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推广策略优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农机推广策略优化分析

赵孟可 1 祖邵颖 2 王伟 3 萧男 4 杨志亮 5 杨聃 6 沈艳妍 7 朱天文 8

天津农机化技术试验服务中心,天津 301616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不断进步,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水平逐渐提高,使得农业机械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依然存在一些制约农业机械化高速发展的问题。分析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投入经费不足、推广人员专业化水平较低及推广工作的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设专业化的农机推广队伍及促进农机推广工作平衡发展等策略。

关键词:农机;推广策略;优化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大众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城乡一体化建设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只有确保农村地区和城市的发展稳步推进,才可以为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现代农业作为农村地区现阶段的主要发展产业,其整体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村地区整体经济水平,这也使得相关部门开始重视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一愿景,就需要将农机技术推广运用到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两者结合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还可以实现农机技术的全面推广与应用。这可以为农业的后续发展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进而促进现代农业朝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1意义

目前,虽然我国农业发展水平比以往有了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提高农业发展效益和国际化竞争力迫在眉睫,而其中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农机推广工作。具体来说,农机推广工作是将现代化技术含量高的农业机械技术进行全方位的推广,并且使它运用到日常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去,以此提升农生产效率,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及农业劳动生产率,从根本上推动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的整体性提升。作为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机推广是将现有的先进技术使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将先进的科技成果转换为农业生产动力已成为农业发展过程中刻不容缓的工作。

2农机推广策略优化分析

2.1落实农机技术人员培训工作

现阶段部分农机技术推广部门对农机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缺乏重视,农机技术人员自身技能水平不足,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难以掌握技术要点,使得农机技术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体现,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机技术未来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相关部门需要加强认识,对农机技术人员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实际来开展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培训,所培训的内容要进行科学的设计,同时培训时间也要合理安排,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使农机技术人员了解行业前沿知识、技术与理念等,进而提升其专业技能水平。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要对农机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具体要求,并通过讲座、宣传等加强对农机技术人员的教育,优化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结构,提升其专业素养,保证农机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储备人才,保证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性。

2.2推进农机研发与农机推广融合,为农业生产提供适用机具技术

农业机械及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工作离不开研发工作,为此农机推广部门可以以推广农业机械及农机化技术为目的建立农业机械技术示范基地,及时、全面地向农业种植户展示农业机械及农机化技术的应用实际情况和成果,无形中向农民宣传了农业机械及农机化技术的应用成效。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在农机化技术及设备的推广工作中要及时收集农业种植户在农业机械及农机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反馈,将问题及意见信息及时反馈给农机研发机构。农机研发机构针对农业种植者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对农业机械及农机化技术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分析,采纳正确的建议和意见,对农业机械进行优化设计和调整,最终使投入市场的农业机械具有更高的适用性和耐用性,同时也能够方便农民掌握技术与操作机械。先进实用的农业机械及农机化技术更加方便农机推广人员进行推广,将农机研发与农机推广工作融合,促进了农机研发与推广的双向发展,为农业的发展创造良性的发展环境。

2.3加快建设农机推广工作示范基地

农机推广工作示范基地的建设主要作用是带动农机推广工作的逐步展开,不少农户还会因为自身观念的限制而对农机具的应用存在疑惑,甚至是排斥,在示范基地的展示下,能够最大程度上消除农户的疑惑,坚定其在农机具使用上的决心。在示范基地的建设中,不仅是作为试验农机实际使用性能的场所,同时还是展现农机使用优势的样板和宣传窗口,因此需要充分结合当地农业的实际生产现状,针对农作物的自然条件、生产布局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选配合适的农业机械,积极引导农民在技术联合、机械联合的前提下,构建专门的农机合作社和专业组织,以此为基础创建出不同类型的农机推广示范基地,服务于农业建设。同时还应该组织当地农户进行参观了解,使其切实看到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效果,以此带动广大农户使用并购买农机具,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的发展。

2.4促进农机推广工作平衡发展

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离不开政府部门的领导、协调和支持。各地政府应当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基层农机推广制度。对于基层农机推广服务存在地区差异的问题,政府应当进行恰当、合理的帮扶,尤其是帮扶发展较缓慢的乡镇。各地在农机站的建设上,政府应当起主导作用,既要进行资金的管理、分配,又要引进先进的机械、优秀的科技人才;在对资源的管理中要做到精细,力求各地基层农机推广服务能够平衡发展,避免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只有在制度的支持下,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才能全面合理的发展。农机推广工作薄弱地区应建立专门的农业机械生产示范基地。农机推广机构应充分考虑当地农业的生产特点及新型农业主体发展水平,联合农业生产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等建设农机示范基地。在这些主体的生产中引进先进适用的农机具,并派推广工作人员进驻示范基地,进行农机具使用、保养等服务。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向当地农民宣传先进的、适用的农机具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提升农产品品质等方面的作用,增强农机推广工作的说服力。

2.5加大农机农艺融合的力度

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必须考虑到农作物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对农机技术的应用加以管控,确保农机技术能够在多环节得到应用。最关键的是多深入农机技术使用的农业产地,对不同农业产地应用农机技术的情况进行调研和评估,通过对比分析资料来确定农机技术使用存在的问题,并且不断探索出改进策略,从而提升农机技术推广效益。例如:根据对不同规模的水稻田进行实验,从中发现秸秆还田后作物成长情况及病虫害等问题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这需要开展追踪研究。积极引进其他高科技农机技术,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改良农业生产环境,组织实验基地培训会,号召农民自觉加入,从而形成农业生产中应用农机化技术的良好气氛。

结语

农机具的使用对促进现代化农业生产有着重要作用,加强农机推广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是我国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为了确保农机技术推广和现代农业发展同步进行,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就需要相关部门深入认识农机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做好农机技术的推广工作,才可以有效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而将最高端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以此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

参考文献

[1]王志龙.基层农机技术推广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30):91-92.

[2]潘小勇.浅析农机技术推广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J].农民致富之友,2015(16):216.

[3]王春臣,佟士财.关于农机技术推广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J].江西农业,2018,31(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