我国职业卫生工作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冰, 龚伟, 王心如. 对噪声职业卫生标准几个问题的商榷[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5, 23(3):1.

[2] 赵一鸣, 曾琳, 李楠. 对2007版两个噪声职业卫生标准的几点看法[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9, 43(12):2.

[3] 杜冰. 我国有关噪声评价和控制和职业卫生标准[J]. 江苏劳动保护, 2003(7):2.

[4] 许荣伟, 张家琨.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的探讨[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1991(5):257-259.

[5] 刘金池. 噪声性耳聋诊断标准应用的探讨[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1988(06):11-13.

[6] 邢娟娟, 刘绍玉. 煤矿工人职业性噪声聋诊断及伤残度分级标准初探[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1994, 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