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的预防以及防治举措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0
/ 2

猪瘟的预防以及防治举措

程鹏飞

单位: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营盘镇人民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71406

摘要:生猪养殖行业是我国猪肉产品的一个重要来源,。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收入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有了极大的提升。充足的生猪供应对于我国的现代化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来说,有着积极的作用。非洲猪瘟发生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我国部分地区的猪瘟疫情得到了控制。但依旧将在一定的时期长期存在风险,所以生猪产业的恢复,需要正视非洲猪瘟产生的威胁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关键词:生猪养殖;技术分析;推广研究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问题也有了更高的重视度,食品安全问题已并非是政府所关注的内容,也受到了来自于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以往的生猪养殖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例如瘦肉精以及存在疫病的猪肉等。不仅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也对我国的生猪养殖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尽快解决生猪养殖过程中较为粗放的管理现状,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管理优化,增强生物安全防控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大对生猪养殖的效果,使我国的生殖养殖安全性和整体质量得到提升。


  1. 猪瘟的常见病情分析

首先来说,在目前临床上进行生猪养殖时,最为常见的疾病就是在短时间内患者能够恢复健康,并且不会产生较大影响的普通病症,其中包含病因多样的一系列内科疾病和一些生猪在生活中类似于外科可见的伤口讯外科疾病,这种病症一般情况下来说病情较为轻微,只要在身处发生疾病后,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可以使生猪恢复正常,并且一般情况下来说,这种病情不存在传染性,所以在临床上的治疗难度较小。

出现了疾病感染的病猪其采食量会出现明显的下降的症状,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其精神状态总体来说较差,并且还会出现排便不正常的情况,猪在生活中虚弱无力,并且不容易站立,对其体温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体温升高至40~42℃。从外观上进行判断,病株的眼角往往会分泌出更多的物质。对猪的身体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其身体的很多部位都会出现明显的变色,例如尾巴和耳朵等部位。如果猪是急性感染,则整体会呈现红色,猪会在短时间内死亡。如果病猪的感染状况较轻,猪会表现出来明显的肢体不稳和关节肿胀的情况,处于感染后期的猪腹部会有明显的皮下出血,而皮下出血会在一定的时间内由暗红色转变为褐色,随着病情的进展,病猪的体温会出现小幅度下降的情况。

最后寄生虫疾病也是在现代畜牧业养殖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病情,在目前临床研究中发现大部分的寄生虫病会寄生于牲畜身上利用牲畜身上的养分来进行自我繁殖,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寄生素组或者其他的生猪接触来增加自身的生长环境,一般情况下来说,这种病情虽然难以避免,但传染性相对来说较弱,只要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就能够使寄生虫对生猪养殖产生的影响得到有效的控制。


二、生猪养殖场复产增养措施

1建立标准化的猪圈

在进行生猪的养殖时需要为生猪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做好猪圈的维修工作与消杀工作。在进行猪圈的维修时,一定要遵循国家所提出的相关标准,建立相对完整的管理体系,尤其是相关设施也需要密切关注,确保设施符合我国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同时还需要做好排水设备和饮水器具等基础措施的建设。例如化粪池的建设中,需要使化粪池的面积达到3m3以上,这样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养殖工作中清理工作能够更为顺利的进行,满足猪圈的生猪养殖标准。

而在养殖过程中,如果发现患病的生猪,更加需要由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有效的病情管理,尤其是需要对传染性疾病进行消毒,对猪圈内的粪便更加需要及时清理和集中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各种疫病的控制质量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我国的地方政府部门需要在工作中转变自身的认知,充分了解畜牧技术的具体应用和推广,尽可能加速畜牧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促进动物健康生长,使畜牧养殖人员能够获得足够的经济效益,需要配置足够的办公经费,能够确保资金专项专用。同时还必须增加资金的投入力度,为畜牧养殖企业提供足够的经济扶持和人力资源扶持最大限度的保障畜牧业新技术的合理应用。


2 加强疫病检疫,提升疫病检疫成效

在生猪养殖阶段,要注重做好各类疫病检验、管控,这样能降低各类疾病发生、扩散概率,降低经济损失。当前要注重强化生猪养殖中疫病检疫活动力度,从根源上管控各项疫病。在各类新种猪引入中,要注重对生猪生长发育现状进行系统化调查研究。注重和当地检疫部门强化合作,展开疫病检疫活动。对新引入的种猪以及仔猪实施检疫,确保其身上未携带各类病源才能进入到养殖场内。生猪养殖人员在购入种猪、仔猪中,养殖人员要从市场正规渠道购入通过各项检疫的种猪,这样能有效控制携带有病原的生猪进入到养殖场内,导致疫病大范围扩散。在进行生猪养殖时,为了使疾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应当制定完善的生猪检疫制度,并且在生猪的不同成长阶段作出进一步的防疫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尽可能从源头上将生猪疾病的发生率得到控制。饲养管理人员在进行生猪的养殖时,应当定时做好生猪圈舍的消毒并且开展进一步的细化检查。重视饲料以及消毒剂的应用质量,避免由于饲料选择不当导致一系列的有害物质堆积于生猪体内,对生猪的健康造成危害而引发一系列的疾病。由于疾病在发生时,很容易出现大面积传播以及感染的状况,所以相关的养殖人员在发现生猪存在感染时,为了避免疫情进一步扩大,需要与管理员相配合,并且做好已经发生瘟疫的生猪无害化处理,这样才能有助于对生猪养殖的安全性得到控制。


3 做好疫病防控知识宣传

在生猪养殖中,养殖人员要重点提升个人专业化养殖技术以及疾病防控能力,对各项问题规范化控制。相关疫病检疫部门要做好各项宣传活动,定期组织养殖人员参与到各类疫病知识讲座中,针对不同现状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活动。通过多样化措施强化养殖人员疫病综合防控意识,此外养殖户还要针对性开展疫苗接种活动。对各类药物滥用现状进行控制。养殖人员在不断强化自身疫病防控体系基础上,能有效控制疫病发生概率,有助于扩大养殖经济效益。就目前来说,在进行畜牧品种的养殖时大部分品种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弱而胡乱用药也无法提升生猪养殖生猪的抗病能力,所以在进行养殖时,需要从基层的养殖品种做出相应的改良,使生猪的适应能力得到提升,尽可能降低生猪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不适感,这样也有助于使生猪的抗病能力得到提升,有助于促进生猪养殖工作中的疾病养殖防控和预防工作。

总结

为了更好的提高猪肉的品质,并促进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尽可能做好生猪养殖技术的研究,确保这项技术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得到提升,满足我国现代化的市场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无公害的生猪养殖时,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复杂,相关的养殖人员也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研究,具有合理的不断进行生猪养殖的规范化研究,才能够有助于保障我国的畜牧行业发展,使我国的整体产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格桑曲珍. 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的特点预防非洲猪瘟思考[J]. 吉林畜牧兽医,2022,43(02):23-24.

[2]魏园园,刘坤洋,邓文超. 非洲猪瘟的传播原因及预防策略[J]. 吉林畜牧兽医,2022,43(02):41+43.

[3]刘坤洋,邓文超,魏园园. 非洲猪瘟的风险因素及预防措施[J]. 吉林畜牧兽医,2022,43(01):55+57.

[4]邓文超. 非洲猪瘟流行的诊断及预防分析[J]. 中国畜牧业,2022,(01):59.