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4
/ 1

怎样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

涂雪乔

汉源县富乡乡卫生院 四川雅安 625303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其中就包括较多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慢性心理衰竭这一疾病对患者健康、生活的影响较大,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甚至会危害患者生命健康。慢性心力衰竭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治疗周期长的特点,要促进患者更快更好恢复健康,还需要从护理方面进行干预。很多人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并不算了解,基于此,本文就怎样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这一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帮助。

  1. 什么是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导致该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心肌损害、心脏负荷过重、心室前负荷不足等,这些原因会导致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改变,进而导致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引起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若该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肝功能异常、血栓塞等。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该患者临床症状,防止和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但要促进患者良好预后、有效康复,仅仅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还需要从生活、饮食、运动等各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很多患者若只是遵医嘱规范用药,而没有从生活、饮食、心理、睡眠等方面进行自我管理,也会影响到治疗效果,甚至会导致疾病加重。所以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1. 怎样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

2.1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

为了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有效性,护理前加强对患者的护理评估十分重要。护理评估内容包括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轻度、疾病认知情况、个人基础疾病情况、心理状态、文化认知程度等。这样可以基于对患者的护理评估,为患者制定更加具有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2.2心理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一种心血管疾病,由于病情严重、预后较差,所以容易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对此,在护理工作中,就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比如要通过健康知识宣教、心理安慰、成功病例信心建立等各种方法来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安全感,促进患者保持心态平衡。日常要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关怀、问候,要指导患者通过娱乐、休闲的方法来愉悦情绪。

2.3个性化饮食指导

在任何疾病护理中,饮食护理都是至关重要的内容。科学合理的饮食管理可以为疾病治疗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而不当饮食则容易对治疗产生消极影响。为了促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更快更好康复,就需要基于患者疾病情况和身体素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饮食指导。比如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日常坚持少食多餐、营养均衡的原则。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一般每日总热量应该分4-5次摄入,这样可以降低心脏负荷。钠盐的摄入要加强控制,一般心功能I级者每日食盐量应控制在5g内,Ⅱ级者约2.5g,Ⅲ级者约1g。若患者存在水肿症状,则需要坚持低钾饮食。除控制钠盐外,蛋白质、热量等食物也需要适当控制。日常饮食应该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同时要注意多食瓜果蔬菜,多饮水。

2.4生活干预

生活方式是否科学、合理也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疾病的预后和康复。对此,护理人员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生活干预。比如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日常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作息应保证规律、舒适。为了提高身体抵抗力、免疫力,可以指导患者适当参与各种运动锻炼,以舒缓的运动锻炼为主,包括太极、散步,且要叮嘱患者运动锻炼过程中控制强度和时间。护理人员还需要指导患者做好日常个人卫生和保暖工作,预防感冒、感染的发生,避免导致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