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结合流程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3

风险管理结合流程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王志华 周 劲

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兵团第一师医院门诊部 新疆 阿克苏 843000

摘要目的:评价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中运用风险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门诊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患者。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就诊时间、等待时间、挂号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而患者的抱怨、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将风险管理与流程管理相结合,可以提高医院的管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院的投诉,有利于医生和患者的利益。

关键词:门诊;护理;管理;风险管理;流程化;满意度;护理质量;投诉

引言

临床上对病人的诊断与护理都有很高的风险,尤其是在门诊护理中,病人可能会受到间接或直接的伤害。由于医院的门诊量大,病种复杂,药品种类多,医患纠纷的机率高,加上近年来护士工作繁重,对病人的身体造成损害,从而引发医患纠纷。过去,在护理工作中,只注重与医师合作,对病人的病情进行护理,忽视了对病人的护理风险,尤其是在医院的门诊科室,更容易出现危险事件。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医院的门诊部门应加强对病人的护理管理,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使病人和医院都能从中受益。有报道指出,在门诊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和流程管理都有积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的80名门诊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0名对照组和40名观察组。对照组为12~69岁,平均(42.36±1.25)岁,其中12例为心脏疾病,18例为胃部不适,10例为感冒发热。在观察组中,21名男性,19名女性,12~69岁,平均(42.32±1.23)岁;两组在总体数据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者之间存在着可比性。本试验得到病人和家人的知情同意。

符合条件:①认知能力、智力水平良好。

排除条件:①半途而废;②有全身性疾患;③需要急救或 ICU救治的危重病人;④在纳入研究之前,家庭发生了重大变化。

1.2 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注意事项、用药等方面的护理。观察组采用了风险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方法。(1)经营风险。①风险辨识。护理人员应了解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其进行分析,及早制订相应的对策。②对危险进行评价。门诊环境人流大,噪音大,容易使人烦恼。管理制度不健全;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欠缺,技术操作能力有待提高。③防范风险。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a.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定期进行危险知识的培训与评估,并监督他们在护理过程中的工作态度,在执行护理之前,必须征得病人的同意,以提高他们的合作程度;b.完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门诊制度,依据门诊的实际情况,听取护士的建议,并依病人的建议进行改进,以保证各项制度落实到位,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c.改进门诊环境:增加门诊医护人员,设立引导服务,设立告示牌、公告牌、宣传栏等,将病人送往指定的地方;保证大厅干净整洁,并在便民服务台为病人提供热水等。(2)实施过程管理。①在线挂号:现在信息化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通过电话预约、微信公众号挂号等多种方式进行预约,并通过短信通知病人,以方便病人到院时等候。②自动刷号:病人在挂号完毕后,可以在相应的仪器上刷号,并根据病人的编号顺序排队。对于不明确的病人,可以在挂号单上的时间段、信息提示或在导医台的电子显示屏上进行查询。③在候诊过程中运用电子仪器:对人工呼叫模式进行优化,可以将电子屏幕和呼叫系统结合起来,以解决单一人工呼叫带来的诸多不便和问题。④一人一诊模式:有序、专业、和谐的就医氛围能给病人带来自信心,避免病人焦虑、紧张。通过一对一的诊疗,可以让医生充分了解病人的病情,有针对性地指导病人的治疗,同时也能保障病人的隐私。两组病人的护理管理时间由病人登记到这一次的出院,管理实习持续一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评估两组护理管理满意度、护理管理质量、投诉事件率。①护理管理满意度:自行设计调查表,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量表效度Cron-bach′sα=0.816,患者就诊结束时让患者自行从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中选择一项则可。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②护理管理质量:记录两组就诊时间(到院至完成疾病诊治的阶段)、等待时间(疾病诊治报到成功至接受疾病诊治期间的时间)、挂号时间(到院至报到成功的时间)。③记录投诉事件,统计投诉事件率。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管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管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表 1 两组护理管理满意度的比较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40

25

13

2

38

对照组

40

11

12

17

23

t值





15.5306

p值





0



2.2 两组护理管理质量的比较

观察组就诊时间、等待时间、挂号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2 两组护理管理质量的比较

组别

例数

就诊时间

等待时间

挂号时间

观察组

40

89.32±10.21

15.20±1.25

17.54±1.32

对照组

40

105.65±10.32

22.36±1.22

19.69±1.25

t值


7.1144

25.9256

7.4797

p值


0.0001

0.0001

0.0001


3 讨论

因医院门诊人流量较大,门诊医护人员需处理的病例类型较为复杂,且门诊易发生秩序混乱,管控难度大,加之医护人员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等参差不齐、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影响,门诊护理中发生医患纠纷和投诉的概率非常大。近年,为进一步提升门诊护理管理质量,降低医患纠纷和投诉率,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等,医院将风险管理、流程化管理应用到门诊护理管理中,其效果良好。

同时,观察组的护理管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就诊时间、等待时间、挂号时间都比对照组短,而患者的抱怨率、医患纠纷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将风险管理的流程化管理运用于门诊护理管理,对于降低医患纠纷率、护理质量、满意度等都有积极意义。其主要原因在于,在实施风险管理模型时,每个护士都要明确风险因素,从门诊环境、管理制度、人员自身等角度进行风险评价,然后再由专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在风险管理方面,注重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会出现危险事件,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提高护理人员的合作程度。在护理工作中,加强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能力、沟通能力、职业道德等,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同时,通过对医院的流程进行优化,避免了传统流程的弊端,使医院的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先进性、现代化。

综上所述,门诊护理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流程化管理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任雅娇,韩丹丹,王盼.日常门诊护理管理中渗透人性化管理理念的有效对策[J]. 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1):157-158.

[2]彭丽.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方法[J]. 家庭生活指南,2019(11):101.

[3]黎惠贞.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1):182-183.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1.099.

[4]葛德湘,杨荣宁,袁斌毅.人性化管理对门诊护理管理的效果观察[J].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19,8(03):42-43.

[5]刘振荣.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6):134+142.DOI:10.16269/j.cnki.cn11-9337/r.2019.26.097.

[6]孙琳,侯亚环,王晋文.网格化管理联合流程优化在儿科门诊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17):2708-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