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采用微生态制剂治疗的效果和机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0
/ 2

溃疡性结肠炎采用微生态制剂治疗的效果和机制

孟丹丹

湖北省鄂州市古楼街道飞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36000

【摘要】目的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通过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诊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80例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根据所选病人进入医院的顺序为其分组,其中一组病人接受水杨酸制剂进行治疗,一共40例纳入成为对照组,剩余一组病人在水杨酸制剂治疗的基础之上应用微生态制剂,一共40例纳入成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 接受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的研究组病人临床整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明显。结论 临床中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通过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改善病人的临床表现症状,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微生态制剂;水杨酸制剂;临床疗效;作用机制;应用价值;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进入医院的主要原因为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以及感受风寒等,同时部分病人因为对于一些食物不耐受,引发肠道菌群紊乱,一些病人由于服用药物引发肠道菌群失衡,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出现,临床中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疾病传统治疗方法选择抗生素,但是目前滥用抗生素现象非常严重,引发细菌出现耐药性,同时会造成二重感染以及菌群失调等现象的出现,因此临床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疾病不建议采取抗生素[1]。因为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身体中的肠道菌群比例出现显著变化,肠道生态多样性显著减少,所以肠道菌群失衡与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出现具有紧密联系,调节病人的肠道菌群结构,可以帮助有效缓解疾病临床表现症状[2]。本文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诊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80例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通过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诊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80例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根据所选病人进入医院的顺序为其分组,其中一组病人接受水杨酸制剂进行治疗,一共40例纳入成为对照组,剩余一组病人在水杨酸制剂治疗的基础之上应用微生态制剂,一共40例纳入成为研究组;对照组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25~52岁,平均37.7±6.7岁;研究组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23~51岁,平均39.4±5.8岁;两组病人全部排除感染性结肠炎、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药物过敏的病人。

1.2方法

对照组病人接受水杨酸制剂柳氮磺砒啶口服治疗,每天4次,每次1克,餐后口服。

研究组病人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联合微生态制剂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每天3次,每次2粒,餐后口服。两组病人治疗4周作为1个疗程,一共接受为期1个月的治疗,评价临床疗效[3]

1.3评价标准

接受一个月的治疗之后,通过诊断病人不存在结肠炎表现症状,接受镜检显示粘膜正常,判定属于完全缓解;接受一个月的治疗之后,通过诊断病人结肠炎表现症状已经基本消失,接受结肠镜复查显示粘膜表现为轻度炎症状态,判定属于有效;接受一个月的治疗之后,通过诊断病人依旧存在结肠炎表现,接受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检查发现和治疗之前比较没有任何改善,判定属于无效[4]

1.4统计学计算

通过对比研究所获得各项数据资料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计算,计量数据利用均属标准差加以表示,计数数据利用百分数表示,计算获得的P值倘若低于0.05,代表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计算获得P值倘若大于0.05,代表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接受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的研究组病人临床整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完全缓解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研究组

40

20(50.0)

16(40.0)

4(10.0)

36(90.0)

对照组

40

8(20.0)

16(40.0)

16(40.0)

24(60.0)

2


7.910

0.000

9.600

9.600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人体肠道中包含多种微生物,正常免疫环境下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比较多见的包含乳酸杆菌以及双歧杆菌等,大概在肠道菌群中占据50%,当人体肠道菌群出现紊乱,主要繁殖细菌属于变形杆菌以及致病性大肠杆菌。将双歧杆菌为主的三联活菌微生态制剂作为临床中非常多见的一类肠道菌群调节制剂,能够在肠道内补充双歧杆菌,将肠道菌群失衡现象进一步扭转,保护人体肠道内部微生态稳定。双歧杆菌充分符合我们国家人民的肠道特点,当病人口服之后,能够在肠道内快速定植,非常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治疗[5]。根据本文对比研究资料可见,接受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的研究组病人临床整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通过微生态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疾病进行治疗的整体疗效确切,具有推行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蒲春,刘德志,范新.血清基质Gla蛋白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黏膜炎症程度的关系及对中毒性巨结肠的预测研究[J].北京医学,2021,43(12):1188-1191.

[2]申军华,靳文军.中药灌肠联合健脾清肠方加减及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16(09):1658-1662+1666.

[3]王蓓蕾,文亦敏,朱瑞琪.互动式健康教育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12):1524-1525.

[4]李艳如,隋文峰.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对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和肠黏膜功能的影响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9):197-199.

[5]周丽,曾玲玲,季小健.温针灸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阻证的疗效及对脑-肠互动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河北中医,2021,43(09):1483-1487+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